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關燈
小
中
大
城外的哭喊聲和淩亂的腳步聲,驚擾了這荒蕪卻甯靜的上午。
“砰!砰!”城門被木頭撞擊的聲音,如同有一枚無形的大錘正敲打着人們的心口,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
城門口正對的大路上,之前因戰術準備已修建了多重障礙,大路中間一共修了四道人高的土牆。
郭紹進城之後便奔到了第一堵牆後面,然後墊了根木凳看着城門那邊的情況。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老婦杵着一根枯木棍,顫巍巍地慢慢走到了前面無人的空地上。
她不就是那隔壁的瞎老婦麼,她是怎麼走到這裡來的?郭紹頓時覺得非常詭異。
因為前面那一處空地,現在基本處于三面封閉的狀況。
正面是鎮中最寬敞的大路,但被牆陣擋住了;幾道牆依靠兩旁的房屋形成迷宮一般折疊的格局,唯左邊有個缺口。
兩邊房屋之間的空隙也用土牆木石等重重堵塞,大路以外的街巷更是蜿蜒複雜……武訖鎮搞成這樣,就是為了不讓大股人馬展開,便于進行巷戰。
一個瞎老婦如何能繞過如此複雜的道路,莫非她很早就守在城門口了? “啊!啊……”老婦忽然張開嘴叫喚了兩聲,聲音沙啞,沒牙的嘴看起來很扁。
她衣着褴褛渾身又髒又破,灰白的頭發像稻草一樣亂。
“殺契丹,殺契丹了……”老婦又含糊不清地喊了幾句。
跟着郭紹的一個老卒伸着脖子喊道:“城門要破了,契丹兵馬上就會沖進來,趕緊走開!”這時郭紹說道:“死對她來說何嘗不是種解脫。
” “轟!”城門終于倒塌。
先是一群亂哄哄的平民湧進來,很快他們就被騎兵驅開,到處逃竄。
急促紛亂的馬蹄聲中,一隊騎兵直沖入城,當先一騎從弓着背的瞎老婦旁邊掠過時,揮起鐵骨朵就是一錘。
但契丹騎兵很快就勒住戰馬停止了進擊,因為他們面對的不是想象中可以沖刺的大路,而是一道道牆。
這些土牆并不高,徒手都能爬上去,但騎兵卻不能直沖。
郭紹把頭縮回來,背靠着土牆,默默聽着馬蹄的動靜,等待着對方的決斷。
短短的一會兒,他卻覺得好像等了很久很久。
契丹人會如何反應?據說遊牧民族人非常警覺,一起疑心跑得飛快。
他們察覺可能有埋伏時,也許會立刻掉頭離開險地……若是契丹人知難而退,武訖鎮便相當于唱了一出空城計,這樣的話也未嘗不是好事。
因為郭紹現在都沒把握能打赢這股契丹兵馬,不能打赢的仗,還不如不打。
但契丹人也不一定會見事就跑。
他們武力強盛,可能并不會被輕易吓住;何況武訖鎮這風貌一看就不像屯精兵的地方。
最壞的可能,契丹人先退避、再試圖從别的地方找突破口。
若是戰鬥從别的方向開始蔓延,也能進行巷戰,但地形對郭紹來說就不如正門這邊有利了。
他靠着牆尋思了片刻,長呼一口氣,忽然跳上木凳。
視線一開,正見那錘殺瞎婦的提骨朵的騎兵在前頭張望。
郭紹立刻拉開弓弦,“啪”!弦聲毫不猶豫地響起,隻有二三十步的距離,一箭精準無誤地射在那厮的臉上。
那厮來不及叫喚一聲,直接從馬背上栽倒。
等别的契丹兵反應過來,倉促取箭時,“啪”又是一聲弦響,再次有一人被射殺。
毫無征兆突如其來,郭紹連殺二人,便徑直從木凳上跳下來。
他急忙拿起木闆盾頂在頭頂,牆後的十來個人也趕緊學着舉木闆。
果不出其然,片刻後就是一陣噼裡啪啦的弦響,幾十支箭嗖嗖從頭頂飛過,有的直接釘進了牆壁。
牆外“哇哇”亂叫,郭紹并不露頭,隻聽馬蹄聲。
聽動靜契丹兵并未沖擊,接着又是一通箭雨。
片刻後,忽見幾支火把丢到了屋頂上,有一棟房子是茅草房,立刻就燃起大火。
郭紹把那根圓凳挪了個地方,爬上去小心露頭一看,見契丹步軍已經跟上來,已到城門口。
一個騎馬的武将正指指畫畫大聲吆喝。
郭紹二話不說抽了一枝箭矢先搭上弓弦,忽然站起來,拉弓,放箭,毫不停滞一氣呵成,“啪”!正在比劃起勁的家夥應聲落馬。
郭紹射完馬上又縮了回來。
這下外面立刻炸開了鍋,各種聽不懂的叫罵怪叫嘩然一片,接着就聽見了許多腳步聲,步軍應該上來了。
郭紹聽到動靜,便揮手沉聲喝道:“走了。
”遂和身邊的人一起撒腿就跑。
他們毫不停留,熟練地跟着牆邊轉悠一陣,推開一道門進去。
其它人關上門守在門口,郭紹徑直爬上木頭樓梯。
他在一間淩亂的屋子裡輕輕推開一扇小窗戶,這位置視線極好,中間大路很長一
“砰!砰!”城門被木頭撞擊的聲音,如同有一枚無形的大錘正敲打着人們的心口,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
城門口正對的大路上,之前因戰術準備已修建了多重障礙,大路中間一共修了四道人高的土牆。
郭紹進城之後便奔到了第一堵牆後面,然後墊了根木凳看着城門那邊的情況。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老婦杵着一根枯木棍,顫巍巍地慢慢走到了前面無人的空地上。
她不就是那隔壁的瞎老婦麼,她是怎麼走到這裡來的?郭紹頓時覺得非常詭異。
因為前面那一處空地,現在基本處于三面封閉的狀況。
正面是鎮中最寬敞的大路,但被牆陣擋住了;幾道牆依靠兩旁的房屋形成迷宮一般折疊的格局,唯左邊有個缺口。
兩邊房屋之間的空隙也用土牆木石等重重堵塞,大路以外的街巷更是蜿蜒複雜……武訖鎮搞成這樣,就是為了不讓大股人馬展開,便于進行巷戰。
一個瞎老婦如何能繞過如此複雜的道路,莫非她很早就守在城門口了? “啊!啊……”老婦忽然張開嘴叫喚了兩聲,聲音沙啞,沒牙的嘴看起來很扁。
她衣着褴褛渾身又髒又破,灰白的頭發像稻草一樣亂。
“殺契丹,殺契丹了……”老婦又含糊不清地喊了幾句。
跟着郭紹的一個老卒伸着脖子喊道:“城門要破了,契丹兵馬上就會沖進來,趕緊走開!”這時郭紹說道:“死對她來說何嘗不是種解脫。
” “轟!”城門終于倒塌。
先是一群亂哄哄的平民湧進來,很快他們就被騎兵驅開,到處逃竄。
急促紛亂的馬蹄聲中,一隊騎兵直沖入城,當先一騎從弓着背的瞎老婦旁邊掠過時,揮起鐵骨朵就是一錘。
但契丹騎兵很快就勒住戰馬停止了進擊,因為他們面對的不是想象中可以沖刺的大路,而是一道道牆。
這些土牆并不高,徒手都能爬上去,但騎兵卻不能直沖。
郭紹把頭縮回來,背靠着土牆,默默聽着馬蹄的動靜,等待着對方的決斷。
短短的一會兒,他卻覺得好像等了很久很久。
契丹人會如何反應?據說遊牧民族人非常警覺,一起疑心跑得飛快。
他們察覺可能有埋伏時,也許會立刻掉頭離開險地……若是契丹人知難而退,武訖鎮便相當于唱了一出空城計,這樣的話也未嘗不是好事。
因為郭紹現在都沒把握能打赢這股契丹兵馬,不能打赢的仗,還不如不打。
但契丹人也不一定會見事就跑。
他們武力強盛,可能并不會被輕易吓住;何況武訖鎮這風貌一看就不像屯精兵的地方。
最壞的可能,契丹人先退避、再試圖從别的地方找突破口。
若是戰鬥從别的方向開始蔓延,也能進行巷戰,但地形對郭紹來說就不如正門這邊有利了。
他靠着牆尋思了片刻,長呼一口氣,忽然跳上木凳。
視線一開,正見那錘殺瞎婦的提骨朵的騎兵在前頭張望。
郭紹立刻拉開弓弦,“啪”!弦聲毫不猶豫地響起,隻有二三十步的距離,一箭精準無誤地射在那厮的臉上。
那厮來不及叫喚一聲,直接從馬背上栽倒。
等别的契丹兵反應過來,倉促取箭時,“啪”又是一聲弦響,再次有一人被射殺。
毫無征兆突如其來,郭紹連殺二人,便徑直從木凳上跳下來。
他急忙拿起木闆盾頂在頭頂,牆後的十來個人也趕緊學着舉木闆。
果不出其然,片刻後就是一陣噼裡啪啦的弦響,幾十支箭嗖嗖從頭頂飛過,有的直接釘進了牆壁。
牆外“哇哇”亂叫,郭紹并不露頭,隻聽馬蹄聲。
聽動靜契丹兵并未沖擊,接着又是一通箭雨。
片刻後,忽見幾支火把丢到了屋頂上,有一棟房子是茅草房,立刻就燃起大火。
郭紹把那根圓凳挪了個地方,爬上去小心露頭一看,見契丹步軍已經跟上來,已到城門口。
一個騎馬的武将正指指畫畫大聲吆喝。
郭紹二話不說抽了一枝箭矢先搭上弓弦,忽然站起來,拉弓,放箭,毫不停滞一氣呵成,“啪”!正在比劃起勁的家夥應聲落馬。
郭紹射完馬上又縮了回來。
這下外面立刻炸開了鍋,各種聽不懂的叫罵怪叫嘩然一片,接着就聽見了許多腳步聲,步軍應該上來了。
郭紹聽到動靜,便揮手沉聲喝道:“走了。
”遂和身邊的人一起撒腿就跑。
他們毫不停留,熟練地跟着牆邊轉悠一陣,推開一道門進去。
其它人關上門守在門口,郭紹徑直爬上木頭樓梯。
他在一間淩亂的屋子裡輕輕推開一扇小窗戶,這位置視線極好,中間大路很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