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烫伤
關燈
小
中
大
“本是側福晉想親自送過來,未料這手上燙傷了,隻能先敷藥,讓奴婢送過來。
” 紫蘭也表示很擔心清鈴手上的傷勢,順勢遞給蘇培盛後,便緊跟着告辭回雅幽院了。
蘇培盛手裡拿着紫蘭遞過來的食盒,看着紫蘭的身影遠遠消失在小道上,帶着些唬人的語氣問:“剛剛紫蘭姑娘跟你們說什麼來着?” 守門的兩個小太監互相對望了一眼,一秒未遲疑,便紛紛說起來。
“回蘇爺爺,紫蘭姑娘頭一次過來前院這裡,倒是給了奴才們一點見面禮。
” “紫蘭姑娘倒是沒有打聽什麼,也沒有東張西望的舉動,這讓奴才往裡頭通報後,便安安靜靜拎着食盒,等着蘇爺爺您到來。
” “這後面的您也知道了。
” 這兩個小奴才也是絲毫不敢隐瞞,連小荷包都掏了出來,裡面這細碎的銀子, 也證明确實沒有藏私,躬身回完話,也不敢起身,生怕被蘇培盛逮着教訓。
蘇培盛仔細瞧了一下手裡的食盒,看着這兩人瑟瑟發抖的模樣,也就知道這話一點不摻任何虛假的成分。
“行了,收起來吧,瞧你們這慫樣,以後記着,這拿到手上的東西可以收着,但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能從你們嘴裡透出來,否則……” 蘇培盛面無表情,斜着眼盯着兩人,告誡了一番,便拎着食盒往書房走去。
反正隻要這後院的人,沒有打聽不該打聽的,這些送溫情的東西,往四爺面前送送也是無妨的。
蘇培盛仔細檢查了一下食盒裡的東西,發現裡面竟然還有一封書信, ‘這側福晉倒是别出心裁’,心裡暗暗贊歎。
蘇培盛将食盒裡舀了一點出來試吃,雖說這後院來的吃食一般也不會有下毒這類的, 但是也是以防萬一,尤其四爺對這養身之道愈來愈在意了些。
“主子爺,側福晉送來蓮子百合饴湯一份,您看是否端上來,側福晉囑咐,入秋後天氣幹燥,蓮子百合诒湯養心神,建議您這邊嘗嘗。
” “這還有一封書信是側福晉給您的。
” 蘇培盛想到今日到側福晉院子裡,劉嬷嬷遞給他的東西,紫蘭這小姑娘送過來時也是識規矩的,美言也不過是多說一句。
四爺聞言,挑了一下眉頭,倒是想不到就這府裡的這點距離還用上書信一說,“呈上來。
” 四爺沒有去理會放在前面的蓮子百合饴湯,反而第一時間撕開了信封, 對這裡面的東西難得提起一絲興趣,畢竟這吩咐抄寫規矩也不過是間隔短短的時間。
隻見書信上用簪花小楷寫了兩句,‘望舒願君憐,力盡憂君見’。
四爺看着這不成體統的兩句,說詩不是詩,倒是透出女子對男子不憐惜的無力,以及不敢表現出來的尴尬。
四爺不禁發出爽朗的笑聲,忍不住用手指摩挲了一下書信,仿佛回到那夜燈燭下的夙興夜寐。
蘇培盛在旁邊低着頭,聽着四爺這笑聲,無論這書信裡寫得什麼,倒是對這側福晉讨人歡心的
” 紫蘭也表示很擔心清鈴手上的傷勢,順勢遞給蘇培盛後,便緊跟着告辭回雅幽院了。
蘇培盛手裡拿着紫蘭遞過來的食盒,看着紫蘭的身影遠遠消失在小道上,帶着些唬人的語氣問:“剛剛紫蘭姑娘跟你們說什麼來着?” 守門的兩個小太監互相對望了一眼,一秒未遲疑,便紛紛說起來。
“回蘇爺爺,紫蘭姑娘頭一次過來前院這裡,倒是給了奴才們一點見面禮。
” “紫蘭姑娘倒是沒有打聽什麼,也沒有東張西望的舉動,這讓奴才往裡頭通報後,便安安靜靜拎着食盒,等着蘇爺爺您到來。
” “這後面的您也知道了。
” 這兩個小奴才也是絲毫不敢隐瞞,連小荷包都掏了出來,裡面這細碎的銀子, 也證明确實沒有藏私,躬身回完話,也不敢起身,生怕被蘇培盛逮着教訓。
蘇培盛仔細瞧了一下手裡的食盒,看着這兩人瑟瑟發抖的模樣,也就知道這話一點不摻任何虛假的成分。
“行了,收起來吧,瞧你們這慫樣,以後記着,這拿到手上的東西可以收着,但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能從你們嘴裡透出來,否則……” 蘇培盛面無表情,斜着眼盯着兩人,告誡了一番,便拎着食盒往書房走去。
反正隻要這後院的人,沒有打聽不該打聽的,這些送溫情的東西,往四爺面前送送也是無妨的。
蘇培盛仔細檢查了一下食盒裡的東西,發現裡面竟然還有一封書信, ‘這側福晉倒是别出心裁’,心裡暗暗贊歎。
蘇培盛将食盒裡舀了一點出來試吃,雖說這後院來的吃食一般也不會有下毒這類的, 但是也是以防萬一,尤其四爺對這養身之道愈來愈在意了些。
“主子爺,側福晉送來蓮子百合饴湯一份,您看是否端上來,側福晉囑咐,入秋後天氣幹燥,蓮子百合诒湯養心神,建議您這邊嘗嘗。
” “這還有一封書信是側福晉給您的。
” 蘇培盛想到今日到側福晉院子裡,劉嬷嬷遞給他的東西,紫蘭這小姑娘送過來時也是識規矩的,美言也不過是多說一句。
四爺聞言,挑了一下眉頭,倒是想不到就這府裡的這點距離還用上書信一說,“呈上來。
” 四爺沒有去理會放在前面的蓮子百合饴湯,反而第一時間撕開了信封, 對這裡面的東西難得提起一絲興趣,畢竟這吩咐抄寫規矩也不過是間隔短短的時間。
隻見書信上用簪花小楷寫了兩句,‘望舒願君憐,力盡憂君見’。
四爺看着這不成體統的兩句,說詩不是詩,倒是透出女子對男子不憐惜的無力,以及不敢表現出來的尴尬。
四爺不禁發出爽朗的笑聲,忍不住用手指摩挲了一下書信,仿佛回到那夜燈燭下的夙興夜寐。
蘇培盛在旁邊低着頭,聽着四爺這笑聲,無論這書信裡寫得什麼,倒是對這側福晉讨人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