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带点吃的捡粮去

關燈
    在那澇窪地地裡撿的,撿的時候,苞米棒子還在冰塊底下壓着呢,這是叫我硬是把那冰搞哪大棍子砸開,拿出來的,拿出來苞米棒子還帶着冰呢,就顯得多呗。

    ” “帶冰不帶冰,能撿到就好。

    我撿的還有苞米粒還沒長成呢,一凍還是水粒呢,那也叫我給撿回來了。

    走,咱倆往家走。

    ” “走,爹,咱倆來晚了,咱早幾天來就好了,現在這地都叫人家給撿幾遍了。

    ” “來晚了,這一段隊裡的活多忙啊?我還跑一趟鶴崗賣煙。

    嗨,能撿點就行吧。

    今個來,咱倆你撿這麼多,我撿這麼多,等着回家搞一塊,我約莫着,也能搓十幾斤苞米粒子。

    ” “搓了,整好了,十五六斤,十七八斤還是保的。

    哎,爹,我想了,明天,咱不能擱着撿了。

    ” “不擱着撿,咱上哪去呀?那咱就得上同江那邊,咱隊的地窩棚了。

    ” “對呀。

    ”大哥說道。

     “好,我也有這個想法。

    等着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俺爹俺大哥走到家了,俺大哥一進屋,就喊道:“回來了,回來了,俺回來了。

    ” “回來了,快下地,看你大哥,你爹回來了。

    俺呀,你爹你大哥這個時候才回來,餓也餓完了。

    ” “娘,快吃飯,快叫俺吃飯吧?” “吃飯,來,家德,你準備喊吃飯,小孩子不抗餓,我來,我給咱撿的苞米倒炕上,家德,你不說撿的苞米上有冰嗎?我都給倒這北炕上,先叫它化一化,等着咱一會吃完飯了,咱就搓苞米粒。

     “對,爹,還有老二,家林,咱一會吃完飯,都搓苞米啊。

    ” “好的。

    ”“大哥,俺也搓。

    ” “搓,搓搓搓,咱都錯呀。

    我三兄弟,都五歲了,你這可比在河南要飯的時候,有本事了。

    ” 晚上了,俺家搓苞米呢。

    趙大爺來了。

    趙大爺來是來找俺爹出去打魚呢。

    趙大爺說,他一隊的馬富久家打着魚了。

     ”打到魚了,那魚多大呀,都是魚嗎?還是有魚有泥鳅和蛤蟆呀?” “都有了,魚是小鲫魚殼子,泥鳅是那黑花的小泥鳅,蛤蟆多。

    ” “那呀?就沒意思了,趙大哥。

    那魚和泥鳅,要是自己家吃,孩子也不願吃。

    賣也不值錢呀?” “啊,打漁,就是當玩了。

    那你不打漁,你過年,年前年後,隊裡也不幹活,這一段閑着呀,你幹啥去?” “幹啥?趙大哥,俺家有的是活?我比不上你,你隊裡分的糧食多,俺家不行啊,我得整這玩意。

    ”俺爹說着就拿手裡的兩個苞米敲一敲。

    “ “你說的是啥意思,怎麼的,二兄弟,是搓苞米呀?” “不是,不是搓苞米,是我要撿糧食去。

    ” “撿糧食?怎麼撿?” “怎麼撿,趙大哥,上地裡撿?你看我今天撿的?這麼些,等着我都搓好了,我就給搞炕上,搞炕上我給炕幹了,拿到磨上去,推成面,今個撿到這些,俺家這幾口人,還不吃幾天嗎?” “吃幾天是能吃幾天,去地裡撿地,撿糧食,這冬天也得遭點罪呀。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遭罪?趙大哥,我給你說,咱幹啥不遭罪呀?咱是農民,刨大壕,修水利,種地,割地,拉地,冬天半夜起來趕磙子打場,你說那樣,咱不遭罪呀?我給你說吧,這回去撿地,撿糧食,那我說哈也得去,這遭罪,也比要飯好啊?那要飯,你是沒看着啊,俺家去年大半年上河南,我是嘗到那滋味了,上人家門口,給人家大爺大娘的叫着,磕頭作揖的,像比人家矮半截子似的,那臉上面子上也受不了啊?” ”趙大哥,俺家他,你二兄弟算了,俺家明年,至少得差三個到三個半月的口糧啊。

    ” “能差那麼多嗎?你們三隊口糧,一個人分是三百六斤是吧?” “是三百六,那是隊裡說的,那是隊裡算賬時說的,實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我是算了,我家的口糧是差多了,要說能差三四個月,那是隻多不少,我家的糧食頂多能吃到明年陽曆五月末。

    那兒,6月,7月,8月,吃啥呀?那新種的糧食8月末還下不來呢。

    我現在要不做準備,明年就難看了。

    ” “那你就在咱這周圍地裡撿呗?” “周圍,周圍撿是不太行了,撿地的人太多了。

    我這兩天看了,就富錦縣城的,有的人都上這來撿地了。

    近的地方,都叫人家撿多少遍了。

    ” “那你準備上哪撿去呀?” “上哪去,趙大哥,上東邊地窩棚,同江那邊,俺隊地窩棚那兒。

    ” “那行,你去上哪撿去,那遠,一般的人是去不了的。

    那有你們隊的地窩棚,還有俺們一隊的,二隊的,在那往東,往北,還有好幾個屯子的地窩棚呢。

    那地窩棚跟前,各隊的苞米地,多着呢。

    那你打算啥時候去呀,你自己去呀?” “我明天就走,我自己去。

    我給俺老大留在家。

    家裡還得吃水呀,得有個人能上大井把水弄回來呀。

    ” “去,你去,都帶啥呀” “帶啥,撿糧食,就帶兩個麻袋,再帶個行李,帶點苞米面子,明早上再在家,貼幾個大餅子,做好了,帶着就行呗。

    今個是臘月二十二,明天是小年,今年過年,沒有三十,臘月二十九就是過年了,在頭年,我去了,能撿五天,等着過了年,我在撿五七六天的。

    2月5号,正月初九是立春,等着立春了,我也就回來了。

    我在那撿,小大遛的半個月。

    我弄好了,少說,不撿不撿的,我估摸着,也能撿一百二百斤。

    ” “你去,行,那兒,我也跟你去二兄弟。

    ” “你跟我去,我這可要在哪過年了呀?趙大哥,我給你說,我頭年是不準備回來了呀。

    ” “不準備回來,就擱那過年呗。

    過年算啥呀,我也不回了。

    那家裡過年得給家裡說說呀。

    ” “對,家裡得給說說,一會,你走了,我就給俺家的大人孩子說。

    ” “好,我就走了,我回家安排去了。

    ” 趙大爺走了,俺爹開始給俺娘說了,我不在家,年你們該過就過呗,叫老大上趟富民供銷社,買張大紅紙,回來寫個對子,過年貼上,這是大事兒。

    再買一斤醬油,一斤醋,過年家裡有新鮮白菜,拌個涼菜。

    給孩子買半斤光腚子糖塊,大年三十,初一,一個孩子也給他兩塊。

    大鵝殺好了,炖一個,叫孩子也拉拉饞。

     “俺在家,這都好辦,你就放心吧。

    關鍵你在同江那邊地窩棚,過年那天咋辦?” “咋辦,好辦,看我們在那有幾個人了,窩棚後面就是河溝子,那裡有的是蛤蟆泥鳅,到時候,撈點,一炖,鍋裡貼幾個苞米面大餅子,一吃就是過年了呗。

    ” 第二天,俺爹和趙大爺,早上7點就出發了。

    七十多裡地,預計下午兩點到達。

     過年年,正月十一俺爹和趙大爺回來了,他們是坐人家的馬車回來的,俺爹撿了一百多斤苞米,還有六七十斤黃豆。

    趙大爺也沒少撿。

     俺娘說,俺爹真有兩下子。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