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郎训侄

關燈
    李弘貞見到這本書之後,終于明白明朝老百姓的識字率為何那麼高了。

     同時也喚醒塵封已久的記憶。

     原主小時候也是用此書來啟蒙認字。

     魂穿哥前世也見過此書的“原本”,值得諷刺的是原本并不在華夏,而是靜靜躺在“醜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

     至于華夏典籍為何會流失海外? 了解曆史的都知道,滿清有條法律規定:未經官府允許,開私塾者,斬立決。

     而且每一所官學都有一塊順治年間頒布的卧碑。

     碑文上寫着:讀書人不得讨論國事、不得立盟結社、不得刊刻文字。

     2023年梅州市大埔縣大埔中學發現的清代碑文 讀書人的思想尚且被禁锢到恐怖如斯的地步。

     普通老百姓想讀書認字?那更是門都沒有。

     統統一把火給燒了!禁了! 誰敢私藏前朝禁書,殺你全家! 他們的大阿哥、三阿哥、七四八阿哥,卻在全年無休的學習漢文化。

     學習怎麼把漢人的世世代代變成文盲,怎麼讓漢人老老實實給滿清貴族當耗材。

     西元1900年的真實影像 想起前世那些不堪回首的曆史記憶,李弘貞再一次被氣得心肝脾肺腎,哪哪都疼。

     如果沒有八旗太君入關,炎黃子孫本該是一個文化自信、科技發達、幸福指數最高的民族。

     可是在曆經滿清300年的愚民統治後,最終淪為一群思想愚昧、貧窮落後、毫無尊嚴、任人欺辱的牛羊。

     “阿叔,你怎麼哭了?” 小元魁稚嫩的聲音,把李弘貞的思緒拉回現實。

     他淡定抹掉溢出眼角的血淚,接着翻下一頁。

     發現書中沒有他想要的那四個字,就在紙上寫下“夷蠻戎狄”。

     然後讓小元魁坐在自己腿上,當起了人生導師。

     “你阿叔讀書不多,隻能教你這四個字,仔仔務必牢牢記住。

    ” “嗯嗯...侄兒洗耳恭聽。

    ” 老夫子文绉绉的講學方式,李弘貞學都學不來,隻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說道: “我們的祖先從開天辟地以來,在很長一段歲月裡跟野獸一般無二。

    ” “從吃生肉,到燧人氏鑽木取火。

    ” “從穴居,到有巢氏築巢。

    ” “從采集狩獵,到神農氏嘗百草,發展農耕。

    ” “從刀耕火種,到伏羲氏創立農時曆法,讓人們學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 “從女娲氏創立氏族聯姻,避免近親通婚。

    ” “最後再到逐鹿大戰,炎黃二帝戰勝蚩尤,使得兩個在華夏大地生活上萬年的農耕部落,首次合并成一個大家族。

    ” “之後便是嫘祖缫絲、倉颉造字、岐伯着經、大禹治水...” 說起祖先從蠻荒時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發展出農耕文明的光輝曆史,李弘貞說得慷慨激昂,小元魁也聽得熱血沸騰。

     當他講完整個上古史,卻突然話鋒一轉。

     “可是這天下總有些見不得别人日子過得好的畜牲,他們又蠢又懶,還特别喜歡打劫别人的勞動成果。

    ” 聽了這話,小元魁腦海中那個欣欣向榮的時代好似即将崩碎:“畜牲是誰?” 李弘貞指向桌面,說得咬牙切齒:“就是他們,夷、蠻、戎、狄!” “就在我們祖先日子過得豐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