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终焉日:末日开端(一)
關燈
小
中
大
久了。
“萬勳榮發動坦克引擎說道。
“那就沖出去。
各位同志們,轉換隊形,以ZTZ-97型坦克作為前鋒,按防核21号預案行動!”曾铮遠乘坐的ZTZ-97型坦克炮塔左後方的一門自動迫擊炮發射一枚紅色信号彈,在北方由蘑菇雲連起的接天巨幕下,仿佛一顆腥紅的的飛星。
而曾铮遠的聲音則很快被核彈帶來的電磁幹擾淹沒,化作一串雜音。
原本南下的坦克集群急速調轉方向,如同無數隻黑色鳄魚調轉方向,在亮如白晝的天幕下狂奔,在白熾的大地上,頓時被攪起發瘋般的一道道塵幕。
在被核爆照得透亮的大地上,黑輪日公國作為收場角色出現的裝甲部隊,也開始在不潔線内出現。
白晝之下,一輛黑輪日公國17号重型坦克的剪影浮現在燃燒的地平線上,也被ZTZ-99B型坦克的環形瞄準線禁锢在正中央... ... 地面上的景象是極為慘烈的。
除少數越過不潔線的部隊,在不潔線外的部隊都受到核地雷的毀滅性打擊。
原摩洛哥北部地區,是九州的重要補給線。
登上一座高塔了望,成群的坦克仿佛行軍中的蟻群般嚴整,各種軍用車輛猶如黑色的脈絡般覆蓋整片大地,而機場更是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矩形的灰色平原,永遠都有飛機不知疲倦地在機場上降落,而在遠方的海面上,則是輪船與補給艦如巨人般悠然地漫步。
大地忽然傳來地震般的轟鳴,而後驟然分崩離析,一座被沖擊波頂起的巨大穹頂從大地上緩緩隆起,仿佛一座巨型山脈,動辄數公裡長的大型機場,在其上不過是一條條被扯得粉碎的灰色環帶。
由于核地雷在地下引爆,所以爆炸初期并沒有明顯的火球或閃光,而是一個直徑數公裡且不斷隆起的巨型土丘,這使得人們足以目睹它毀天滅地的悲壯。
原本如同金屬山脈的運輸機和轟炸機,此時已化作毫不起眼的黑色塵埃,在土丘不斷崛起的過程中被陸續抖落,墜入支離破碎的大地中。
而更小的坦克,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則直接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沙塵下,仿佛被籠罩在一場永不停息的沙塵暴與地震中。
一輛ZTZ-99B不斷在龜裂的大地上沖刺着,試圖在最後幾秒逃脫核地雷的影響範圍。
沖擊波在大地上震出無數高聳的塵柱和深不見底的深淵,車長隻得将發動機的功率提升至最高,讓ZTZ-99B堅硬的裝甲沖開飛沙走石,而地面的劇烈颠簸,則讓這頭70噸的金屬巨獸宛若巨浪之洋上的一葉孤舟。
面前赫然出現一架被掀離跑道的轟-11轟炸機,它的下半部分埋在土壤中,機翼和機體則裸露在地面且不斷下陷。
來不及調整方向,駕駛員直接駕駛着坦克沖上轟-11寬大的機翼,在每小時70公裡的急速下,沉重的坦克從機翼上躍起,甚至短暫滞空... 在滞空的幾秒内,更為恐怖的景象正在發生——核爆産生的火球掙脫土丘的桎梏,那不斷隆起的土丘宛若一座噴發的超級火山,從頂端噴出連接天地的烈焰來,頃刻間蒼穹被煙與火焚燒殆盡,而大地則被震成無數碎塊。
強烈的沖擊過後,車長從天旋地轉的核爆中回過神來,透過車長觀察鏡,他看到天地間已是一片灰黃色的蒼茫,那是由無數放射性塵埃構成的黑色落雪,半空中隐約飄零着漆黑的落葉,那正是在低空飛行時被炸碎的飛機,而在模糊的海洋上,那些巨輪早就被滔天巨浪掀到海平面以後。
地下核爆不同于空爆,地下核爆對于地質結構的破壞性是極強的,大多數坦克雖然沒有受到結構性的損壞,但大多數都被埋在土裡,沉默地仰望着放射性的飛雪飄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失去一切色澤的世界中,隻有核地雷陸續引爆,所發出的如巨人踏步般的巨響。
... 在黑輪日公國南部,戰火将息。
國防軍最後的力量齊聚天堂堡。
天堂堡彙聚着國防軍最為尖端的武器,包括改進版坦克,微型核武器甚至是一枚彈道核導彈。
但即便如此,面對核力量幾乎瘋狂的SS,國防軍在天堂堡的防線也即将失守。
被焚成焦黑色的大地上,連堅固的戰壕都幾乎被夷平,隻留下核炮擊後的巨大彈坑。
一座大口徑野戰炮孤獨地矗立在掩體中,似乎是一位朝聖者的鋼鐵雕像在向着星光朝拜。
火炮的後方,黃燦燦的巨大彈殼幾乎堆成一座金屬的小山,其中埋着幾個身着防護服的國防軍士兵,而在火炮右側,則靠着一名氣喘籲籲的國防軍士兵。
炮組成員都已經被輻射或者沖擊波殺死,僅剩的一名裝填手也被輻射折磨得奄奄一息。
幾乎是爬行般,裝填手舉起最後最後一發炮彈填入炮膛,跪在地上将頭垂到炮鏡前,瞄準着從地平線上躍出的SS坦克并開火。
一枚100噸當量的核炮彈擊中17号重型坦克,一道巨大的塵柱将它幾百噸重的炮塔掀飛,甚周圍幾輛坦克都被波及。
發射完最後一枚炮彈,裝填手翻身仰卧在發燙的炮彈殼小山上,摘下防毒面具——他的面孔已經因輻射滲出無數血漬與淤青,而後忽然躬身吐出一口血來,回首望向逼近的SS裝甲集群,他漸漸昏厥過去。
後脖頸上忽的傳來一陣斷骨般的劇痛将裝填手喚醒——兩名SS架住他的脖頸,迫使他跪在地上,雙手和雙腳都被枷鎖粗暴地捆住,仿佛一個即将被處死的死囚。
身後是燃燒至焦黑的陣地,身前是蒼茫荒涼的非洲原野,後無退路,前更無通途,他們将何去何從? 數十名國防軍被SS壓迫着跪在荒草叢生的原野上,倏然,一道道亮光照亮原野。
V-90彈道導彈的尾焰照亮非洲蒼涼的大地,數百枚V-90彈道導彈的尾焰連綿一片,仿佛一片沸騰的熒光浪潮向天際奔去。
它們将穿過大氣層,并在大氣層外高速飛行後墜回大氣層,期間複雜,精準而傳統的全機械系統将保證它們準确命中目标,誤差不超過300米,而每一枚V-90彈道導彈的内部,都有一枚針對核工事的6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或多枚分導中小當量核彈頭。
末日如同失控的馬車,現在它已經沖下懸崖,無人能阻止它的墜落。
在彈道導彈沖天的火光下,SS處決國防軍的火蛇似乎被淹沒,但兩者都昭示着一個時代的落幕。
燃燒的末日已經來臨... 喜歡新冷戰:異界入侵請大家收藏:()新冷戰:異界入侵
“萬勳榮發動坦克引擎說道。
“那就沖出去。
各位同志們,轉換隊形,以ZTZ-97型坦克作為前鋒,按防核21号預案行動!”曾铮遠乘坐的ZTZ-97型坦克炮塔左後方的一門自動迫擊炮發射一枚紅色信号彈,在北方由蘑菇雲連起的接天巨幕下,仿佛一顆腥紅的的飛星。
而曾铮遠的聲音則很快被核彈帶來的電磁幹擾淹沒,化作一串雜音。
原本南下的坦克集群急速調轉方向,如同無數隻黑色鳄魚調轉方向,在亮如白晝的天幕下狂奔,在白熾的大地上,頓時被攪起發瘋般的一道道塵幕。
在被核爆照得透亮的大地上,黑輪日公國作為收場角色出現的裝甲部隊,也開始在不潔線内出現。
白晝之下,一輛黑輪日公國17号重型坦克的剪影浮現在燃燒的地平線上,也被ZTZ-99B型坦克的環形瞄準線禁锢在正中央... ... 地面上的景象是極為慘烈的。
除少數越過不潔線的部隊,在不潔線外的部隊都受到核地雷的毀滅性打擊。
原摩洛哥北部地區,是九州的重要補給線。
登上一座高塔了望,成群的坦克仿佛行軍中的蟻群般嚴整,各種軍用車輛猶如黑色的脈絡般覆蓋整片大地,而機場更是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矩形的灰色平原,永遠都有飛機不知疲倦地在機場上降落,而在遠方的海面上,則是輪船與補給艦如巨人般悠然地漫步。
大地忽然傳來地震般的轟鳴,而後驟然分崩離析,一座被沖擊波頂起的巨大穹頂從大地上緩緩隆起,仿佛一座巨型山脈,動辄數公裡長的大型機場,在其上不過是一條條被扯得粉碎的灰色環帶。
由于核地雷在地下引爆,所以爆炸初期并沒有明顯的火球或閃光,而是一個直徑數公裡且不斷隆起的巨型土丘,這使得人們足以目睹它毀天滅地的悲壯。
原本如同金屬山脈的運輸機和轟炸機,此時已化作毫不起眼的黑色塵埃,在土丘不斷崛起的過程中被陸續抖落,墜入支離破碎的大地中。
而更小的坦克,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則直接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沙塵下,仿佛被籠罩在一場永不停息的沙塵暴與地震中。
一輛ZTZ-99B不斷在龜裂的大地上沖刺着,試圖在最後幾秒逃脫核地雷的影響範圍。
沖擊波在大地上震出無數高聳的塵柱和深不見底的深淵,車長隻得将發動機的功率提升至最高,讓ZTZ-99B堅硬的裝甲沖開飛沙走石,而地面的劇烈颠簸,則讓這頭70噸的金屬巨獸宛若巨浪之洋上的一葉孤舟。
面前赫然出現一架被掀離跑道的轟-11轟炸機,它的下半部分埋在土壤中,機翼和機體則裸露在地面且不斷下陷。
來不及調整方向,駕駛員直接駕駛着坦克沖上轟-11寬大的機翼,在每小時70公裡的急速下,沉重的坦克從機翼上躍起,甚至短暫滞空... 在滞空的幾秒内,更為恐怖的景象正在發生——核爆産生的火球掙脫土丘的桎梏,那不斷隆起的土丘宛若一座噴發的超級火山,從頂端噴出連接天地的烈焰來,頃刻間蒼穹被煙與火焚燒殆盡,而大地則被震成無數碎塊。
強烈的沖擊過後,車長從天旋地轉的核爆中回過神來,透過車長觀察鏡,他看到天地間已是一片灰黃色的蒼茫,那是由無數放射性塵埃構成的黑色落雪,半空中隐約飄零着漆黑的落葉,那正是在低空飛行時被炸碎的飛機,而在模糊的海洋上,那些巨輪早就被滔天巨浪掀到海平面以後。
地下核爆不同于空爆,地下核爆對于地質結構的破壞性是極強的,大多數坦克雖然沒有受到結構性的損壞,但大多數都被埋在土裡,沉默地仰望着放射性的飛雪飄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失去一切色澤的世界中,隻有核地雷陸續引爆,所發出的如巨人踏步般的巨響。
... 在黑輪日公國南部,戰火将息。
國防軍最後的力量齊聚天堂堡。
天堂堡彙聚着國防軍最為尖端的武器,包括改進版坦克,微型核武器甚至是一枚彈道核導彈。
但即便如此,面對核力量幾乎瘋狂的SS,國防軍在天堂堡的防線也即将失守。
被焚成焦黑色的大地上,連堅固的戰壕都幾乎被夷平,隻留下核炮擊後的巨大彈坑。
一座大口徑野戰炮孤獨地矗立在掩體中,似乎是一位朝聖者的鋼鐵雕像在向着星光朝拜。
火炮的後方,黃燦燦的巨大彈殼幾乎堆成一座金屬的小山,其中埋着幾個身着防護服的國防軍士兵,而在火炮右側,則靠着一名氣喘籲籲的國防軍士兵。
炮組成員都已經被輻射或者沖擊波殺死,僅剩的一名裝填手也被輻射折磨得奄奄一息。
幾乎是爬行般,裝填手舉起最後最後一發炮彈填入炮膛,跪在地上将頭垂到炮鏡前,瞄準着從地平線上躍出的SS坦克并開火。
一枚100噸當量的核炮彈擊中17号重型坦克,一道巨大的塵柱将它幾百噸重的炮塔掀飛,甚周圍幾輛坦克都被波及。
發射完最後一枚炮彈,裝填手翻身仰卧在發燙的炮彈殼小山上,摘下防毒面具——他的面孔已經因輻射滲出無數血漬與淤青,而後忽然躬身吐出一口血來,回首望向逼近的SS裝甲集群,他漸漸昏厥過去。
後脖頸上忽的傳來一陣斷骨般的劇痛将裝填手喚醒——兩名SS架住他的脖頸,迫使他跪在地上,雙手和雙腳都被枷鎖粗暴地捆住,仿佛一個即将被處死的死囚。
身後是燃燒至焦黑的陣地,身前是蒼茫荒涼的非洲原野,後無退路,前更無通途,他們将何去何從? 數十名國防軍被SS壓迫着跪在荒草叢生的原野上,倏然,一道道亮光照亮原野。
V-90彈道導彈的尾焰照亮非洲蒼涼的大地,數百枚V-90彈道導彈的尾焰連綿一片,仿佛一片沸騰的熒光浪潮向天際奔去。
它們将穿過大氣層,并在大氣層外高速飛行後墜回大氣層,期間複雜,精準而傳統的全機械系統将保證它們準确命中目标,誤差不超過300米,而每一枚V-90彈道導彈的内部,都有一枚針對核工事的6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或多枚分導中小當量核彈頭。
末日如同失控的馬車,現在它已經沖下懸崖,無人能阻止它的墜落。
在彈道導彈沖天的火光下,SS處決國防軍的火蛇似乎被淹沒,但兩者都昭示着一個時代的落幕。
燃燒的末日已經來臨... 喜歡新冷戰:異界入侵請大家收藏:()新冷戰:異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