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二哥也是捞忙人
關燈
小
中
大
借盆借碗又借桌,二哥也是撈忙人。
小年過去了,俺爹和趙大爺上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走了。
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再有三天就是臘月二十九了;二十九,一九五九年臘月小啊,二十九就算大年三十了。
早上俺家吃完飯了,俺大哥忙着試綁高跷呢,大哥混的行了,大隊為過年和送新兵入伍組織了大秧歌隊,搞大秧歌比賽,踩高跷,扭秧歌,一個小隊要十五人,要求十個男的,五個女的,大哥就抽上了。
大哥抽上了,俺三隊抽的十個男的當中,俺大哥是年齡最小啊,大哥才十六歲呀。
大哥抽上了,大哥可高興了。
高興不是為别的,踩高跷,大隊還給記工給工分啊。
大哥抽上了,昨天回來就給俺娘說了,俺娘說好了,從來沒看到過,玩還還給工。
玩個工,大哥給娘說大隊有要求,扭秧歌時不能掉鍊子。
掉鍊子了,不給工分還扣工分。
說俺三隊和大哥一班大的有四五個,都沒抽上。
大哥給俺娘說,俺娘說,那咱不能不掉鍊子。
大哥說,不掉鍊子,人有這個想法,高跷也得盯磕呀,别扭着壞了。
二娘說,那你就做兩幅呗。
做兩幅,昨天下午回來,俺大哥就借到鋸了,昨晚上連夜就做好一幅了,今天早上大哥又趕緊做第二副了。
大哥做,二哥就成了小跟班的,也跟着覺得忙活呀。
“诶诶诶,來來來,咱進來,咱都進來,讓我看看,我看看,這老馬家都誰在家呢?是老大呀,還是老二哎呀?”外面來人了,随着喊聲,俺家外屋地進來一幫人,一幫人都是小孩子,王大爺領着。
俺家人都在裡屋呢。
俺娘領着我和小弟在炕裡呢,大哥和二哥在炕沿上,忙着釘高跷哈扒呢,俺們聽到喊聲想出去看,還沒來得及出去呢。
俺娘就催促上了,“快出去看看,快出去看看,是誰來了?”俺娘一說,二哥也顧不得幫大哥把着釘高跷,趕快跑了出去了,二哥推門一看,一大幫人,問道,哎,你們這是來幹什麼啊?想幹啥呀? “幹什麼,幫忙呢,家林老同學,我們來找你呢?” “找我?祥子?”二哥問道。
找你呀?就是找你呀,你爹不是出去撿苞米去了嗎?昨個叫我捎信來了,從同江那邊。
你家東院老董家,老董頭的大兒子,從部隊回來了,明天結婚,你爹叫你還是你大哥也行,叫你們給人家撈忙去。
“撈忙去?王大爺,俺爹是前天走的,昨天就叫你捎信來了?呵呵,這信,捎來來的也太快了。
” “快,那是正好遇到我往回來嗎?小子,麻溜的,咱快走,撈忙去。
” “撈忙去,我進屋得給俺娘說一聲呀?俺行嗎?俺是小孩子呀?撈忙的事俺啥也不懂呀?”二哥說着,趕緊跑進了裡屋告訴娘。
“撈忙“?小孩子?”娘問道。
“”弟妹,小孩子,你家我二兄弟叫的呀,小孩子不懂學呀?小孩子能幹大人的活,你們幾個跟着我就是幹的大人的活。
上個人家,借盆子借碗借個吃飯桌子了,你們小孩子比大人借的還快呢。
走吧。
“不懂,有王大爺領着。
王大爺叫咱咋弄,咱就咋弄呗?” “好整,王大爺有招,咱就聽王大爺的。
來,家林給你一個粉筆。
借到盆子,吃飯桌子,給盆子底下,給桌子底下畫個印。
王大爺,叫你咋畫你就咋畫,聽王大爺的。
” “聽我的,聽我的,出不了錯” 好,好好好,咱聽王大爺的,我跟你們的學。
“學,你們小孩子,都上學呢,學啥都快。
” “哎,王大爺,這個院子,進不進,這個屋子住兩家,一家是老程家,一家是老崔家。
” “進,都進,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每進一個屋,到一家,隻要進去,就得想法子,借到一個家夥事。
吃飯桌子也行,瓦盆子也行。
盤子碗都行。
” “好,崔大娘,我們是來借家夥事來了,我們是給老董家幫忙的,老董家大兒子,明天就要結婚了。
”二哥喊道。
“借家夥事,我給你們看看呀?等着呀,我昨天,擱那董家大門口路過,就看到老董家,在當院子裡,搭鍋台,我就知道他家是有事啊。
啊,老王大哥領着這幫小孩子呀?我給們拿呀,你們現在還缺啥?” “缺啥?弟妹,我們這是剛出來借呀,才走兩家呀?” “啊,那我給你們拿個吃飯桌子吧。
” “那兒,好好好。
謝謝你了。
來,這桌子,是老崔你大娘家的,誰來拿。
” “我來拿吧,王大爺,我是新兵,我學學,你告訴我這桌子,怎麼做标記?” “怎麼做标記?這是你崔大娘家的桌子,你,來拿出你的粉筆,在這桌子底下,先寫個崔字。
崔,大點寫着。
” “寫個崔字,好,我來寫。
”我說着,就寫上了。
“我寫上了,還寫什麼嗎?” “還寫啥?寫呀,小馬,你不是寫完崔字了嗎?因為這個桌子,歸你管理,那你就在這崔的這邊,寫上一個馬字。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我再來寫一個馬字。
這就行了吧?” “對,對對對,這樣就行了。
你們大家都看看,咱借的吃飯桌子,借的盆子,咱都這樣做記号。
這上面先借誰家的,姓啥給寫上,字要大點,一看就說明是借誰家的,下面,這個字小點,是表示,是誰借的。
走,咱再走下一家。
” “那兒,王大爺,這個桌子,算我借的,那我就扛着吧?” “對,你扛着吧。
你不扛着,你們這些小夥伴,誰幫你扛着也行。
可管理歸你。
不能叫它丢了,不能叫它整壞了。
” “哎,這又到了一家,這是誰家了?家林?這也是你家的鄰居呀?”小祥子問道。
“鄰居,呵呵,這都隔兩家了,還是鄰居?” “是鄰居,你們沒聽人家說嗎?鄰居有遠近,親戚有厚薄嗎?” “對,對對,王大爺說的對,這是俺家鄰居,是老徐家,我徐大娘家,他兒子是教學的,徐老師家。
” “進嗎?王大爺?” “進呀。
咱們誰家都的進,小祥子,這回你就和家林領着進。
我就負責給你們看着點就行。
家林,你到誰家喊點,你爹說你可創世了,你給張羅點。
” “好的,進屋了,徐大娘,我們來借家夥事來了,鄰居,老董大爺家辦喜事了。
” “啊,誰呀?”徐大娘在裡屋問道。
“大娘,是我,我和我王大爺,還有我的同學,來你家借辦喜事的家夥事來了。
” “好的,我來給你們拿呀?”徐大娘說着,從裡屋走了出來。
出來一看有俺二哥,還有一大幫人,說道,啊,小家林呀,你這是給老董家辦喜事撈忙呢。
“是,大娘。
俺爹出門了,沒在家,俺大哥,給公家扭秧歌還下不來,我就來了。
” “好,小家林,你叫我給你們拿啥?” “大娘,俺們就借這幾樣,桌子,吃飯桌子,盆
小年過去了,俺爹和趙大爺上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走了。
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再有三天就是臘月二十九了;二十九,一九五九年臘月小啊,二十九就算大年三十了。
早上俺家吃完飯了,俺大哥忙着試綁高跷呢,大哥混的行了,大隊為過年和送新兵入伍組織了大秧歌隊,搞大秧歌比賽,踩高跷,扭秧歌,一個小隊要十五人,要求十個男的,五個女的,大哥就抽上了。
大哥抽上了,俺三隊抽的十個男的當中,俺大哥是年齡最小啊,大哥才十六歲呀。
大哥抽上了,大哥可高興了。
高興不是為别的,踩高跷,大隊還給記工給工分啊。
大哥抽上了,昨天回來就給俺娘說了,俺娘說好了,從來沒看到過,玩還還給工。
玩個工,大哥給娘說大隊有要求,扭秧歌時不能掉鍊子。
掉鍊子了,不給工分還扣工分。
說俺三隊和大哥一班大的有四五個,都沒抽上。
大哥給俺娘說,俺娘說,那咱不能不掉鍊子。
大哥說,不掉鍊子,人有這個想法,高跷也得盯磕呀,别扭着壞了。
二娘說,那你就做兩幅呗。
做兩幅,昨天下午回來,俺大哥就借到鋸了,昨晚上連夜就做好一幅了,今天早上大哥又趕緊做第二副了。
大哥做,二哥就成了小跟班的,也跟着覺得忙活呀。
“诶诶诶,來來來,咱進來,咱都進來,讓我看看,我看看,這老馬家都誰在家呢?是老大呀,還是老二哎呀?”外面來人了,随着喊聲,俺家外屋地進來一幫人,一幫人都是小孩子,王大爺領着。
俺家人都在裡屋呢。
俺娘領着我和小弟在炕裡呢,大哥和二哥在炕沿上,忙着釘高跷哈扒呢,俺們聽到喊聲想出去看,還沒來得及出去呢。
俺娘就催促上了,“快出去看看,快出去看看,是誰來了?”俺娘一說,二哥也顧不得幫大哥把着釘高跷,趕快跑了出去了,二哥推門一看,一大幫人,問道,哎,你們這是來幹什麼啊?想幹啥呀? “幹什麼,幫忙呢,家林老同學,我們來找你呢?” “找我?祥子?”二哥問道。
找你呀?就是找你呀,你爹不是出去撿苞米去了嗎?昨個叫我捎信來了,從同江那邊。
你家東院老董家,老董頭的大兒子,從部隊回來了,明天結婚,你爹叫你還是你大哥也行,叫你們給人家撈忙去。
“撈忙去?王大爺,俺爹是前天走的,昨天就叫你捎信來了?呵呵,這信,捎來來的也太快了。
” “快,那是正好遇到我往回來嗎?小子,麻溜的,咱快走,撈忙去。
” “撈忙去,我進屋得給俺娘說一聲呀?俺行嗎?俺是小孩子呀?撈忙的事俺啥也不懂呀?”二哥說着,趕緊跑進了裡屋告訴娘。
“撈忙“?小孩子?”娘問道。
“”弟妹,小孩子,你家我二兄弟叫的呀,小孩子不懂學呀?小孩子能幹大人的活,你們幾個跟着我就是幹的大人的活。
上個人家,借盆子借碗借個吃飯桌子了,你們小孩子比大人借的還快呢。
走吧。
“不懂,有王大爺領着。
王大爺叫咱咋弄,咱就咋弄呗?” “好整,王大爺有招,咱就聽王大爺的。
來,家林給你一個粉筆。
借到盆子,吃飯桌子,給盆子底下,給桌子底下畫個印。
王大爺,叫你咋畫你就咋畫,聽王大爺的。
” “聽我的,聽我的,出不了錯” 好,好好好,咱聽王大爺的,我跟你們的學。
“學,你們小孩子,都上學呢,學啥都快。
” “哎,王大爺,這個院子,進不進,這個屋子住兩家,一家是老程家,一家是老崔家。
” “進,都進,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每進一個屋,到一家,隻要進去,就得想法子,借到一個家夥事。
吃飯桌子也行,瓦盆子也行。
盤子碗都行。
” “好,崔大娘,我們是來借家夥事來了,我們是給老董家幫忙的,老董家大兒子,明天就要結婚了。
”二哥喊道。
“借家夥事,我給你們看看呀?等着呀,我昨天,擱那董家大門口路過,就看到老董家,在當院子裡,搭鍋台,我就知道他家是有事啊。
啊,老王大哥領着這幫小孩子呀?我給們拿呀,你們現在還缺啥?” “缺啥?弟妹,我們這是剛出來借呀,才走兩家呀?” “啊,那我給你們拿個吃飯桌子吧。
” “那兒,好好好。
謝謝你了。
來,這桌子,是老崔你大娘家的,誰來拿。
” “我來拿吧,王大爺,我是新兵,我學學,你告訴我這桌子,怎麼做标記?” “怎麼做标記?這是你崔大娘家的桌子,你,來拿出你的粉筆,在這桌子底下,先寫個崔字。
崔,大點寫着。
” “寫個崔字,好,我來寫。
”我說着,就寫上了。
“我寫上了,還寫什麼嗎?” “還寫啥?寫呀,小馬,你不是寫完崔字了嗎?因為這個桌子,歸你管理,那你就在這崔的這邊,寫上一個馬字。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我再來寫一個馬字。
這就行了吧?” “對,對對對,這樣就行了。
你們大家都看看,咱借的吃飯桌子,借的盆子,咱都這樣做記号。
這上面先借誰家的,姓啥給寫上,字要大點,一看就說明是借誰家的,下面,這個字小點,是表示,是誰借的。
走,咱再走下一家。
” “那兒,王大爺,這個桌子,算我借的,那我就扛着吧?” “對,你扛着吧。
你不扛着,你們這些小夥伴,誰幫你扛着也行。
可管理歸你。
不能叫它丢了,不能叫它整壞了。
” “哎,這又到了一家,這是誰家了?家林?這也是你家的鄰居呀?”小祥子問道。
“鄰居,呵呵,這都隔兩家了,還是鄰居?” “是鄰居,你們沒聽人家說嗎?鄰居有遠近,親戚有厚薄嗎?” “對,對對,王大爺說的對,這是俺家鄰居,是老徐家,我徐大娘家,他兒子是教學的,徐老師家。
” “進嗎?王大爺?” “進呀。
咱們誰家都的進,小祥子,這回你就和家林領着進。
我就負責給你們看着點就行。
家林,你到誰家喊點,你爹說你可創世了,你給張羅點。
” “好的,進屋了,徐大娘,我們來借家夥事來了,鄰居,老董大爺家辦喜事了。
” “啊,誰呀?”徐大娘在裡屋問道。
“大娘,是我,我和我王大爺,還有我的同學,來你家借辦喜事的家夥事來了。
” “好的,我來給你們拿呀?”徐大娘說着,從裡屋走了出來。
出來一看有俺二哥,還有一大幫人,說道,啊,小家林呀,你這是給老董家辦喜事撈忙呢。
“是,大娘。
俺爹出門了,沒在家,俺大哥,給公家扭秧歌還下不來,我就來了。
” “好,小家林,你叫我給你們拿啥?” “大娘,俺們就借這幾樣,桌子,吃飯桌子,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