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话本子的收入

關燈
    聽到周如夢所報的數目,夫妻倆同時菊花一緊。

     話本子賣了一千多本,那分紅得分多少錢呀? 平複好内心的躁動,李弘貞再次作揖道:“還請夫人讓我一睹賬目?” 周如夢向貼身丫鬟遞了個眼風,而後由丫鬟拿着賬本和算盤來到夫妻跟前,把半個月的流水一條條報出來。

     “正月十五,話本首刊售一八十四本,得銀9兩2錢。

    ” “正月十六,售兩本,得銀1錢。

    ” “正月十七,售三本,得銀1錢50文。

    ” “正月十八,售十本,得銀5錢。

    ” “正月十九,售十六本,得銀8錢。

    ” “正月廿十,售三十本,得銀1兩5錢。

    ” “正月廿一,售四十二本,得銀2兩1錢。

    ” “正月廿二,九十本,4兩5錢。

    ” “正月廿三,一百八十六本,9兩3錢。

     “正月廿四,二百四十一本,12兩50文。

    ” “正月廿五,一百六十三本,8兩1錢50文。

    ” “正月廿六,7兩7錢。

    ” “正月廿七,6兩8錢, “正月廿八,7兩。

    ” “正月廿九,6兩3錢。

    ” “話本共計售出1523本,得銀75兩6錢50文。

    ” 聽完報賬,夫妻二人又是倒吸一口涼氣。

     李弘貞拿起賬目細細研究起來,末了一臉迷茫的問:“據我所知,酆都人丁不過數萬,何以能在正月二十三之後銷量劇增?” 丫鬟解釋道:“李公子有所不知,我家玲珑書齋在成都、潼川、叙州、泸州、播州等地都有分号。

    夫人看公子的着作在酆都大受歡迎,便命令各分号加量刊印,故而由此銷量。

    ” 李弘貞朝周如夢再次作揖,說了聲“多謝夫人賞識在下劣作”,又提出疑問: “那為何在首刊當日,能賣出一百八十四本?” 周如夢接過話頭,哂然一笑:“不瞞你說,與李公子立契當日,我正好與陳記茶行的陳公子,還有泸州商會的杜公子一起商議買賣。

    ” “兩位公子看了你的話本子後大加贊賞,便在出刊之前,各自預購了90本,若不是書齋還要留幾本出售,當天恐怕一本都不剩。

    ” 聽罷,李弘貞心裡直呵呵,那兩個奸商如果不是拿去倒賣,鬼才不信。

     “承蒙兩位公子擡愛,在下不勝感激,如能再見,還請夫人代我謝過。

    ” 聽他這麼說,周如夢下意識認為此人應是那種看不起商賈的書呆子,人家好歹給你捧場又宣傳,你卻連個結交的念頭都沒有。

     敷衍應承下來後,便讓丫鬟去庫房把分紅給拿過來。

     依照契約扣除人工和印刷成本,李弘貞最後能分到三十兩銀子。

     看着托盤上的三錠白花花的銀子,心底莫名有種不真實感。

     按照他的預算,第一個月頂多15兩左右,不會再多了。

     可萬萬沒想到,最後的結果竟然比預想中的還要高一倍,關鍵這還是半個月的銷量,要是一個月的話...嘶!簡直不敢想象呀! 難怪古人常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周如夢這時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公子為何将齋名命為漢家三郎?” 聽她這麼問,李弘貞就知道被人家給嫌棄了。

     古代沒有筆名的概念,凡是文學作品的作者,要麼用真名,要麼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