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没钱也要买水筲
關燈
小
中
大
俺家來東北三年了,三年來,俺家上大井挑水一直沒有水筲。
在剛來時,大隊安排俺家住在老王大爺家,俺家水筲水缸啥都沒有,吃水都得借王大爺家的光。
借光的方法,就是俺爹天天起大早挑着王大爺家的水筲,上大井給王大爺家的大水缸挑滿水。
這樣,能使得東家滿意,我家吃水也能仗義一些。
吃水是大事,天天上大井挑,用人家水筲,人家的扁擔,要上外邊很遠的大街上大井裡去挑,挑回來水,再倒進人家水缸裡,這事,時間短了能做到。
時間長了,就保證不了了。
保證不了的原因很簡單,俺爹也得去隊裡幹活呀?俺家俺爹是俺家的唯一勞動力啊,也得去生産隊幹活掙工分呀。
用俺爹的話說,挑水及時,保證不出差,三天兩天都能行,時間長了就不行了。
時間長了,問題就來了,問題來了,就是俺爹有時候不在家呀。
那個時候隊裡的活太多了,有時候需要起大早走,有時候貪大黑才回來。
俺爹起大早走,就來不及挑水呀。
來不及,沒辦法。
因此,俺爹就改成晚上挑水。
晚上挑水,時間長了,那保證不了,有時候俺爹從生産隊幹活回來又太晚了。
不過俺爹能做到,進屋先看水缸,一看水缸水不多了,或者沒水了,那俺爹飯都顧不得吃,再貪着黑也趕快去挑水。
去挑,冬天,三九天,天太冷了。
那個時代,六零年,天氣也太惡劣了,白天時常都零下二十多度,那可真是滴水成冰呀。
那早起,還是晚上,那天氣就更加冷了。
天氣冷,路滑,俺爹常常頂着嗷嗷叫的大風,有風也得去啊。
一趟,一趟地跑出去挑水,一挑,就是連挑了五六趟,五六趟,一個小時都挑不完,而且,每次挑水俺爹都是給缸挑滿缸。
可是就是這樣,常常出現家裡沒水的現象。
沒水了,自然東家不高興了。
人家人多了,人家又養雞又養豬的,用水就多呀。
要是烀一鍋癟烀,半缸水就沒了。
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說呀。
“要水筲去,要水缸去,咱有了水筲,有了水缸,咱隻挑自己用的水就好了。
”俺爹說道。
一天,俺爹從隊裡幹活回來的很晚了,看俺娘還沒做飯呢。
一看水缸又沒水了。
氣得說道。
沒水就挑吧,沒辦法,俺爹就餓着肚子,呼呼跑着挑水去了。
第二天了,俺爹上隊裡幹活去了。
俺爹想着到隊裡給隊長說要水筲水缸事。
俺爹到隊裡了,隊長和打頭的正派活呢,俺爹想,等着吧,等着隊長他們派完活,再找隊長說吧。
可誰知道,隊長給俺爹派上活了。
隊長叫俺爹出工去,刨大壕,去新立屯,還得住哪,得半個多月。
俺爹一看,要水缸水筲的事快點給隊長說吧。
“隊長,俺去出工,刨大壕,中。
俺有個事,正想着給你說呢,你看咋辦?幫着俺解決解決吧。
要不,俺也離不塞家哎呀。
” “啥事兒,你說?” “啥事兒?你看俺家來了,俺住的是你給安排了。
俺住老王大哥家挺好的,俺住人家,俺裝水挑水的家夥事啥也沒有,俺都是用老王大哥家的水筲和水缸。
俺用人家的行,老王大哥那一家子人還厚道,俺用人家的水筲去挑水,挑回來的水,倒在人家大缸裡,水兩家就吃呗。
可這回,隊長,你叫俺出工了,俺家就沒人能挑水了,這是你知道的,俺家大孩子還小,還挑不動水。
那老王大哥在家就得挑水,這樣,俺要吃老王大哥挑的水就不好吧。
” “那你說咋辦?你沒挑說的家夥事,你再不用他家的,那你就買呗?” “咋辦?隊長,我想給隊裡要一副水筲,要一個大缸。
扁擔有就給,沒有俺們自己想法做。
” “哎呀,老馬呀,你這真是能找麻煩事呀?我這叫你去刨趟大壕,修一趟工,你給我要了一大堆東西。
”隊長說着,老臉一撸撸。
接着就說了,你要水筲水桶水缸的,隊裡這喂馬喂牛,開粉坊,以後,還想開豆腐坊,隊裡現在有的水缸水筲還不夠用呢,我咋給你吧? “哎,隊長,我給你說呀,我給你要水筲水缸是正常的呀,我家是移民,我是從我們是移民這個角度給你要的,你本來就應當給我們這些的。
你不給,我們在這怎麼生活呀?國家對我們這些移民是有政策的呀?按照國家移民政策,咱隊裡就應該給俺們安排這些日用的家夥事呢。
你不要把咱生産隊發展生産和給我們移民安置混在一起呀?”俺爹說道。
俺爹一說,隊長一聽,他看俺爹懂得國家的政策,就之乎者也的說了,哎呀,你也别說這些了,國家的政策,我也不懂,我先給你掂對點吧?先用着。
你也得出去幹活呀。
”俺爹一看隊長,老劉這樣說,俺爹就說了,那你就給掂對吧,你叫俺出工,俺去了,俺走了,這邊家裡俺孩子和大人,得有個家夥事,也能對付着,上大井沿把水能整回來就行。
讓家裡有水了,能把飯做了,那也行啊。
我給你說隊長,俺也不是按葫蘆摳籽的人,我現在是沒錢,俺家要是有錢,俺自己就上富錦市場上買了。
你叫俺找你,俺都不找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那麼的吧。
你家沒水筲,還沒水缸?你要水筲,隊裡沒幾個,隊裡還得用。
水桶,隊裡還有幾個,那麼的,我給保管員說,叫他給你找一個水桶。
這樣,你家有了這個水桶,你出工了,你在家,家人也能上大井打來水了。
你要水缸嗎?咱隊裡給你解決不了。
我給你出個招,你還是想法子找大隊要吧。
” 那兒,隊長你叫保管員給我拿去吧,什麼水筲水桶的,我看看有多大區别。
你給我拿來,我好回家準備去刨大壕。
俺爹要了個水桶,水桶,就木頭的桶,當時還費了很大勁。
一隻水桶不能挑水呀?從那兒,俺家就隻能擡水拎水了。
1960年了,年前俺爹去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食去了,過年都沒回來。
現在,大年也過了,一月27号是大年三十呀,一月28号是春節呀。
為了生計,為了家大人孩子都少挨點餓,俺爹過年,都是在同江那邊,俺隊裡地窩棚過的。
昨天是2月5号,正月初九了,立春了,昨晚上俺爹和一起去撿糧食的趙大爺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爹去撿糧,還沒少撿呢。
俺爹沒少撿。
趙大爺,也沒少撿。
俺爹撿苞米拿回來是搓好的苞米粒,苞米粒有半麻袋,在回來下車卸車的時候,是俺大哥從馬車上背的,背時是趙大爺,幫掫的袋子,俺大哥一背,說不輕呀?趙大爺說,不輕,你爹撿的比俺多,至少也有百十斤。
俺爹撿苞米,還撿黃豆了,俺爹撿的黃豆,也有七八十斤。
“回來了,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爹進屋了,俺和四弟弟看着俺爹回來了,高
在剛來時,大隊安排俺家住在老王大爺家,俺家水筲水缸啥都沒有,吃水都得借王大爺家的光。
借光的方法,就是俺爹天天起大早挑着王大爺家的水筲,上大井給王大爺家的大水缸挑滿水。
這樣,能使得東家滿意,我家吃水也能仗義一些。
吃水是大事,天天上大井挑,用人家水筲,人家的扁擔,要上外邊很遠的大街上大井裡去挑,挑回來水,再倒進人家水缸裡,這事,時間短了能做到。
時間長了,就保證不了了。
保證不了的原因很簡單,俺爹也得去隊裡幹活呀?俺家俺爹是俺家的唯一勞動力啊,也得去生産隊幹活掙工分呀。
用俺爹的話說,挑水及時,保證不出差,三天兩天都能行,時間長了就不行了。
時間長了,問題就來了,問題來了,就是俺爹有時候不在家呀。
那個時候隊裡的活太多了,有時候需要起大早走,有時候貪大黑才回來。
俺爹起大早走,就來不及挑水呀。
來不及,沒辦法。
因此,俺爹就改成晚上挑水。
晚上挑水,時間長了,那保證不了,有時候俺爹從生産隊幹活回來又太晚了。
不過俺爹能做到,進屋先看水缸,一看水缸水不多了,或者沒水了,那俺爹飯都顧不得吃,再貪着黑也趕快去挑水。
去挑,冬天,三九天,天太冷了。
那個時代,六零年,天氣也太惡劣了,白天時常都零下二十多度,那可真是滴水成冰呀。
那早起,還是晚上,那天氣就更加冷了。
天氣冷,路滑,俺爹常常頂着嗷嗷叫的大風,有風也得去啊。
一趟,一趟地跑出去挑水,一挑,就是連挑了五六趟,五六趟,一個小時都挑不完,而且,每次挑水俺爹都是給缸挑滿缸。
可是就是這樣,常常出現家裡沒水的現象。
沒水了,自然東家不高興了。
人家人多了,人家又養雞又養豬的,用水就多呀。
要是烀一鍋癟烀,半缸水就沒了。
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說呀。
“要水筲去,要水缸去,咱有了水筲,有了水缸,咱隻挑自己用的水就好了。
”俺爹說道。
一天,俺爹從隊裡幹活回來的很晚了,看俺娘還沒做飯呢。
一看水缸又沒水了。
氣得說道。
沒水就挑吧,沒辦法,俺爹就餓着肚子,呼呼跑着挑水去了。
第二天了,俺爹上隊裡幹活去了。
俺爹想着到隊裡給隊長說要水筲水缸事。
俺爹到隊裡了,隊長和打頭的正派活呢,俺爹想,等着吧,等着隊長他們派完活,再找隊長說吧。
可誰知道,隊長給俺爹派上活了。
隊長叫俺爹出工去,刨大壕,去新立屯,還得住哪,得半個多月。
俺爹一看,要水缸水筲的事快點給隊長說吧。
“隊長,俺去出工,刨大壕,中。
俺有個事,正想着給你說呢,你看咋辦?幫着俺解決解決吧。
要不,俺也離不塞家哎呀。
” “啥事兒,你說?” “啥事兒?你看俺家來了,俺住的是你給安排了。
俺住老王大哥家挺好的,俺住人家,俺裝水挑水的家夥事啥也沒有,俺都是用老王大哥家的水筲和水缸。
俺用人家的行,老王大哥那一家子人還厚道,俺用人家的水筲去挑水,挑回來的水,倒在人家大缸裡,水兩家就吃呗。
可這回,隊長,你叫俺出工了,俺家就沒人能挑水了,這是你知道的,俺家大孩子還小,還挑不動水。
那老王大哥在家就得挑水,這樣,俺要吃老王大哥挑的水就不好吧。
” “那你說咋辦?你沒挑說的家夥事,你再不用他家的,那你就買呗?” “咋辦?隊長,我想給隊裡要一副水筲,要一個大缸。
扁擔有就給,沒有俺們自己想法做。
” “哎呀,老馬呀,你這真是能找麻煩事呀?我這叫你去刨趟大壕,修一趟工,你給我要了一大堆東西。
”隊長說着,老臉一撸撸。
接着就說了,你要水筲水桶水缸的,隊裡這喂馬喂牛,開粉坊,以後,還想開豆腐坊,隊裡現在有的水缸水筲還不夠用呢,我咋給你吧? “哎,隊長,我給你說呀,我給你要水筲水缸是正常的呀,我家是移民,我是從我們是移民這個角度給你要的,你本來就應當給我們這些的。
你不給,我們在這怎麼生活呀?國家對我們這些移民是有政策的呀?按照國家移民政策,咱隊裡就應該給俺們安排這些日用的家夥事呢。
你不要把咱生産隊發展生産和給我們移民安置混在一起呀?”俺爹說道。
俺爹一說,隊長一聽,他看俺爹懂得國家的政策,就之乎者也的說了,哎呀,你也别說這些了,國家的政策,我也不懂,我先給你掂對點吧?先用着。
你也得出去幹活呀。
”俺爹一看隊長,老劉這樣說,俺爹就說了,那你就給掂對吧,你叫俺出工,俺去了,俺走了,這邊家裡俺孩子和大人,得有個家夥事,也能對付着,上大井沿把水能整回來就行。
讓家裡有水了,能把飯做了,那也行啊。
我給你說隊長,俺也不是按葫蘆摳籽的人,我現在是沒錢,俺家要是有錢,俺自己就上富錦市場上買了。
你叫俺找你,俺都不找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那麼的吧。
你家沒水筲,還沒水缸?你要水筲,隊裡沒幾個,隊裡還得用。
水桶,隊裡還有幾個,那麼的,我給保管員說,叫他給你找一個水桶。
這樣,你家有了這個水桶,你出工了,你在家,家人也能上大井打來水了。
你要水缸嗎?咱隊裡給你解決不了。
我給你出個招,你還是想法子找大隊要吧。
” 那兒,隊長你叫保管員給我拿去吧,什麼水筲水桶的,我看看有多大區别。
你給我拿來,我好回家準備去刨大壕。
俺爹要了個水桶,水桶,就木頭的桶,當時還費了很大勁。
一隻水桶不能挑水呀?從那兒,俺家就隻能擡水拎水了。
1960年了,年前俺爹去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食去了,過年都沒回來。
現在,大年也過了,一月27号是大年三十呀,一月28号是春節呀。
為了生計,為了家大人孩子都少挨點餓,俺爹過年,都是在同江那邊,俺隊裡地窩棚過的。
昨天是2月5号,正月初九了,立春了,昨晚上俺爹和一起去撿糧食的趙大爺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爹去撿糧,還沒少撿呢。
俺爹沒少撿。
趙大爺,也沒少撿。
俺爹撿苞米拿回來是搓好的苞米粒,苞米粒有半麻袋,在回來下車卸車的時候,是俺大哥從馬車上背的,背時是趙大爺,幫掫的袋子,俺大哥一背,說不輕呀?趙大爺說,不輕,你爹撿的比俺多,至少也有百十斤。
俺爹撿苞米,還撿黃豆了,俺爹撿的黃豆,也有七八十斤。
“回來了,回來了。
”俺爹回來了,俺爹進屋了,俺和四弟弟看着俺爹回來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