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半夜敲窗诡秘人
關燈
小
中
大
俺家來富樓幾個月了,自從來了,俺家就住在王大爺家,俺住在他家,他家是東北人,俺家是關裡人,俺家和他家的在生活習慣就有明顯的不同。
他家總愛烀大碴子,吃大碴子飯,就着大醬缸裡腌的大鹹菜。
俺家俺做糊塗粥。
生活習慣不同,說話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
俺家喂豬喊唠唠,他家喂豬叫尕丁。
生活習慣不同,說話的方式不同。
自然影響交往。
但這些還不算大事,可他家經常出現一些詭秘的事,使俺家漸漸地警示起來。
詭秘的事都出現在很晚,或者要半夜了。
有人從西面大道跨杖子過來,走俺家西側柴火垛和倉房這個狹窄的空地,偷偷地來到俺家窗戶前,鬼鬼祟祟地溜到東面王大爺家窗戶下,來敲窗。
敲完,再貓着腰向南走去。
那個時候,各家的窗戶都是糊的窗戶紙,可從外來敲窗的人不敲窗戶紙,專敲窗戶楞子,每次一敲,都罡罡罡,罡罡罡,弄得很神秘。
敲窗戶,俺家俺爹一開始,并沒有在意,俺們還心思人家别人有事來找王大爺。
可時間久了,卻發現這個人經常來,來了就貓着腰,溜到東家窗戶下,到那就敲窗戶愣子,敲幾下,都先三下,後五下,連敲三遍,很有規律。
敲後,等着王大爺回音,說知道了。
那人便溜走了。
敲窗戶的走了,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王大爺家,開始有了動靜,有動靜,王大爺家也不點燈,可王大爺很快就出了了,王大爺出來就趕快跑出去追去。
王大爺每次出去,王大爺走到外屋地的時候,都是貓着腰,歪着頭,看着我家的門。
看王大爺家那樣子,很怕俺家這個時候出來人似的。
而且王大爺出去都是一個多小時才回來。
王大爺回來都是用麻袋背回來少半麻袋,或者半麻袋糧食。
敲窗戶,有規律,來的時間也有規律,一般都是七八天。
八九天來一次,可惜俺家那時沒有日曆,。
俺家記得就不夠不準确,但有一點肯定,一個月至少來三到四次。
王大爺家就這樣經常有收獲,王大爺每次出去,俺爹和俺大哥,就坐在俺西屋裡,隔着門,從門縫裡,或者隔着窗戶,看着,盯着他啥時候回來。
因為那個時候,俺剛來了,俺家窮了,俺家啥也沒有啊,俺爹找生産隊裡要點糧食那個費勁呀,找隊長要幾次,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要來一回,給的時候又是那麼少,十幾斤,二三十斤。
二三十斤苞米,推一次磨還不夠呢。
而王大爺家一次付得那麼多,俺家真想沾他家點光。
可是。
無親無故的,光是不好粘呀。
有一次,俺爹在俺住的西屋,等着,從門縫裡觀察着,等了有一個小時,終于給王大爺等來了。
王大爺扛着麻袋進外屋地了,扛進來,累的氣喘籲籲,半麻袋糧食,有一百來斤,太沉了。
王大爺放在他家的南鍋台上,俺爹裝着上外面解手,王大爺躲閃不及。
俺爹說,呀,王大哥呀,這是幹啥去了,這麼晚了,還扛着糧食,是出去找磨,磨面去了咋的?來,你背着,我掫給你吧。
俺爹掫王大爺了,那王大爺都沒說,沒說出是從哪整的,隻好支支吾吾。
俺們在王大爺家住半冬天了,有人來敲王大爺家窗戶,至少也有十五六次了。
那一次王大爺出去,都背回來不少糧食,少時少半麻袋,多時大半麻袋。
王大爺家的糧食,吃不了,天天喂豬。
俺家糧食,缺的很,淨喝稀粥,都沒吃過大餅子,俺家的刷過水,都不舍得扔,都留着下一頓再放一點苞米面吃,沒有辦法。
俺家是外來人,俺家還在王大爺家住,俺家因此不敢問王大爺家敲窗戶的事。
趙大爺是個好人,俺家和俺大爺家找小隊找大隊裡要水缸,趙大爺都跟着了,而且還幫着俺們說了好多。
盡管俺家要的缸很不理想,一個是甕,一個是帶着箍子,扒焗子的缸,必定是要來了,也解決了燃眉之急。
小年過去了,大約是臘月二十五六吧,趙大爺來了。
趙大爺來,都是傍晚吃完了晚飯來。
趙大爺來,是看看俺家過年準備的咋樣了,趙大爺來了,就和俺爹唠起來。
趙大爺問俺爹說,老鄉,這要過年了,這過年準備的咋樣了?趙大爺問俺爹,俺爹笑笑。
趙大爺說笑啥?說呗?俺娘說,趙大哥,俺家他笑,他覺得沒法說,要說啥也沒有吧,這是過年嘞,要是說有吧,俺家昨天上了一趟供銷社,就買了二斤醬油一斤醋,三斤鹹鹽兩盒火柴。
醋瓶子還是從你家找的呢。
“哎哎,别說這個事了,你說的這個過年不過年的不主要,窮人過年,那天,就是啥也不吃,那年也照樣能過去。
你讓我和趙大爺說點正經事吧。
趙大哥,我問你,你那一片,晚上半夜又外人來敲窗戶的嗎?” “敲窗戶,敲窗戶幹啥呀?你說的是生産隊裡偷分東西吧?有,不過,俺住的那一塊,淨是俺一隊的社員,你們三隊在那一片住的戶很少,你們三隊偷分東西,用敲窗戶的辦法。
俺隊偷分東西隊長不那樣整,俺們靠開會,靠打撲克。
俺隊王隊長多尖呀?他經常在晚上叫社員來開會,實際上社員來了,不開會。
大家來了,就坐那唠唠嗑,扯扯淡,說一會兒話,待一會說找幾個人打一會撲克。
等着沒留下打撲克的人都走了,他看着安全了,就安排個人領着,上哪偷着分糧食去了。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啊,還有這樣的事兒?”俺爹問道。
“有啊,這裡的生産隊不都這樣嗎?那個隊都是偷着分糧食啊?就是偷着分的法子不一樣。
俺一隊靠開會打撲克,你們三隊靠半夜敲窗戶,其實。
你們三隊敲窗戶那個辦法不好,在半夜裡,去挨家敲窗戶,能的雞鳴狗叫的。
今天叫七家,明天叫八家的,有的時候,他家這次叫了,等着下一次又叫了。
他一家就連着分了兩次,那一家呢,這次沒叫,下一次還忘叫了,弄的兩次都沒分到。
到最後,整的,有的家糧食吃不了,吃不了,喂豬。
有的人家吃還不夠呢。
” “那不整的有哭有笑嗎?”俺娘說道。
“有哭有笑,那就照你的話說去吧。
要說咱大隊三個生産隊整的最好的,那還是二隊老田。
老田,叫田志領,外号叫田老蔫,那家夥,表面蔫,心中可有數,這家夥偷分糧食不上賬。
省事還簡單。
你縣裡工作隊的來查賬,都查不出來。
” “那是能人。
”俺爹說道。
“啊,那趙大哥,他給社員偷分都在啥時候啊?”俺娘問道。
“在啥時候,人家就在秋天,秋天分糧食的時候,隊裡糧食都豐收了,啥糧食都下來了,不先分苞米嗎?用隊裡的馬車,用五六個大馬車,馬車上都帶上大閘箱闆,用車老闆子趕着,從地裡都裝好,拉着挨家卸,卸時候也炮稱,炮稱是炮稱,這家卸三筐,一筐苞米
他家總愛烀大碴子,吃大碴子飯,就着大醬缸裡腌的大鹹菜。
俺家俺做糊塗粥。
生活習慣不同,說話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
俺家喂豬喊唠唠,他家喂豬叫尕丁。
生活習慣不同,說話的方式不同。
自然影響交往。
但這些還不算大事,可他家經常出現一些詭秘的事,使俺家漸漸地警示起來。
詭秘的事都出現在很晚,或者要半夜了。
有人從西面大道跨杖子過來,走俺家西側柴火垛和倉房這個狹窄的空地,偷偷地來到俺家窗戶前,鬼鬼祟祟地溜到東面王大爺家窗戶下,來敲窗。
敲完,再貓着腰向南走去。
那個時候,各家的窗戶都是糊的窗戶紙,可從外來敲窗的人不敲窗戶紙,專敲窗戶楞子,每次一敲,都罡罡罡,罡罡罡,弄得很神秘。
敲窗戶,俺家俺爹一開始,并沒有在意,俺們還心思人家别人有事來找王大爺。
可時間久了,卻發現這個人經常來,來了就貓着腰,溜到東家窗戶下,到那就敲窗戶愣子,敲幾下,都先三下,後五下,連敲三遍,很有規律。
敲後,等着王大爺回音,說知道了。
那人便溜走了。
敲窗戶的走了,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王大爺家,開始有了動靜,有動靜,王大爺家也不點燈,可王大爺很快就出了了,王大爺出來就趕快跑出去追去。
王大爺每次出去,王大爺走到外屋地的時候,都是貓着腰,歪着頭,看着我家的門。
看王大爺家那樣子,很怕俺家這個時候出來人似的。
而且王大爺出去都是一個多小時才回來。
王大爺回來都是用麻袋背回來少半麻袋,或者半麻袋糧食。
敲窗戶,有規律,來的時間也有規律,一般都是七八天。
八九天來一次,可惜俺家那時沒有日曆,。
俺家記得就不夠不準确,但有一點肯定,一個月至少來三到四次。
王大爺家就這樣經常有收獲,王大爺每次出去,俺爹和俺大哥,就坐在俺西屋裡,隔着門,從門縫裡,或者隔着窗戶,看着,盯着他啥時候回來。
因為那個時候,俺剛來了,俺家窮了,俺家啥也沒有啊,俺爹找生産隊裡要點糧食那個費勁呀,找隊長要幾次,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要來一回,給的時候又是那麼少,十幾斤,二三十斤。
二三十斤苞米,推一次磨還不夠呢。
而王大爺家一次付得那麼多,俺家真想沾他家點光。
可是。
無親無故的,光是不好粘呀。
有一次,俺爹在俺住的西屋,等着,從門縫裡觀察着,等了有一個小時,終于給王大爺等來了。
王大爺扛着麻袋進外屋地了,扛進來,累的氣喘籲籲,半麻袋糧食,有一百來斤,太沉了。
王大爺放在他家的南鍋台上,俺爹裝着上外面解手,王大爺躲閃不及。
俺爹說,呀,王大哥呀,這是幹啥去了,這麼晚了,還扛着糧食,是出去找磨,磨面去了咋的?來,你背着,我掫給你吧。
俺爹掫王大爺了,那王大爺都沒說,沒說出是從哪整的,隻好支支吾吾。
俺們在王大爺家住半冬天了,有人來敲王大爺家窗戶,至少也有十五六次了。
那一次王大爺出去,都背回來不少糧食,少時少半麻袋,多時大半麻袋。
王大爺家的糧食,吃不了,天天喂豬。
俺家糧食,缺的很,淨喝稀粥,都沒吃過大餅子,俺家的刷過水,都不舍得扔,都留着下一頓再放一點苞米面吃,沒有辦法。
俺家是外來人,俺家還在王大爺家住,俺家因此不敢問王大爺家敲窗戶的事。
趙大爺是個好人,俺家和俺大爺家找小隊找大隊裡要水缸,趙大爺都跟着了,而且還幫着俺們說了好多。
盡管俺家要的缸很不理想,一個是甕,一個是帶着箍子,扒焗子的缸,必定是要來了,也解決了燃眉之急。
小年過去了,大約是臘月二十五六吧,趙大爺來了。
趙大爺來,都是傍晚吃完了晚飯來。
趙大爺來,是看看俺家過年準備的咋樣了,趙大爺來了,就和俺爹唠起來。
趙大爺問俺爹說,老鄉,這要過年了,這過年準備的咋樣了?趙大爺問俺爹,俺爹笑笑。
趙大爺說笑啥?說呗?俺娘說,趙大哥,俺家他笑,他覺得沒法說,要說啥也沒有吧,這是過年嘞,要是說有吧,俺家昨天上了一趟供銷社,就買了二斤醬油一斤醋,三斤鹹鹽兩盒火柴。
醋瓶子還是從你家找的呢。
“哎哎,别說這個事了,你說的這個過年不過年的不主要,窮人過年,那天,就是啥也不吃,那年也照樣能過去。
你讓我和趙大爺說點正經事吧。
趙大哥,我問你,你那一片,晚上半夜又外人來敲窗戶的嗎?” “敲窗戶,敲窗戶幹啥呀?你說的是生産隊裡偷分東西吧?有,不過,俺住的那一塊,淨是俺一隊的社員,你們三隊在那一片住的戶很少,你們三隊偷分東西,用敲窗戶的辦法。
俺隊偷分東西隊長不那樣整,俺們靠開會,靠打撲克。
俺隊王隊長多尖呀?他經常在晚上叫社員來開會,實際上社員來了,不開會。
大家來了,就坐那唠唠嗑,扯扯淡,說一會兒話,待一會說找幾個人打一會撲克。
等着沒留下打撲克的人都走了,他看着安全了,就安排個人領着,上哪偷着分糧食去了。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啊,還有這樣的事兒?”俺爹問道。
“有啊,這裡的生産隊不都這樣嗎?那個隊都是偷着分糧食啊?就是偷着分的法子不一樣。
俺一隊靠開會打撲克,你們三隊靠半夜敲窗戶,其實。
你們三隊敲窗戶那個辦法不好,在半夜裡,去挨家敲窗戶,能的雞鳴狗叫的。
今天叫七家,明天叫八家的,有的時候,他家這次叫了,等着下一次又叫了。
他一家就連着分了兩次,那一家呢,這次沒叫,下一次還忘叫了,弄的兩次都沒分到。
到最後,整的,有的家糧食吃不了,吃不了,喂豬。
有的人家吃還不夠呢。
” “那不整的有哭有笑嗎?”俺娘說道。
“有哭有笑,那就照你的話說去吧。
要說咱大隊三個生産隊整的最好的,那還是二隊老田。
老田,叫田志領,外号叫田老蔫,那家夥,表面蔫,心中可有數,這家夥偷分糧食不上賬。
省事還簡單。
你縣裡工作隊的來查賬,都查不出來。
” “那是能人。
”俺爹說道。
“啊,那趙大哥,他給社員偷分都在啥時候啊?”俺娘問道。
“在啥時候,人家就在秋天,秋天分糧食的時候,隊裡糧食都豐收了,啥糧食都下來了,不先分苞米嗎?用隊裡的馬車,用五六個大馬車,馬車上都帶上大閘箱闆,用車老闆子趕着,從地裡都裝好,拉着挨家卸,卸時候也炮稱,炮稱是炮稱,這家卸三筐,一筐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