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天光灾难
關燈
小
中
大
公元前4000年,人類勉強會使用青銅器;而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堪堪學會磨制石器;而在更久遠的300萬年前,人類則在愚昧無知中徘徊,隻會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而這把劍,神明已經将其打磨整整一千萬年,從新近紀開始,直至今日亮劍,以地質紀年為打磨單位的劍,此刻比人類科技造物更加鋒利, AE-10“末日透鏡”——這是俄聯邦的代号。
原本,它隻是一種手帕大小的薄餅狀透明生物,如同在空中漂浮的圓形眼鏡片,官方名稱W-622飛鏡,綽号飛行玻璃。
這種生物結構簡單,壽命極長,1000萬年前,W-1白絨菌注意到這種生物并發現其潛能,将其捕捉到菌毯内并不斷輸送營養成分,1000萬年過去,這恐怖生物的面積已經相當于一個國家。
此刻,借着無數積雨雲的掩護,AE-10末日透鏡緩緩向着俄聯邦基地遷移而去,宛若一片在空中飛行的大陸,無數氣囊便構成着大陸上鼓起的山嶽與丘陵。
AE-10末日透鏡中央的神經控制區,面積約為200平方米,體液中充滿W-1白絨菌的菌絲,已達到W-1白絨菌控制這種生物的目的。
AE-10末日透鏡的邊緣生長着無數長達百米的透明觸須,這些觸須并不是用來攻擊的,而是用來吸收積雨雲中的水分。
恐怖的最高級掠食者已經帶着末日席卷而來。
... “那是什麼?” 距離俄聯邦基地百公裡外的一處觀測站中,一名士兵跑出觀測站了望——在遠方的積雨雲雲海中,似乎正漂浮着一片水晶大陸。
“聯系基地!快!” “不行!無法通訊! ”發生什麼事了?“ 一名地理學家站在觀測站頂端的屋頂上,望着無數在星河下飄舞的絢麗極光——那極光格外的明亮與壓迫,似乎近在眼前,在地面上灑出一條條朦胧的光帶。
但這裡并不是高緯度地區,除劇烈天文現象外,極光根本不可能出現。
但随着觀測儀器的運作,地理學家才明白那根本不是激光,而是回歸軌道偏移後,從電離層中流過的等離子體——将電離層擾亂後,大多數通訊便無法使用。
觀測站的總負責人立刻命令T-72與T-80駛入坦克掩體,面對随時可能出現的生物潮災難。
他們很可能要在沒有補給的狀态下長時間作戰。
這或許便是末日。
... 兩架米格-31快速攀升,試圖躲避低空紫色鱗片對機載雷達的幹擾,徑直爬升的米,逼近實用升限的高度。
機載雷達不斷向着地面掃視,試圖以高度優勢搜索地面目标,但很快,雷達上已經出現更大的雷達訊号。
在戰鬥機雷達以平方公裡計的搜索面積上,無論是戰鬥機還是戰艦幾乎都是一個點,但在那雲層後,一個巨物産生的雷達訊号如白色洪水般将雷達圖像淹沒。
循着雷達訊号,米格-31長機率先發射兩枚R-33空對空導彈,小型火箭般的灰色導彈劃着白色尾迹擊穿白色山脈似的雲層,直至擊中目标後暴露出微弱的火光與塵霧。
一個巨大的氣囊在積雨雲上浮現,像一塊透明而圓潤的玻璃山,其中巨型氣泡半透明的輪廓在星光的照射下如同銀絲般閃着星光。
它的高度與寬度都以公裡計,兩枚R-33空對空導彈炸出的裂口似乎根本不存在。
長機發射完全部R-33空對空彈道導彈後,見攻擊無效,準備返航,但僚機卻通過手勢要求抵近偵察,長機則在上空盤旋守護,并對基地發出預警。
米格-31僚機下降高度,從AE-10末日透鏡上方200米處高速掠過,如同低空翺翔在一片琉璃大陸上——飛行員環視四周,他看到無數氣囊正不斷填充着導彈炸開的缺口,阻止氦氣外洩,而在下方,則是AE-10末日透鏡被表皮封鎖的體液海洋,深不見底,無數高聳的透明幕牆狀器官構成一片海洋中的玻璃王城,使AE-10末日透鏡内部的體液不斷變幻成分與結構,形成一片迷幻的大洋。
米格-31僚機機首下的6管30MM機炮排出煙浪,地獄之鞭向着AE-10末日透鏡幾乎透明的表皮射擊,在飛行員的推測中,那些表皮應該會像被紮破的氣球般爆炸開來,但30MM機炮炮彈隻在其上抽打出一道水幕,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并沒有炸裂開來。
實際上,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薄隻是相對于它的厚度而言,為抵抗高空狂風的撕扯以及體液重量的拉扯,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極為堅韌,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堅韌的動物表皮之一,厚度不一,最厚處可達數米。
但随即,氣泡彙成的白色氣流在AE-10末日透鏡的體液海洋中快速流動起來,形成一條條圍巾般的白色氣态洋流,一部分氣囊開始萎縮,另一部分氣囊則開始膨脹。
随着AE-10末日透鏡角度的調整和體液成分的不斷變幻,穿過末日透鏡的閃耀星光驟然扭曲,原本被銀河照得如同白晝的大地瞬間黯淡,所有光輝彙成一片熾熱的流光瀑布,飛流直下,映出末日的曙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同時,俄聯邦基地。
經過防空火力的猛烈清掃後,暮色鴉已經十不存一,空爆彈在空中爆裂形成的煙霧與消弭的白霧潮混合在一起,天地間像布滿肮髒的雪霧。
但刹那間,天地昏暗,光芒彙成一個閃耀的光斑,赫然定格在一艘飛艇上。
飛艇的蒙皮被瞬間燒毀,其中的鋼制骨架被融化,如太陽般閃爍的光輝不斷冒出濃煙,10秒過後,由AE-10末日透鏡凝聚而成的光斑已經燒穿數層鋼闆,直達航空燃油儲存室。
一輪巨日将飛艇淩空成兩半,兩截灰色的殘軀似燃燒的鲸魚般向地面墜去,化作一座噴着烈焰的熔鐵山脈。
光斑宛若一汪移動的發光湖泊般在大地上遊蕩着,其下被融化焚燒的物體不斷冒出濃煙。
數分鐘之内,光斑已經燒毀兩艘飛艇,一艘毀滅于彈藥庫爆炸,另一艘損毀于航空燃油燃燒,兩艘飛艇在空中緩慢地墜落着,在天幕上扒出兩道火焰瀑布。
光斑掃過露天停放的T-72坦克,強烈的高溫數秒間将他們蚌殼般的炮塔融成一汪鐵水,車體則成為煉鋼爐,盛着炮塔融化後的鐵水,而裝載着炮彈的坦克則發生殉爆,在地面上炸出高聳的塵柱。
AE-10末日透鏡的光學接收器官雖然不像人類眼球般精巧,但簡單的光學接收器官占據着極大面積,使它可以将一個直徑3米的光斑精準投射到一輛坦克上。
一輛2S6通古斯卡以最快速度狂飙着,試圖沖入掩體,但那光斑以極快的速度移動着,瞬間将2S6通古斯卡籠罩在一片灼熱的光海中,高溫引爆其炮塔兩側的防空導彈,沖擊波便将其滾燙的炮塔抛向天空。
身為飛艇艦隊的旗艦,亞曆山大号的煙幕彈發射器立刻向天空抛射大量煙幕彈,煙幕彈綻開的煙幕在半空中形成一大片白色的巨大雲團,大大削減光斑的光照強度。
但經過煙幕衰減的光幕威力仍然恐怖——一道閃爍着恐怖光芒的瀑布從層層煙幕中飛流而下,澆在飛艇氣囊的特種鋼上,但燒穿仍需十餘秒。
亞曆山大号
而這把劍,神明已經将其打磨整整一千萬年,從新近紀開始,直至今日亮劍,以地質紀年為打磨單位的劍,此刻比人類科技造物更加鋒利, AE-10“末日透鏡”——這是俄聯邦的代号。
原本,它隻是一種手帕大小的薄餅狀透明生物,如同在空中漂浮的圓形眼鏡片,官方名稱W-622飛鏡,綽号飛行玻璃。
這種生物結構簡單,壽命極長,1000萬年前,W-1白絨菌注意到這種生物并發現其潛能,将其捕捉到菌毯内并不斷輸送營養成分,1000萬年過去,這恐怖生物的面積已經相當于一個國家。
此刻,借着無數積雨雲的掩護,AE-10末日透鏡緩緩向着俄聯邦基地遷移而去,宛若一片在空中飛行的大陸,無數氣囊便構成着大陸上鼓起的山嶽與丘陵。
AE-10末日透鏡中央的神經控制區,面積約為200平方米,體液中充滿W-1白絨菌的菌絲,已達到W-1白絨菌控制這種生物的目的。
AE-10末日透鏡的邊緣生長着無數長達百米的透明觸須,這些觸須并不是用來攻擊的,而是用來吸收積雨雲中的水分。
恐怖的最高級掠食者已經帶着末日席卷而來。
... “那是什麼?” 距離俄聯邦基地百公裡外的一處觀測站中,一名士兵跑出觀測站了望——在遠方的積雨雲雲海中,似乎正漂浮着一片水晶大陸。
“聯系基地!快!” “不行!無法通訊! ”發生什麼事了?“ 一名地理學家站在觀測站頂端的屋頂上,望着無數在星河下飄舞的絢麗極光——那極光格外的明亮與壓迫,似乎近在眼前,在地面上灑出一條條朦胧的光帶。
但這裡并不是高緯度地區,除劇烈天文現象外,極光根本不可能出現。
但随着觀測儀器的運作,地理學家才明白那根本不是激光,而是回歸軌道偏移後,從電離層中流過的等離子體——将電離層擾亂後,大多數通訊便無法使用。
觀測站的總負責人立刻命令T-72與T-80駛入坦克掩體,面對随時可能出現的生物潮災難。
他們很可能要在沒有補給的狀态下長時間作戰。
這或許便是末日。
... 兩架米格-31快速攀升,試圖躲避低空紫色鱗片對機載雷達的幹擾,徑直爬升的米,逼近實用升限的高度。
機載雷達不斷向着地面掃視,試圖以高度優勢搜索地面目标,但很快,雷達上已經出現更大的雷達訊号。
在戰鬥機雷達以平方公裡計的搜索面積上,無論是戰鬥機還是戰艦幾乎都是一個點,但在那雲層後,一個巨物産生的雷達訊号如白色洪水般将雷達圖像淹沒。
循着雷達訊号,米格-31長機率先發射兩枚R-33空對空導彈,小型火箭般的灰色導彈劃着白色尾迹擊穿白色山脈似的雲層,直至擊中目标後暴露出微弱的火光與塵霧。
一個巨大的氣囊在積雨雲上浮現,像一塊透明而圓潤的玻璃山,其中巨型氣泡半透明的輪廓在星光的照射下如同銀絲般閃着星光。
它的高度與寬度都以公裡計,兩枚R-33空對空導彈炸出的裂口似乎根本不存在。
長機發射完全部R-33空對空彈道導彈後,見攻擊無效,準備返航,但僚機卻通過手勢要求抵近偵察,長機則在上空盤旋守護,并對基地發出預警。
米格-31僚機下降高度,從AE-10末日透鏡上方200米處高速掠過,如同低空翺翔在一片琉璃大陸上——飛行員環視四周,他看到無數氣囊正不斷填充着導彈炸開的缺口,阻止氦氣外洩,而在下方,則是AE-10末日透鏡被表皮封鎖的體液海洋,深不見底,無數高聳的透明幕牆狀器官構成一片海洋中的玻璃王城,使AE-10末日透鏡内部的體液不斷變幻成分與結構,形成一片迷幻的大洋。
米格-31僚機機首下的6管30MM機炮排出煙浪,地獄之鞭向着AE-10末日透鏡幾乎透明的表皮射擊,在飛行員的推測中,那些表皮應該會像被紮破的氣球般爆炸開來,但30MM機炮炮彈隻在其上抽打出一道水幕,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并沒有炸裂開來。
實際上,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薄隻是相對于它的厚度而言,為抵抗高空狂風的撕扯以及體液重量的拉扯,AE-10末日透鏡的表皮極為堅韌,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堅韌的動物表皮之一,厚度不一,最厚處可達數米。
但随即,氣泡彙成的白色氣流在AE-10末日透鏡的體液海洋中快速流動起來,形成一條條圍巾般的白色氣态洋流,一部分氣囊開始萎縮,另一部分氣囊則開始膨脹。
随着AE-10末日透鏡角度的調整和體液成分的不斷變幻,穿過末日透鏡的閃耀星光驟然扭曲,原本被銀河照得如同白晝的大地瞬間黯淡,所有光輝彙成一片熾熱的流光瀑布,飛流直下,映出末日的曙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同時,俄聯邦基地。
經過防空火力的猛烈清掃後,暮色鴉已經十不存一,空爆彈在空中爆裂形成的煙霧與消弭的白霧潮混合在一起,天地間像布滿肮髒的雪霧。
但刹那間,天地昏暗,光芒彙成一個閃耀的光斑,赫然定格在一艘飛艇上。
飛艇的蒙皮被瞬間燒毀,其中的鋼制骨架被融化,如太陽般閃爍的光輝不斷冒出濃煙,10秒過後,由AE-10末日透鏡凝聚而成的光斑已經燒穿數層鋼闆,直達航空燃油儲存室。
一輪巨日将飛艇淩空成兩半,兩截灰色的殘軀似燃燒的鲸魚般向地面墜去,化作一座噴着烈焰的熔鐵山脈。
光斑宛若一汪移動的發光湖泊般在大地上遊蕩着,其下被融化焚燒的物體不斷冒出濃煙。
數分鐘之内,光斑已經燒毀兩艘飛艇,一艘毀滅于彈藥庫爆炸,另一艘損毀于航空燃油燃燒,兩艘飛艇在空中緩慢地墜落着,在天幕上扒出兩道火焰瀑布。
光斑掃過露天停放的T-72坦克,強烈的高溫數秒間将他們蚌殼般的炮塔融成一汪鐵水,車體則成為煉鋼爐,盛着炮塔融化後的鐵水,而裝載着炮彈的坦克則發生殉爆,在地面上炸出高聳的塵柱。
AE-10末日透鏡的光學接收器官雖然不像人類眼球般精巧,但簡單的光學接收器官占據着極大面積,使它可以将一個直徑3米的光斑精準投射到一輛坦克上。
一輛2S6通古斯卡以最快速度狂飙着,試圖沖入掩體,但那光斑以極快的速度移動着,瞬間将2S6通古斯卡籠罩在一片灼熱的光海中,高溫引爆其炮塔兩側的防空導彈,沖擊波便将其滾燙的炮塔抛向天空。
身為飛艇艦隊的旗艦,亞曆山大号的煙幕彈發射器立刻向天空抛射大量煙幕彈,煙幕彈綻開的煙幕在半空中形成一大片白色的巨大雲團,大大削減光斑的光照強度。
但經過煙幕衰減的光幕威力仍然恐怖——一道閃爍着恐怖光芒的瀑布從層層煙幕中飛流而下,澆在飛艇氣囊的特種鋼上,但燒穿仍需十餘秒。
亞曆山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