第17章 旧缘
關燈
小
中
大
“你親自去戶部走一趟。
”李端錦示意。
“遵旨。
” 安多離開後,李端錦自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像往常一樣躺在逍遙椅上看書。
平時很快就能沉浸書中,今夜卻有些意興闌珊。
不多時,安多帶着人擡進來十口大箱子,“陛下,一千名秀女的畫像都在此。
” 李端錦讓太監提着畫像排成一排,他一一辨認。
安多将李端錦指出的幾幅畫像堆在桌案上,裡面有太後親侄女于雙雙,有工部尚書之女王姝妍,有忠勇候嫡女田淑卉等。
接着,李端錦又挑出了幾幅畫,眉目間卻不見欣喜,且篩選的速度卻是越來越快。
安多想,不知陛下到底要找誰的畫像。
難道,在禦花園裡遇到的那位姑娘并不是皇上要找的元宵節燈會那姑娘? “收拾好,擡下去。
”就在安多出神之際,李端錦終于找到了他想要的畫。
“是她?!!”李端錦看到一旁的身份備注,腦海裡忽然想起一段許久之前的畫面,先帝駕崩,宗室哭靈,其中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哭得十分悲傷惹人注目,那小姑娘才五六歲,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大顆大顆地掉,看着竟比他這個真兒子還像回事。
李端錦瞅着小姑娘被人帶下去淨面的功夫問她:“你為何哭得如此傷心?” 他記得那姑娘說:“我一想到陛下皇舅與我一般大,這麼小就沒了父親,太可憐了,就想哭。
” 李端錦直接愣在原地,好半晌才回神。
大家都傷感先帝西去,她卻是為他擔憂,而且,自己才八歲就被人喚皇舅?李端錦至今還印象深刻!! 安多好奇擡頭,隻見畫上一妙齡少女巧笑倩兮的模樣,十分生動。
畫旁邊寫着長公主府兵部尚書之女林攸宜,年十三。
安多眼尖地發現,那畫像上的人鬓邊簪着一根白玉簪,可不就是元宵節那晚那面具女子所戴的那支。
陛下果然是在找她。
安多擡頭,隻見陛下抿着唇搖頭。
安多頓時茫然了,陛下這态度,這林攸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正在安多疑心不定的時候,聽到了李端錦嫌棄道:“這畫師學藝不精。
” 原來不是不滿意畫中人,而是不滿意畫師。
安多溜須拍馬道:“這些民間畫師連陛下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 李端錦瞥了安多一眼,“行了,你去找人打聽,長公主府進的秀女有沒有留牌子。
” “遵旨。
”安多正要出去,又被李端錦叫住。
“算了,諒那些太監也不會如此沒眼色。
” 安多極少見陛下這般,頗有些患得患失的意味。
但不管如何,陛下在意長公主府的姑娘是真的。
慈甯宮。
太後獲悉皇帝從戶部要來了秀女畫像。
“陛下長大了,知道關心自己的大事,您還有何好擔心的。
”貼身嬷嬷靜怡為太後卸钗環,一邊說道。
“他從小被我押着學習,現在好不容易親政,我擔心他被美色所迷,學了他父皇,忘了帝王的責任。
”太後憂心道。
“陛下是您從小看着長大的,他的脾氣秉性您還不了解,陛下有抱負的很,不會耽于女
”李端錦示意。
“遵旨。
” 安多離開後,李端錦自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像往常一樣躺在逍遙椅上看書。
平時很快就能沉浸書中,今夜卻有些意興闌珊。
不多時,安多帶着人擡進來十口大箱子,“陛下,一千名秀女的畫像都在此。
” 李端錦讓太監提着畫像排成一排,他一一辨認。
安多将李端錦指出的幾幅畫像堆在桌案上,裡面有太後親侄女于雙雙,有工部尚書之女王姝妍,有忠勇候嫡女田淑卉等。
接着,李端錦又挑出了幾幅畫,眉目間卻不見欣喜,且篩選的速度卻是越來越快。
安多想,不知陛下到底要找誰的畫像。
難道,在禦花園裡遇到的那位姑娘并不是皇上要找的元宵節燈會那姑娘? “收拾好,擡下去。
”就在安多出神之際,李端錦終于找到了他想要的畫。
“是她?!!”李端錦看到一旁的身份備注,腦海裡忽然想起一段許久之前的畫面,先帝駕崩,宗室哭靈,其中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哭得十分悲傷惹人注目,那小姑娘才五六歲,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大顆大顆地掉,看着竟比他這個真兒子還像回事。
李端錦瞅着小姑娘被人帶下去淨面的功夫問她:“你為何哭得如此傷心?” 他記得那姑娘說:“我一想到陛下皇舅與我一般大,這麼小就沒了父親,太可憐了,就想哭。
” 李端錦直接愣在原地,好半晌才回神。
大家都傷感先帝西去,她卻是為他擔憂,而且,自己才八歲就被人喚皇舅?李端錦至今還印象深刻!! 安多好奇擡頭,隻見畫上一妙齡少女巧笑倩兮的模樣,十分生動。
畫旁邊寫着長公主府兵部尚書之女林攸宜,年十三。
安多眼尖地發現,那畫像上的人鬓邊簪着一根白玉簪,可不就是元宵節那晚那面具女子所戴的那支。
陛下果然是在找她。
安多擡頭,隻見陛下抿着唇搖頭。
安多頓時茫然了,陛下這态度,這林攸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正在安多疑心不定的時候,聽到了李端錦嫌棄道:“這畫師學藝不精。
” 原來不是不滿意畫中人,而是不滿意畫師。
安多溜須拍馬道:“這些民間畫師連陛下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 李端錦瞥了安多一眼,“行了,你去找人打聽,長公主府進的秀女有沒有留牌子。
” “遵旨。
”安多正要出去,又被李端錦叫住。
“算了,諒那些太監也不會如此沒眼色。
” 安多極少見陛下這般,頗有些患得患失的意味。
但不管如何,陛下在意長公主府的姑娘是真的。
慈甯宮。
太後獲悉皇帝從戶部要來了秀女畫像。
“陛下長大了,知道關心自己的大事,您還有何好擔心的。
”貼身嬷嬷靜怡為太後卸钗環,一邊說道。
“他從小被我押着學習,現在好不容易親政,我擔心他被美色所迷,學了他父皇,忘了帝王的責任。
”太後憂心道。
“陛下是您從小看着長大的,他的脾氣秉性您還不了解,陛下有抱負的很,不會耽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