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滴水不漏
關燈
小
中
大
新的猜測讓張孺人難以安坐,偏身邊還沒有一個能與她參詳的人。
她還正在新人的新房裡,聽殿下之命陪伴新人。
雖說新人捧着一本《澧江遊記》看得入迷,好像一點都不害怕不緊張,也根本不用人陪着,可這是殿下的吩咐。
除非殿下命人說不用她在了,不然,她就得在新房裡等着,等到殿下回來。
殿下—— 想到那個一年不曾見過面的男人,張孺人的心跳越發快了起來,也更加心驚。
殿下……到底清不清楚新人究竟是什麼來曆? 青雀的書已經翻到了最後幾頁,很快就要看完了。
張孺人一面平複着呼吸,一面不斷想着楚王。
若新人果真早已是婦人,那殿下若知道,豈不說明他對姜側妃愛之深切,隻要是與她相像的女人,不論身份,連婦人都不介意帶回來?可若殿下不知道…… 若殿下不知道—— “呼!”青雀吐出一口氣,戀戀不舍合上書。
太痛快了,太痛快了!能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不被任何雜事牽擾,也不必擔心“主人”突然有事傳喚,更不用恐慌宋檀今夜會不會來,原來這麼痛快! “妹妹好興緻。
”看青雀擡頭,張孺人端起親熱的笑,試探道,“妹妹這麼愛看書,我看,或許和柳孺人說得來。
” “柳孺人……”青雀略有沉吟,旋即笑問,“請問孺人,這話怎麼說?” 她當然知道柳孺人何人,又是什麼來曆,甚至還聽說過她的為人喜好。
她不明白的是張孺人的目的。
新人的話裡一點消息都沒漏,張孺人隻好笑說:“是了,隻怕妹妹不知道?咱們王府裡隻數柳孺人最愛讀書,殿下也知道。
像我和她的名位,原是不能向宮裡借書的,殿下卻特地允她随意去借呢!她想看什麼,隻管按月告訴長史,長史就用殿下的名字給她借來了。
殿下也不管她借多借少,按時還了就是。
連李側妃都沒有這樣的恩寵——所以我說你們能說得來。
” “原來如此!”青雀笑道,“但孺人高看我了。
其實我隻是認得幾個字,愛看些閑書,隻怕不入人的眼。
” “誰不是隻認得幾個字了!難道還是認真和大儒名師學過的?”笑着說完這句,張孺人露出自悔失言的神情,忙又說,“倒不知妹妹是從哪裡學的讀書識字。
” “也不是正經上的學。
”青雀仍是笑,“隻跟着娘子聽過幾年先生講課罷了。
” 這回答透露了她是丫鬟出身。
但張孺人一時沒猜出她口中的“娘子”是哪一位,便先伸出手,與她的手握了一握,笑歎道:“原來妹妹也是苦命的人。
” 正在這時,侍女來問午飯。
青雀便令将午飯擺在堂屋,又忙請張孺人一同起身:“驟然來到王府,一時心裡不靜,拿起書就忘了神了,忽略了孺人,孺人勿怪。
” “這有什麼。
”張孺人便笑道,“自從有了大郎,我也難得清清靜靜坐一會了,我在,他是一刻也離不得我的。
還是妹妹助了我呢。
” 侍女們提來七八個食盒,将十幾道菜擺滿了堂屋圓桌。
兩人分主賓落座。
有“食不言”的規矩在,青雀得以不說一句話,安靜吃完了這頓飯。
至于張孺人隐晦的打量,她便隻當沒有察覺,随她去。
已身在楚王府,她不可能一點都不讓别人了解,更不可能毫不了解旁人。
比如現在,她隻明示了自己是丫鬟出身,就再次聽到了柳孺人的特殊待遇,猜出了至少張孺人不清楚她的來曆,所以才要尋機試探。
她還大概确認,在介紹柳孺人時,張孺人并非全然客觀。
若說張孺人是嫉妒楚王的“恩寵”,提起柳孺人時就會不自覺流露出來,這不大可能。
那她用羨慕的語氣講述,是想讓她嫉妒柳孺人,還是,想試探她會不會嫉妒? 青雀身量高,又從小跟霍玥一起學了幾年騎射,身體在女子中稱得上強健。
經過上一世那幾十日被迫的無力的饑餓,她更不可能餓着自己,是以,即便是在楚王府的第一頓飯,她也添過一次飯,吃足了兩碗——這裡的碗和康國公府的一樣,隻有人掌心大小,兩碗飯加起來也沒多少。
張孺人隻吃了半碗。
對對方的飯量,兩人都沒發表任何看法。
侍女們自然更不多一句話。
離青雀拿起書才過去了不到兩個時辰,被她勸去休息的兩位嬷嬷和碧蕊芳蕊,竟已重整精神,重新回來服侍了。
侍女們擦拭桌椅。
張孺人又挽起青雀,想趁這機會再探問些有用的出來,比如,她來之前,到底服侍的是哪一位。
偏這時人來回禀:“永春堂
她還正在新人的新房裡,聽殿下之命陪伴新人。
雖說新人捧着一本《澧江遊記》看得入迷,好像一點都不害怕不緊張,也根本不用人陪着,可這是殿下的吩咐。
除非殿下命人說不用她在了,不然,她就得在新房裡等着,等到殿下回來。
殿下—— 想到那個一年不曾見過面的男人,張孺人的心跳越發快了起來,也更加心驚。
殿下……到底清不清楚新人究竟是什麼來曆? 青雀的書已經翻到了最後幾頁,很快就要看完了。
張孺人一面平複着呼吸,一面不斷想着楚王。
若新人果真早已是婦人,那殿下若知道,豈不說明他對姜側妃愛之深切,隻要是與她相像的女人,不論身份,連婦人都不介意帶回來?可若殿下不知道…… 若殿下不知道—— “呼!”青雀吐出一口氣,戀戀不舍合上書。
太痛快了,太痛快了!能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不被任何雜事牽擾,也不必擔心“主人”突然有事傳喚,更不用恐慌宋檀今夜會不會來,原來這麼痛快! “妹妹好興緻。
”看青雀擡頭,張孺人端起親熱的笑,試探道,“妹妹這麼愛看書,我看,或許和柳孺人說得來。
” “柳孺人……”青雀略有沉吟,旋即笑問,“請問孺人,這話怎麼說?” 她當然知道柳孺人何人,又是什麼來曆,甚至還聽說過她的為人喜好。
她不明白的是張孺人的目的。
新人的話裡一點消息都沒漏,張孺人隻好笑說:“是了,隻怕妹妹不知道?咱們王府裡隻數柳孺人最愛讀書,殿下也知道。
像我和她的名位,原是不能向宮裡借書的,殿下卻特地允她随意去借呢!她想看什麼,隻管按月告訴長史,長史就用殿下的名字給她借來了。
殿下也不管她借多借少,按時還了就是。
連李側妃都沒有這樣的恩寵——所以我說你們能說得來。
” “原來如此!”青雀笑道,“但孺人高看我了。
其實我隻是認得幾個字,愛看些閑書,隻怕不入人的眼。
” “誰不是隻認得幾個字了!難道還是認真和大儒名師學過的?”笑着說完這句,張孺人露出自悔失言的神情,忙又說,“倒不知妹妹是從哪裡學的讀書識字。
” “也不是正經上的學。
”青雀仍是笑,“隻跟着娘子聽過幾年先生講課罷了。
” 這回答透露了她是丫鬟出身。
但張孺人一時沒猜出她口中的“娘子”是哪一位,便先伸出手,與她的手握了一握,笑歎道:“原來妹妹也是苦命的人。
” 正在這時,侍女來問午飯。
青雀便令将午飯擺在堂屋,又忙請張孺人一同起身:“驟然來到王府,一時心裡不靜,拿起書就忘了神了,忽略了孺人,孺人勿怪。
” “這有什麼。
”張孺人便笑道,“自從有了大郎,我也難得清清靜靜坐一會了,我在,他是一刻也離不得我的。
還是妹妹助了我呢。
” 侍女們提來七八個食盒,将十幾道菜擺滿了堂屋圓桌。
兩人分主賓落座。
有“食不言”的規矩在,青雀得以不說一句話,安靜吃完了這頓飯。
至于張孺人隐晦的打量,她便隻當沒有察覺,随她去。
已身在楚王府,她不可能一點都不讓别人了解,更不可能毫不了解旁人。
比如現在,她隻明示了自己是丫鬟出身,就再次聽到了柳孺人的特殊待遇,猜出了至少張孺人不清楚她的來曆,所以才要尋機試探。
她還大概确認,在介紹柳孺人時,張孺人并非全然客觀。
若說張孺人是嫉妒楚王的“恩寵”,提起柳孺人時就會不自覺流露出來,這不大可能。
那她用羨慕的語氣講述,是想讓她嫉妒柳孺人,還是,想試探她會不會嫉妒? 青雀身量高,又從小跟霍玥一起學了幾年騎射,身體在女子中稱得上強健。
經過上一世那幾十日被迫的無力的饑餓,她更不可能餓着自己,是以,即便是在楚王府的第一頓飯,她也添過一次飯,吃足了兩碗——這裡的碗和康國公府的一樣,隻有人掌心大小,兩碗飯加起來也沒多少。
張孺人隻吃了半碗。
對對方的飯量,兩人都沒發表任何看法。
侍女們自然更不多一句話。
離青雀拿起書才過去了不到兩個時辰,被她勸去休息的兩位嬷嬷和碧蕊芳蕊,竟已重整精神,重新回來服侍了。
侍女們擦拭桌椅。
張孺人又挽起青雀,想趁這機會再探問些有用的出來,比如,她來之前,到底服侍的是哪一位。
偏這時人來回禀:“永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