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不负高山流水之才

關燈
    端錦傷心,眉頭緊鎖,抿唇不語。

     林攸宜陪李端錦回到宣政殿,李端錦坐在龍椅上,卻看不進奏折,也靜不下心。

     林攸宜還是第一次見這位凡事智珠在握、英明神武的帝王露出如此傷感而無力的表情。

     想來,失去親人的痛苦無論予誰,都是難以接受的,不管他是不是帝王。

     或許是林攸宜預知到結果,又或者她這一世沒有愛上李端錦,所以何寶林失去孩子之事對她影響不大。

    隻是見李端錦這樣子,何婕妤那撕心裂肺的樣子,她心裡還是有些不好受。

     “陛下喝盞茶緩緩。

    ”林攸宜遞上茶盞,“我知陛下心裡不好受,臣妾以前傷心的時候就喜歡彈琴,借琴音将心中的郁悶都抒發出來也就好了。

    ” 李端錦接過茶盞卻沒喝,放到了一邊,歎氣,“那是朕的第一個孩子。

    ” 即便不是他林攸宜孕育的,但畢竟也是他的孩子。

     “陛下可以嘗試少關注過去,多關注未來,未來才是希望。

    ”林攸宜說。

     李端錦定定地看向林攸宜,細細品味這句話深藏的涵義,過了好一會兒,溫聲道,“皇後言之有理。

    ” 心情好了些許。

     “陛下會什麼樂器?”林攸宜問。

     “皇後想讓朕與你合琴?”李端錦心知林攸宜是想緩解他心中的不悅。

     “陛下當初因一首陽春白雪惱臣妾,臣妾想知道陛下是否真有子期之才,不負高山流水。

    ”林攸宜故意相激。

     李端錦勾唇,不忍拂了林攸宜好意,他長歎一聲,讓安多去取箫來,“罷,朕便以箫相和,瞧瞧皇後伯牙的風采。

    ” 林攸宜得逞般微微一笑,約莫半刻鐘,莺歌便送來古琴,是林攸宜常彈的“泫雅”。

     兩人都沒說話,林攸宜《靜水流深》的琴音将起,悠揚飄渺的箫聲随之而起。

     “靜”是生命的完滿,“水”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體現,“深”就是生命的蘊藉。

     洞察一切,卻不被矛盾束縛,不被欲望捆綁或迷惑吞噬,擁有和諧的生命,擁有長久的快樂,擁有真正的自由,乃生命的本真。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甯靜,時而瘋狂,但真正的深水,從來都是靜靜流淌,為人亦當如此,處世謙和,态度柔和,但胸中自有萬千丘壑。

     靜水流深,甯靜故而緻遠,長流故而不絕,幽深故而博大,人生之大境界,莫過于此。

     聽琴如修禅,七弦通古今。

     琴箫合奏,曲盡,聲止,李端錦的心有如清泉洗禮、佛音滌蕩,神魂悠遠甯靜。

     “多謝皇後。

    ”李端錦溫聲說,眼神清澈,面目柔和。

     林攸宜有些意猶未盡,兩人是第一次合作,但李端錦的箫配合琴聲十分默契,林攸宜想,伯牙當遇子期。

     見李端錦面色已恢複如常,林攸宜便不再多留,起身告退。

     次日,何寶林成為何才人的懿旨便曉谕後宮。

     韓碩之事很快被查了出來,确有其事,韓碩及一衆黨羽交由大理寺審判,李端錦并未對韓家趕盡殺絕,無辜之人沒受牽連。

     喜歡新婚夜,我求陛下賜避子湯請大家收藏:()新婚夜,我求陛下賜避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