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俺家成了大乐园
關燈
小
中
大
能不能有法子給你們安排呀。
” 俺娘跟着三線婦女,給隊裡薅谷苗去了,要晚上了,俺娘扛着大鋤頭,拎着小扒鋤,拿着苣荬菜回來了。
俺娘一進俺家院子,就看見俺家倉房門口坐着個幾個人,俺娘還誤以為是頭幾天逃荒來找房子那一家呢。
那家人來是男人來的,俺爹接待的,俺娘沒見着啊。
俺娘走過來,看着他們說,來了,這幾天你們上哪去了,跑的怎麼樣啊? “啊,不咋麼樣。
你是嫂子吧?嫂子也出去鏟地去了?” “是,俺跟着三線婦女給隊裡鏟谷子,薅谷苗去了。
” “我嫂子真挺能呀?嫂子,這東北大地裡的活,你跟着幹,也能跟上吧?” “啊,跟上跟不上,就緊的忙活呗,咱不是想多掙幾個工分嗎?” “等着咱以後在這落下戶口了,你跟着嫂子也上地裡幹活去。
”老鄉說道。
晚上了,俺爹回來挺晚的,俺爹到家俺娘就喊着飯做好了,蒸的澱粉和菜團子,進屋歇歇就吃吧。
菜團子,是幾樣野菜蒸的。
比澱粉好吃點。
俺爹吃完就去睡覺了。
俺爹去睡了,俺爺爺看來找房的,在倉房裡用俺家的棍子和苞米杆子鋪地上也躺着了,俺爺爺想,睡就睡去吧。
他想住房子的事,暫時就别給兒子說了。
第二天了,都下午了,太陽都偏西了,頭幾天找俺大爺家房子的小王回來了,小王,三十多歲,叫王鐵夫,他回來還領着媳婦來了,他是從雙鴨山來的,他是雙鴨山尖山子的,他在雙鴨山是挖煤工人,現在煤礦不景氣,開不出工資來,他就跑這來了,他到這兒,主要的是找活幹,年輕人嗎?各家有要土坯的,找他,他就幹。
脫坯活供不上,他就采野菜,幹活和采野菜,供不上吃的時候,他就出去讨飯。
王鐵夫來了,俺家院子倉房裡就住兩家了。
俺爺說,頭幾天給俺爹說趙房那個人沒來就不來吧。
這樣,倉房有兩家了,還正好了。
有過幾天了,少說也有七八天了,天已經是半下午了,天打雷了,西北方向,松花江上面,黑壓壓的雲彩随着風,呼呼地卷過來了,俺爺爺看要下雨了,趕忙忙着往屋裡抱柴火,俺爺爺抱着柴火,喊着我關窗戶關門。
俺聽到爺爺喊,俺趕快關門。
我關完門,就跑到屋裡上北炕上來關窗戶。
那北窗戶說是窗戶,實際沒有窗戶,就是一個洞口。
我正拿破衣裳當呢,忽的一下邁進一隻腳來。
邁進腳的人喊道:别當,俺來了。
說着還拽進來兩個行李來。
來人,給我吓了一大跳,俺伸頭往外一看,他後面還跟着他媳婦和倆孩子,我趕快喊俺爺爺,爺爺咱家來人了。
爺爺,在外屋地呢,爺爺聽俺喊,跑進屋裡來一看來人了,對來的人說:呀,玉龍啊,你咋這個時候來呀?你這些天不來,我還以為你不能來了呢?走走走,咱上外屋地說話去。
“咋這個時候來?不能來了,叔,俺能不來嗎?俺這些天不來,俺不是在小福來那屯子脫坯了,俺在那好不容易攬點脫坯的活,俺心思給人家脫坯能多脫幾天,俺給人家脫着,叫俺孩子和他娘,采着野菜吃着,心思幹完那點活,就來呢?誰知道孩子采野菜,采出毛病來了,” “采菜出毛病了?你坐下說吧?采菜能出啥毛病呀?叫野蜂子給蟄了?” “野蜂子蟄了?倒不是野蜂子蟄了,是吃帶蟲子包的灰菜了,把臉給吃腫了。
”趙大爺說着就叫俺爺爺看他,還有他孩子的臉。
俺爺爺一看他們的臉還腫着呢,說,這扯不扯。
帶蟲子的灰菜不能采呀。
屋外嘩嘩下大雨呢。
大雨來的太快了,雷陣雨呀。
下了一陣子過去了。
“叔叔,我上回來,給你家我兄弟說好了,俺家想住你家院子倉房。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倉房?玉龍,你要住,我還沒顧得給你說呢,你這幾天不來,還出岔了呢” “出岔?出啥岔呀?”玉龍問道。
玉龍叫趙玉龍。
他比俺爹大,俺應該叫他大爺。
“出啥岔,真出岔了,玉龍,你聽我給你說呀。
”俺爺說着,就給現在,在俺家倉房裡住的那個人兒,怎麼來找房的經過說了一遍。
俺爺爺把事說完了,說,玉龍,現在,外面還下着雨,我也不能馬上趕他走啊。
趙大爺聽了,說道,那不能。
趙大爺說完不能,又咂咂嘴,說,哎呀,這樣啊,俺沒心思這幾天沒來,這還能出岔了。
出就出吧,大叔,這也不怨你,是俺自己含糊。
等着不下雨了,俺再想辦法吧? 趙大爺說,等着雨停了,再想辦法,可雨總是哩哩啦啦地下個不停啊。
一會兒,俺爹披着蓑衣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大爺也回來了,俺爺看俺爹回來了,就又把俺倉房家住的人,來找房的事又說了一遍。
俺爺爺問俺爹咋辦。
俺爹想一想,鄒鄒眉頭,笑了。
說:住就住吧,咱現在要去攆他,他能走,可這不是人幹的事啊。
大雨天,趕人家走。
那可不行。
這麼地吧,這外屋地是我和大哥兩家的,我給大哥說一聲,叫老趙大哥先住咱這外屋地。
俺爹說着,就上東屋找俺大爺說去了。
俺爹給俺大爺一說,俺大爺說,中,中中中。
俺爹和俺大爺說着,就來到外屋地看,怎麼能給趙大爺家安排住處。
幾個人,俺爹,俺大爺,找房子的趙大爺,說說,從外屋地比劃比劃,最後安排好了,趙大爺在外屋地靠着北牆用俺家的草和豆稭搭鋪。
這就給趙大爺家安排了。
晚上了,天都黑啥時候了,俺爹又去俺家倉房看望來的叔叔,俺爹和來的叔叔唠唠嗑。
知道叔叔姓劉,叫劉延景,是山東省,東阿人。
俺爹告訴劉叔叔就安心住吧,給他說,趙大爺來了,俺怕俺家外屋地了。
劉叔叔,聽了,很受感動。
安排了,俺大爺家倉房住了王鐵夫一家,俺家倉房住了劉叔叔,俺家外屋地住了趙大爺。
等着過了幾天,又從山東來了個小劉,小劉是哥三個來逃荒的。
一個院子住六家,六家,有有戶口的,有沒有戶口的,每天,都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努力的奔波着,奮鬥着。
在中午,在晚上,大家坐在院子裡,談論着,說着,自己最近的收獲。
劉叔叔,趙大爺說我家成了大樂園。
這一年,趙大爺,劉叔叔,都在俺三隊落戶了。
第二年,都在俺屯蓋幹打壘的房子了。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
” 俺娘跟着三線婦女,給隊裡薅谷苗去了,要晚上了,俺娘扛着大鋤頭,拎着小扒鋤,拿着苣荬菜回來了。
俺娘一進俺家院子,就看見俺家倉房門口坐着個幾個人,俺娘還誤以為是頭幾天逃荒來找房子那一家呢。
那家人來是男人來的,俺爹接待的,俺娘沒見着啊。
俺娘走過來,看着他們說,來了,這幾天你們上哪去了,跑的怎麼樣啊? “啊,不咋麼樣。
你是嫂子吧?嫂子也出去鏟地去了?” “是,俺跟着三線婦女給隊裡鏟谷子,薅谷苗去了。
” “我嫂子真挺能呀?嫂子,這東北大地裡的活,你跟着幹,也能跟上吧?” “啊,跟上跟不上,就緊的忙活呗,咱不是想多掙幾個工分嗎?” “等着咱以後在這落下戶口了,你跟着嫂子也上地裡幹活去。
”老鄉說道。
晚上了,俺爹回來挺晚的,俺爹到家俺娘就喊着飯做好了,蒸的澱粉和菜團子,進屋歇歇就吃吧。
菜團子,是幾樣野菜蒸的。
比澱粉好吃點。
俺爹吃完就去睡覺了。
俺爹去睡了,俺爺爺看來找房的,在倉房裡用俺家的棍子和苞米杆子鋪地上也躺着了,俺爺爺想,睡就睡去吧。
他想住房子的事,暫時就别給兒子說了。
第二天了,都下午了,太陽都偏西了,頭幾天找俺大爺家房子的小王回來了,小王,三十多歲,叫王鐵夫,他回來還領着媳婦來了,他是從雙鴨山來的,他是雙鴨山尖山子的,他在雙鴨山是挖煤工人,現在煤礦不景氣,開不出工資來,他就跑這來了,他到這兒,主要的是找活幹,年輕人嗎?各家有要土坯的,找他,他就幹。
脫坯活供不上,他就采野菜,幹活和采野菜,供不上吃的時候,他就出去讨飯。
王鐵夫來了,俺家院子倉房裡就住兩家了。
俺爺說,頭幾天給俺爹說趙房那個人沒來就不來吧。
這樣,倉房有兩家了,還正好了。
有過幾天了,少說也有七八天了,天已經是半下午了,天打雷了,西北方向,松花江上面,黑壓壓的雲彩随着風,呼呼地卷過來了,俺爺爺看要下雨了,趕忙忙着往屋裡抱柴火,俺爺爺抱着柴火,喊着我關窗戶關門。
俺聽到爺爺喊,俺趕快關門。
我關完門,就跑到屋裡上北炕上來關窗戶。
那北窗戶說是窗戶,實際沒有窗戶,就是一個洞口。
我正拿破衣裳當呢,忽的一下邁進一隻腳來。
邁進腳的人喊道:别當,俺來了。
說着還拽進來兩個行李來。
來人,給我吓了一大跳,俺伸頭往外一看,他後面還跟着他媳婦和倆孩子,我趕快喊俺爺爺,爺爺咱家來人了。
爺爺,在外屋地呢,爺爺聽俺喊,跑進屋裡來一看來人了,對來的人說:呀,玉龍啊,你咋這個時候來呀?你這些天不來,我還以為你不能來了呢?走走走,咱上外屋地說話去。
“咋這個時候來?不能來了,叔,俺能不來嗎?俺這些天不來,俺不是在小福來那屯子脫坯了,俺在那好不容易攬點脫坯的活,俺心思給人家脫坯能多脫幾天,俺給人家脫着,叫俺孩子和他娘,采着野菜吃着,心思幹完那點活,就來呢?誰知道孩子采野菜,采出毛病來了,” “采菜出毛病了?你坐下說吧?采菜能出啥毛病呀?叫野蜂子給蟄了?” “野蜂子蟄了?倒不是野蜂子蟄了,是吃帶蟲子包的灰菜了,把臉給吃腫了。
”趙大爺說着就叫俺爺爺看他,還有他孩子的臉。
俺爺爺一看他們的臉還腫着呢,說,這扯不扯。
帶蟲子的灰菜不能采呀。
屋外嘩嘩下大雨呢。
大雨來的太快了,雷陣雨呀。
下了一陣子過去了。
“叔叔,我上回來,給你家我兄弟說好了,俺家想住你家院子倉房。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倉房?玉龍,你要住,我還沒顧得給你說呢,你這幾天不來,還出岔了呢” “出岔?出啥岔呀?”玉龍問道。
玉龍叫趙玉龍。
他比俺爹大,俺應該叫他大爺。
“出啥岔,真出岔了,玉龍,你聽我給你說呀。
”俺爺說着,就給現在,在俺家倉房裡住的那個人兒,怎麼來找房的經過說了一遍。
俺爺爺把事說完了,說,玉龍,現在,外面還下着雨,我也不能馬上趕他走啊。
趙大爺聽了,說道,那不能。
趙大爺說完不能,又咂咂嘴,說,哎呀,這樣啊,俺沒心思這幾天沒來,這還能出岔了。
出就出吧,大叔,這也不怨你,是俺自己含糊。
等着不下雨了,俺再想辦法吧? 趙大爺說,等着雨停了,再想辦法,可雨總是哩哩啦啦地下個不停啊。
一會兒,俺爹披着蓑衣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大爺也回來了,俺爺看俺爹回來了,就又把俺倉房家住的人,來找房的事又說了一遍。
俺爺爺問俺爹咋辦。
俺爹想一想,鄒鄒眉頭,笑了。
說:住就住吧,咱現在要去攆他,他能走,可這不是人幹的事啊。
大雨天,趕人家走。
那可不行。
這麼地吧,這外屋地是我和大哥兩家的,我給大哥說一聲,叫老趙大哥先住咱這外屋地。
俺爹說着,就上東屋找俺大爺說去了。
俺爹給俺大爺一說,俺大爺說,中,中中中。
俺爹和俺大爺說着,就來到外屋地看,怎麼能給趙大爺家安排住處。
幾個人,俺爹,俺大爺,找房子的趙大爺,說說,從外屋地比劃比劃,最後安排好了,趙大爺在外屋地靠着北牆用俺家的草和豆稭搭鋪。
這就給趙大爺家安排了。
晚上了,天都黑啥時候了,俺爹又去俺家倉房看望來的叔叔,俺爹和來的叔叔唠唠嗑。
知道叔叔姓劉,叫劉延景,是山東省,東阿人。
俺爹告訴劉叔叔就安心住吧,給他說,趙大爺來了,俺怕俺家外屋地了。
劉叔叔,聽了,很受感動。
安排了,俺大爺家倉房住了王鐵夫一家,俺家倉房住了劉叔叔,俺家外屋地住了趙大爺。
等着過了幾天,又從山東來了個小劉,小劉是哥三個來逃荒的。
一個院子住六家,六家,有有戶口的,有沒有戶口的,每天,都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努力的奔波着,奮鬥着。
在中午,在晚上,大家坐在院子裡,談論着,說着,自己最近的收獲。
劉叔叔,趙大爺說我家成了大樂園。
這一年,趙大爺,劉叔叔,都在俺三隊落戶了。
第二年,都在俺屯蓋幹打壘的房子了。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