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洪虚纪大灭绝

關燈
    2008年5月17日,新世界。

     新世界艦隊的上空,已經不再有幽靈落雪飄下。

     而鋼鐵墓碑群般的新世界艦隊,已經開始重新運作起來。

    損管部隊攜帶着冗餘零件,在台風級核潛艇中修複着被幽靈落雪損壞的導彈發射井。

     同時,海面上的戰艦铮铮作響,各種粗長的鋼纜如同蜘蛛網般在林立的艦隊中交織,随着無數巨型絞盤的收縮發出金屬的号角,就像随時會斷掉的琴弦。

     “所有艦船的距離至少要拉開到300米以上,中央留出空曠區域,為導彈留出攻擊空間!” 随着僅存的幾艘驅逐艦和巡洋艦将其他損毀的戰艦拉開,如同咖啡上散開的泡沫,幾小時内在海面上讓出一片空曠海域。

     同時,台風級内被幽靈落雪損壞的導彈發射井也已經修複完畢。

    随着瓦良格号向已經修複的電離層發出一大串信号,經過幾個小時演算以使核彈能對AE-10末日透鏡造成最大傷害的方案被共享,而幾小時内部隊也已經撤離到安全位置,等待毀滅的來臨。

     ... “兄弟們,天堂終于要掉下來了!” 一名俄聯邦士兵站在T-72主戰坦克的炮塔上,他的衣衫和手上的槍支沾滿泥土,而遠方,一座恢弘的水晶大陸正撕裂雲層,在大地上投下移動國土般廣袤的斑駁陰影。

    那些陰影下的斑駁白光,正是俄聯邦空天軍瘋狂攻擊數個晝夜的結果,但即便如此,在它國土般廣袤的身軀上也隻是浮現出如同毛刺般細小的傷痕。

     但現在,借着永恒雨雲的掩護,數枚重達90噸的R-39潛射導彈如飛星般從台風級發射井中射出,穿過雲層并向着AE-10末日透鏡襲來。

     導彈在高空分裂,每一枚導彈都分裂出當量為1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雪白色的煙迹從天空垂下,猶如從星空垂下的蒼白骨爪。

     核彈爆炸,烈日短暫升空,而後被無數燒焦的生物組織與水蒸氣覆蓋,形成通向宇宙的灰白色巨柱,在風力的作用下所有巨型塵柱都開始傾斜擴散,就像數以百計的油井被點燃後升起濃煙,彙成一片漆黑的墨色雲海。

     AE-10末日透鏡下方就像一個被紮破的水袋般破裂開來,AE-10末日透鏡的體液從中飛流而下,形成一道連通天地的巨型瀑布,瀑布經過之處皆是晶瑩剔透的白色生物凝膠。

     核彈轟擊後,AE-10末日透鏡的身軀猶如一面破爛的浸水白旗般籠罩整個天空。

    大地上移動着國土大小的龐然暗影,生物液灑落而成的腥臭酸雨更讓這片暗影國土籠罩在一片片雨幕之下。

     AE-10末日透鏡被總計近8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重創,其聚焦光線的能力已經嚴重受損,再也無法恢複往日神威。

     被人造煙霧籠罩的奇異點中,接到AE-10末日透鏡已被重創消息的部隊沖出奇異點,為首的T-90主戰坦克和T-80主戰坦克裹挾着未被溫熱生物世界融化的南極飛雪沖入基地,履帶如同一把把轟鳴的電鋸般碾過基地中高大粗壯的熒光植物,在基地周圍組成環形的防禦陣線。

     15分鐘後,搭載着“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運載車駛入新世界基地,數枚搭載着4枚55萬噸當量核彈頭沖入天際拉起巨大的白色煙柱,宛若從地面升起的一排雪亮的巨牙。

     巨牙尖端觸碰到移動的渾濁水晶穹頂時,太陽般的浮光從天空灑下,而後被鋪天蓋地的白色水蒸氣覆蓋。

     數分鐘後,天上已被巨毯般的蒸汽雲覆蓋,而在雲層上方,碎成果凍凝膠般的生物組織灑下,整片大地都是生物凝膠如銀星般的反光。

     被總計當量達數千萬噸,近一億噸的核彈轟擊一天,直到2008年5月17日結束才停止。

    但即便如此,這個國土般的巨物直到2008年5月18日傍晚才完全崩解,那時的莫斯科已經完全看不到太陽了。

     崩解過程在太空看來就像是一片白色的泡沫,消融在熒光的背闆下,而在地面看來,卻是整個天空完全崩碎開來!散落的身體結構如柔軟的水晶般遍布數萬平方公裡,但不消幾天就會被橫行的生物食用殆盡,反而是渾濁的水蒸氣裹挾着被核爆掀起的地面塵土,在上空形成黑色海洋般的放射性雲團,幾年之内無法自然消散。

     ... 營救部隊也已經準備出發。

     迫于速度需求,俄聯邦動用從未使用過的安-225水上降落型飛向新世界南半球。

     四架碩大無朋的安-225穿過雲層,在遭受重創的新世界艦隊上空投下補給品并繼續飛行,被金屬殼包裹的物資落在海面上噴出光芒與紅色煙霧,而艦隊則用巨網去打撈物資,時而會撈出被幽靈落雪殺死的巨型魚類。

     而航行至雨雲下的南極大陸時,已經有一艘安-225因惡劣的天氣而墜落,它龐大的白色身軀轉眼便被巨浪吞沒,像被群鲨撕碎的白鴿。

     一條蜿蜒寬闊的巨河貫穿整個南極大陸,運河兩側被雨水沖刷至平滑的大陸上,則遍布戰艦,戰鬥機甚至城市的殘骸,就像巨人吃剩後吐出的食物殘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找到一條筆直且寬闊的河段後,三架安-225降落在河面上,并從艙室中釋放出兩栖卡車,為保障安全,還有幾輛BMP-2步戰車護航。

    此次的主要目标,是搜救墜落的111号空軍基地飛行員,次要任務則是搜救有價值的物品。

     不少被淋幾個小時暴雨的飛行員都被卡車接回,那些飛行員的頭發像黑色蜘蛛網般濕淋淋地挂在頭上,身上每一處皮膚都被水沖刷至浮腫乃至破皮,就像活着的浮屍,其中就包括别列津韋夫。

     别列津韋夫坐在卡車上,用毛巾擦拭着不斷從身上滴下的雨水,感覺自己像一塊從海裡撈出來的海綿。

    他望着天空,雨幕下是高聳入雲的戰艦殘骸,恐怕人類戰争史上再也無法再現這種壯觀的場面,而他也認為自己不會再經曆比這場戰争更為可怕的戰争了。

     拯救飛行員後,一些卡車進入星空人的戰艦殘骸開始搜尋。

    星空人的戰艦比人類二戰時期的戰艦大不了多少,但在内部的房間與通道卻極為巨大,甚至可供步戰車進入,猶如一座龐大的機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