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未知的开端

關燈
    2008年4月30日,新世界南半球。

     這片原野依舊是雪一般的白色,泛着熒光的浪潮,像大地的脈搏。

     在空曠無際的原野上,一座圓潤的山脈在遠方矗立着,它閃爍着璀璨絢麗的熒光,散發出的奪目光暈将地平線濡濕。

    山脈的頂端被腰斬,被扯下的山峰化作一塊果凍狀的山丘,斷口處緩緩流出粘液狀的金色液體。

     那是一隻W-230星之胞,這些形似史萊姆的凝膠狀生物可以長到200米高。

    在10分鐘前,10輛2S1“康乃馨”自行榴彈炮在5公裡外連續發射60枚122MM高爆彈擊中W-230星之胞中央,并将其腰斬。

     米-24和米-171直升機懸停在W-230星之胞殘軀上方。

    這隻W-230星之胞的直徑達到330米,因此,它斷面不斷湧出的體液宛若一片由粘液構成的金色海洋,熒光的細胞器漂浮在海洋似的體液中,像熔金海洋上發光的寶石。

     一架米-171降低高度,懸停在W-230星之胞殘軀上方15米處,昔日它的氣流能在水面上攪出麥田怪圈般的巨大水花,而今日卻隻能在這片粘稠的金色海洋上掀起微弱的漣漪。

    米-171下方懸吊着一隻黑色的沖鋒舟,沖鋒舟上的三人在沖鋒舟落入斷口上之後脫離繩索并啟動沖鋒舟引擎,但在這片粘稠的海洋上,沖鋒艇的速度幾乎是在爬行。

     “這裡就像個超大号的遊泳池一樣。

    ”時任俄聯邦坦克營營長格爾羅涅夫.巴伯爾涅夫身着防化服環視道:“南半球的生物能長到這麼大,真是不可思議。

    ” “是的。

    ”另一個穿着防化服的人将上半身探出沖鋒舟,伸出手從W-230星之胞的體液海洋中撈上來一塊半透明的金色凝膠,像一塊誘人的橘色果凍:“這些生物體内的含水量估計在90%以上,W-230星之胞體内的水不僅用來進行重要的生命活動,還支撐着整個生物體。

    水是一種幾乎不可壓縮的介質,這也使得W-230星之胞幾乎不會因為自身過大的重量而被壓扁,這也就是它們為什麼會長得這麼大卻還能自由活動,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個結構簡單的水氣球。

    ” “那麼既然是生物體,它們又如何生産出高維态粒子這種四維空間的産物?這可是粒子對撞機都沒有辦到的事。

    ”另一個身着凱夫拉作戰防化服的士兵問道,他的後背上還背着一支AN-94步槍。

     背着AN-94步槍的士兵名為安東.赫爾尼洛夫,一個NBTG(核子營級戰鬥群,用于在全面核戰後作戰)的營長,他總是談論在一些極為理想化的事,以及慶幸謝爾久科夫沒上任兩天就滾下了台。

     “安東同志,你可能還不知道W-230星之胞是一種對環境适應性極強的動物。

    W-230星之胞外層的皮膚柔韌性和堅韌性和卡車的輪胎差不多,就像橡膠一樣,最厚處則可以達到十米。

    它們的外層皮膚可以适應很多種結構。

    ” “那麼那些高維态粒子呢?難不成是有個高等文明塞進去的?” “那些高維态粒子來源于奇異點附近的金色水晶,我們稱這種水晶中的元素為‘銑’,不過它與我們所擁有的銑結晶不同,它很可能來自一個千萬年前就已經形成的奇異點,銑在千萬年後進入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态,就是用子彈打一下也會釋放出高維态粒子...銑元素就是奇異點形成的關鍵,不過我覺得你說得對,人類從始至今都沒有發現過銑元素,因此它可能确實是某個高等文明創造的元素,W-230星之胞隻是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學習如何使用這些不穩定的銑元素而已,這實際上...非常簡單。

    ”切斯拉夫望着星之胞斷口上流動的粘液海洋夢呓道。

     “我早就懷疑奇異點是某些高等文明的造物了,如果這個猜想被證實,那麼俄聯邦将獲得超越世界所有國家的實力。

    ”格爾羅涅夫說道。

     “隻強大不行,我們還得有當初的理想。

    ”安東說道。

     “很遺憾,這種物質是極為微量的,估計整個新世界能激活的銑礦石也不到一噸,如此龐大的一隻W-230星之胞,體内銑元素的質量還沒有你體内的微量元素多。

    而W-230星之胞隻是一個使用銑元素的分支,很可能有其他W-230星之胞使用毒氣,毒液等作為攻擊手段,因為它們的皮膚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 愈來愈多的運輸直升機飛抵W-230星之胞殘軀上方。

    W-230星之胞被炸碎的下半身如同一口由晶瑩剔透的黃水晶制成的巨大巫婆毒藥鍋,其中盛着金色的湯汁,而人類雲集的運輸直升機和放下的小舟,看起來也像灑向湯中的佐料而已。

     米-24和米-171放下無人潛水艇,無人潛水艇如水雷般沖入W-230星之胞體液構成的粘稠深海中。

    在體液海洋中,W-230星之胞的器官恣意生長着,仿佛一團在粘稠海洋中屹立的金色珊瑚礁。

    而無人潛水艇則利用切割鋸和機械爪切下器官,帶向直升機放下的吊艙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類正在貪婪而虔誠地學習着新世界的一切。

     但新世界并沒有充滿善意。

     ... 2008年4月30日,克裡姆林宮方面做出決定: 俄聯邦發現W-1白絨菌的覆蓋範圍已經滲入地下,表層的消殺措施和火焰噴射器已經難以将其清除。

    而在等離子幕牆附近,俄聯邦軍隊曾經親眼目睹W-1白絨菌能迅速分泌大量腐蝕岩石的液體,造成一座小山丘的迅速崩塌。

     俄聯邦認為W-1白絨菌如果真正想要消滅俄聯邦的基地,隻需腐蝕基地下的地基即可,短時間内俄聯邦的基地下方将出現一個天坑。

    W-1白絨菌無法正面對主戰坦克造成威脅,但它腐蝕岩石形成的天坑卻可以輕易讓先進的T-90A主戰坦克摔成一張鐵餅。

     面對W-1白絨菌的威脅,俄聯邦決定撤走基地中的人員和昂貴設施,隻留下少部分人駐守。

     直到“暮色計劃”,俄聯邦的主力才會再次歸來。

     暮色計劃強調以飛艇作為俄聯邦的主力,但飛艇并非現成制作。

    在印度洋南部,俄聯邦有一艘“亞曆山大”飛艇處于長期巡航狀态,這艘飛艇是一艘反潛飛艇,用于長期監視南半球區域合衆國的潛艇動向。

    這艘飛艇本來就屬于軍用飛艇,整體由輕而堅韌的複合材料制成,可以抵擋F-16航炮的多輪掃射。

    在一周之内,它将被進行軍事化改裝并進入新世界的南半球。

     ... 2008年5月1日,俄聯邦基地外圍。

     仿佛是預料到一切都将在即将到來的戰争中被摧毀般,俄聯邦不再大搞基建工作,供裝甲車和坦克行駛的隻有一條條環狀土路,俯視俄聯邦基地周圍的土路,就像是在看九州首都那環環相扣的公路圖。

     一輛輛BMP-2步戰車和BTR-80A裝甲運輸車停在土路上,猶如一群巨大的白色鴨嘴獸,兩側是難以望其盡頭的白色原野,散發着淺淡的白色熒光,似乎是在大地上凝固沉積的白晝。

     “攝影師!拍好了沒?都超時20分鐘了!”BTR-80A步戰車上,一名駕駛員拍打着方向盤高聲說道:“這裡沒什麼,隻是一片會發光的草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