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咱得赶快置个吃饭桌
關燈
小
中
大
俺爺爺來了,俺爺爺從山東走來的,俺爺爺在路上走了六十三天,昨天俺爺爺到了。
俺爺爺來了,俺家格外高興。
俺爺爺離開我們三年了,俺爺爺離開我們是政府給俺爺爺留在山東了。
俺爺爺留在山東是為了國家修太行堤水庫呀?一九五八年搞大躍進了,俺的家鄉也大躍進了,大躍進叫俺們的村子搬家呀,要在俺居住的村子修水庫呀。
修水庫,得搬家。
俺爺爺是村長啊,是村長,搬前,上級來的人叫俺家帶頭啊。
叫俺爺爺帶頭,俺爺爺這一帶頭,不知不覺地俺爺爺就離開了我們。
爺爺離開我們,是政府叫留守啊。
這回好了,我們的馬樓沒人了,爺爺就奔我們來了。
爺爺來了,俺家的客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多起來,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
本村的,有找俺爺管事的,也有找俺爺給兒子說媳婦,給姑娘找婆家的。
外村的,那都是在關裡老家山東認識俺爺爺的。
這些人有的是親戚,有的是老鄉。
本村來的好說呀,來找俺爺的,不管是叫俺爺爺給說事的,還是給兒子說媳婦姑娘想找婆家的,事說到吃飯的時候就回家了,可是,遠道來的就不行了。
那是來了,不管是串門也好,還是說事也好,走不了就得吃飯呀。
吃飯,有客人,飯做的好賴咱不說,菜炒的多少咱也不說,就說吃飯需要一個吃飯的桌子吧,這就是難題了。
那時候俺家沒有啊。
吃飯桌子,在那個時代,是必須有的,而且用的都是小炕桌,誰家吃飯都是上炕。
特别是東北人。
吃飯上炕,桌子擺在炕上,人坐在桌子跟前,會盤腿的盤上腿,不會盤腿的,也得将就着坐着。
家裡人口多的,都有兩個炕桌,那是南炕擺一個,北炕擺一個。
要是人口少了,那有一個就夠了。
俺家來富樓三年了,本來是一到這就應該有的,按着移民政策,大隊給一個就行了,可是大隊不給呀。
大隊不給,俺家又新來乍到的,還沒有錢呀,因而就這麼拖着,将就着。
在吃飯的時候,大人孩子都是端個飯碗,四處找地方,這兒站着一個,那蹲着一個。
爺爺來了,富士屯的兩個叔叔聽到信了,叔叔得到信後,在晚上,趕快去富山屯告訴大爺了。
這天下雨了,五一過了,是五月五号了,隊裡不能種地了,叔叔和大爺都來了,來,學想叔叔還拿來一條大狗魚,是剛開江的魚,說他們生産隊出船在松花江打的。
小叔來了,小叔,還帶來幾個雞蛋,給爺爺說,這是到東北才養大的幾個小母雞下的。
大爺來了,大爺來也沒空手,還帶來一瓶子酒,大爺說,酒是從他們大隊酒坊新裝的,帶來讓俺爺爺嘗嘗新。
叔叔大爺來了,三年多沒見到俺爺爺了,這個叫俺爺四叔,那個叫俺爺四大爺,他們來了,俺家熱鬧起來了,來了就唠嗑呗,帶魚的說他生産隊,打漁船,在松花江打的好,說他們隊裡打漁你的兩個老夥計會打。
帶雞蛋的叔叔說俺奶奶會養雞。
帶酒說,來這東北值了,用糧食燒出來的酒就是好喝。
叔叔和大爺幾個,來好像是給俺爺爺彙報工作似的。
來了,說說一會兒就到了晌午了,到晌午了,俺爺爺就叫俺娘做飯了。
做飯了,俺娘說做呗。
這飯好做,兄弟來了看你四大爺,帶來魚和雞蛋,哥哥來了看你四叔,還帶酒,那我就拿你們帶來的魚和雞蛋,都給你們做上,給你們做上,要是不夠,俺家還有雞蛋和鴨蛋,我給你們添上。
最後,我再給你們加兩個菜,一個炒粉條,一個東北的婆婆丁,蘸大醬。
俺娘說,俺爹說,叔叔大爺,就說走了,說走,是裝着走。
他們說走,俺爺爺就留,俺爺爺說,你們跑來看我,都三年了,話還沒撈到說呢,剛說這麼幾句,就能走嗎? 留,飯做好了,菜做好了。
客人多了,俺爹又借盤子又借碗。
借,俺大娘家也沒有好盤子碗。
沒有,就得叫二哥,上東邊西邊同學家去借。
做了四個菜,盤子還是好借的。
可桌子,要借就不行了。
到中午了,正趕上吃飯時間,人家的吃飯桌子又是一家一個,這就不能借了。
不能借,俺娘還是有辦法的。
“家林,你來。
” “啊,娘,啥事?” “啥事?啥事兒,你不知道啊?剛才,我叫你去借幾個盤子,你借到了,那就夠嗆了,我沒敢叫你再去借吃飯桌子呀。
這麼地,大人不好意思,我不叫你爹去,我叫你去,我現在給你拿個小三瓦盆,你端着,你搞倆手端着,先把這個放到咱南炕上去,放炕中間,等着你放好了,你就回來,我再給你拿個小蓋簾子,放上邊,這樣,讓他當吃飯桌子。
你放好了,我好往上端菜。
” “好的,好的,我是個小孩子,我就裝着不明白,我往上拿就是了。
”二哥說着就去了。
“二哥去把小三瓦盆搞好了,蓋簾子也拿着放盆上了,俺娘開始端着上菜了。
”俺娘端着菜喊着,“來吧,來吧,爹,我這哥哥和兄弟,都來看你來了。
你有這些好侄子,看你還給你帶來這下好吃的,又是開江魚又是下蛋雞的,你就來領着喝點酒吧。
爹,你看咱現在連個吃飯桌子還沒有呢,等着吧,哥哥,和兄弟,這是俺爹剛來,你們來看俺爹,等着你們下一趟再來看俺爹,俺就能有吃飯桌子了。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來吧,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這誰也不乖,怪就怪在修太行堤水庫上,太行堤水庫去年修上了,從黃河往水庫裡放水吧,黃河幹旱地還沒水了。
” “四叔,我聽說,修咱那水庫,是河南省提出來的,它們是為了治理它們河南哪個縣的沙丘。
”小叔說道。
“哎,治理啥,咱現在來這東北了,咱啥也不用管了。
來吧,三個侄子,啥也别說了,沒想到,咱們這一輩子,還能跑到黑龍江來在這見面,來,端起學文給拿來的酒,吃着學想拿來的開江魚,還有學禮喂的小雞下的蛋,咱先吃一口菜,哎,對對對,都先吃一口菜。
哎,對了,都先吃口菜,品品開江魚啥滋味。
來,這酒,咱先抿一小口。
” “抿一口,來,四叔,咱四叔,叫咱抿一小口嘞。
咱就陪着四叔來一口。
”叔叔,大爺都說着,捧着小酒盅子。
“啊,學文,這帶來的酒,是富山屯子自己燒的酒,酒味芳香,不錯。
來,來來來,繼續吃,别撂筷。
”爺爺張羅着。
“哎,四叔,你是老村長了,有一點我不明白,我想問你,咱們這回移民來,都是一起來的,有的分到這個公社,有的分到哪個公社。
還有的分到同一個公社,就是不一個大隊,怎麼分吃糧,給的東西,都不一樣呢?相差咋那麼大呢?” “差距咋那麼大?這就在大隊的領導了。
上級定的政策是好的,是一樣的,有的下級執行的好,有的就糊弄,或者不執行。
” “就是啊,你
俺爺爺來了,俺家格外高興。
俺爺爺離開我們三年了,俺爺爺離開我們是政府給俺爺爺留在山東了。
俺爺爺留在山東是為了國家修太行堤水庫呀?一九五八年搞大躍進了,俺的家鄉也大躍進了,大躍進叫俺們的村子搬家呀,要在俺居住的村子修水庫呀。
修水庫,得搬家。
俺爺爺是村長啊,是村長,搬前,上級來的人叫俺家帶頭啊。
叫俺爺爺帶頭,俺爺爺這一帶頭,不知不覺地俺爺爺就離開了我們。
爺爺離開我們,是政府叫留守啊。
這回好了,我們的馬樓沒人了,爺爺就奔我們來了。
爺爺來了,俺家的客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多起來,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
本村的,有找俺爺管事的,也有找俺爺給兒子說媳婦,給姑娘找婆家的。
外村的,那都是在關裡老家山東認識俺爺爺的。
這些人有的是親戚,有的是老鄉。
本村來的好說呀,來找俺爺的,不管是叫俺爺爺給說事的,還是給兒子說媳婦姑娘想找婆家的,事說到吃飯的時候就回家了,可是,遠道來的就不行了。
那是來了,不管是串門也好,還是說事也好,走不了就得吃飯呀。
吃飯,有客人,飯做的好賴咱不說,菜炒的多少咱也不說,就說吃飯需要一個吃飯的桌子吧,這就是難題了。
那時候俺家沒有啊。
吃飯桌子,在那個時代,是必須有的,而且用的都是小炕桌,誰家吃飯都是上炕。
特别是東北人。
吃飯上炕,桌子擺在炕上,人坐在桌子跟前,會盤腿的盤上腿,不會盤腿的,也得将就着坐着。
家裡人口多的,都有兩個炕桌,那是南炕擺一個,北炕擺一個。
要是人口少了,那有一個就夠了。
俺家來富樓三年了,本來是一到這就應該有的,按着移民政策,大隊給一個就行了,可是大隊不給呀。
大隊不給,俺家又新來乍到的,還沒有錢呀,因而就這麼拖着,将就着。
在吃飯的時候,大人孩子都是端個飯碗,四處找地方,這兒站着一個,那蹲着一個。
爺爺來了,富士屯的兩個叔叔聽到信了,叔叔得到信後,在晚上,趕快去富山屯告訴大爺了。
這天下雨了,五一過了,是五月五号了,隊裡不能種地了,叔叔和大爺都來了,來,學想叔叔還拿來一條大狗魚,是剛開江的魚,說他們生産隊出船在松花江打的。
小叔來了,小叔,還帶來幾個雞蛋,給爺爺說,這是到東北才養大的幾個小母雞下的。
大爺來了,大爺來也沒空手,還帶來一瓶子酒,大爺說,酒是從他們大隊酒坊新裝的,帶來讓俺爺爺嘗嘗新。
叔叔大爺來了,三年多沒見到俺爺爺了,這個叫俺爺四叔,那個叫俺爺四大爺,他們來了,俺家熱鬧起來了,來了就唠嗑呗,帶魚的說他生産隊,打漁船,在松花江打的好,說他們隊裡打漁你的兩個老夥計會打。
帶雞蛋的叔叔說俺奶奶會養雞。
帶酒說,來這東北值了,用糧食燒出來的酒就是好喝。
叔叔和大爺幾個,來好像是給俺爺爺彙報工作似的。
來了,說說一會兒就到了晌午了,到晌午了,俺爺爺就叫俺娘做飯了。
做飯了,俺娘說做呗。
這飯好做,兄弟來了看你四大爺,帶來魚和雞蛋,哥哥來了看你四叔,還帶酒,那我就拿你們帶來的魚和雞蛋,都給你們做上,給你們做上,要是不夠,俺家還有雞蛋和鴨蛋,我給你們添上。
最後,我再給你們加兩個菜,一個炒粉條,一個東北的婆婆丁,蘸大醬。
俺娘說,俺爹說,叔叔大爺,就說走了,說走,是裝着走。
他們說走,俺爺爺就留,俺爺爺說,你們跑來看我,都三年了,話還沒撈到說呢,剛說這麼幾句,就能走嗎? 留,飯做好了,菜做好了。
客人多了,俺爹又借盤子又借碗。
借,俺大娘家也沒有好盤子碗。
沒有,就得叫二哥,上東邊西邊同學家去借。
做了四個菜,盤子還是好借的。
可桌子,要借就不行了。
到中午了,正趕上吃飯時間,人家的吃飯桌子又是一家一個,這就不能借了。
不能借,俺娘還是有辦法的。
“家林,你來。
” “啊,娘,啥事?” “啥事?啥事兒,你不知道啊?剛才,我叫你去借幾個盤子,你借到了,那就夠嗆了,我沒敢叫你再去借吃飯桌子呀。
這麼地,大人不好意思,我不叫你爹去,我叫你去,我現在給你拿個小三瓦盆,你端着,你搞倆手端着,先把這個放到咱南炕上去,放炕中間,等着你放好了,你就回來,我再給你拿個小蓋簾子,放上邊,這樣,讓他當吃飯桌子。
你放好了,我好往上端菜。
” “好的,好的,我是個小孩子,我就裝着不明白,我往上拿就是了。
”二哥說着就去了。
“二哥去把小三瓦盆搞好了,蓋簾子也拿着放盆上了,俺娘開始端着上菜了。
”俺娘端着菜喊着,“來吧,來吧,爹,我這哥哥和兄弟,都來看你來了。
你有這些好侄子,看你還給你帶來這下好吃的,又是開江魚又是下蛋雞的,你就來領着喝點酒吧。
爹,你看咱現在連個吃飯桌子還沒有呢,等着吧,哥哥,和兄弟,這是俺爹剛來,你們來看俺爹,等着你們下一趟再來看俺爹,俺就能有吃飯桌子了。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來吧,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這誰也不乖,怪就怪在修太行堤水庫上,太行堤水庫去年修上了,從黃河往水庫裡放水吧,黃河幹旱地還沒水了。
” “四叔,我聽說,修咱那水庫,是河南省提出來的,它們是為了治理它們河南哪個縣的沙丘。
”小叔說道。
“哎,治理啥,咱現在來這東北了,咱啥也不用管了。
來吧,三個侄子,啥也别說了,沒想到,咱們這一輩子,還能跑到黑龍江來在這見面,來,端起學文給拿來的酒,吃着學想拿來的開江魚,還有學禮喂的小雞下的蛋,咱先吃一口菜,哎,對對對,都先吃一口菜。
哎,對了,都先吃口菜,品品開江魚啥滋味。
來,這酒,咱先抿一小口。
” “抿一口,來,四叔,咱四叔,叫咱抿一小口嘞。
咱就陪着四叔來一口。
”叔叔,大爺都說着,捧着小酒盅子。
“啊,學文,這帶來的酒,是富山屯子自己燒的酒,酒味芳香,不錯。
來,來來來,繼續吃,别撂筷。
”爺爺張羅着。
“哎,四叔,你是老村長了,有一點我不明白,我想問你,咱們這回移民來,都是一起來的,有的分到這個公社,有的分到哪個公社。
還有的分到同一個公社,就是不一個大隊,怎麼分吃糧,給的東西,都不一樣呢?相差咋那麼大呢?” “差距咋那麼大?這就在大隊的領導了。
上級定的政策是好的,是一樣的,有的下級執行的好,有的就糊弄,或者不執行。
” “就是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