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暗地
關燈
小
中
大
“你确定那都是五奶奶身邊的婢女、仆婦?”二老爺語氣裡的難以置信隻要不是傻子,都聽得出來。
“是!屬下确定!而且其中有幾人功夫極好。
頭兒在對方手下走不了幾招兒!屬下親眼看到兩個女子隻用一式,就擒了頭兒!”黑衣人單膝跪地,拱手答道。
他也不信,可眼睛怎會騙他!看到長劍指着頭兒喉嚨時,他絲毫沒有猶豫,再不敢回頭,腳下愈發生風!生死關頭,顧及别人,丢命的就是自己! “怎人人會武!”二老爺依舊覺得不可思議。
趙氏身邊有捬義侯府的護衛,這事兒他很是清楚。
他也知漻園進了一個所謂功夫不錯的女武師父,可怎會人人會武,人人能戰! 他哪裡知道,趙荑在河道莊得知原主被困侯府内宅時候,就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尋幾個武力強悍的貼身之人。
原主當日無法向府外娘家求助,險險被大太太、大姑奶奶搶走兒子,若不是祝媽媽舍命一拼,原主恐怕隻能束手待斃!若是木已成舟,老侯爺能如何?亡羊補牢麼?之後呢?老侯爺能日日在内宅護着她麼?婆母給兒媳立規矩,老侯爺隻能看着!原主不就是被大太太一句不敬送去莊子,老侯爺如何了? 封建禮教之一“禮”字,何止禮儀規範,裡面蘊着等級固化,蘊着道德标準,蘊着法則秩序。
《荀子·禮論》中更有“禮者,人道之極也”的論斷。
群體和諧,以“禮”為本。
周代五禮體系即成,漢代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将其納入禮教範疇,宋明理學更是将“禮”推向“天理”之高度。
《儀禮·喪服》有雲:“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既嫁從夫”可不是字面的順從丈夫意願那麼簡單。
為人妻者,需處處以夫家利益為本、為先、為重。
原主一個庶子媳,無論娘家多麼得權得勢,若夫家一意孤行,娘家又能如何!和離麼?即便和離,孩子呢?想既和離,又帶走孩子,隻有一條路,即兩家侯府徹底撕破臉,徹底成仇!可之後呢?捬義侯府的政敵多了攻讦侯府的把柄,原主被世人诟病,孩子恐再難擡頭! 如此桎梏,原主一個小小庶子媳,真以為自己有娘家撐腰,就可以為所欲為麼?趙荑沒那麼天真!她素來清楚,摒棄環境的為所欲為,最終傷得最深的,不過自己! 既然不能随心所欲,那就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優勢,竭盡所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讓自己的日子自由度最大化! 當日原主若身邊有武力強悍的婢女,能早早送了消息出府,趙家自然會第一時間得了因由,及早介入,過程、結果終歸不同。
趙荑細緻想過其中種種,這是她回了侯府就求助自己祖母,尋了武師父進府的初衷,也是日日督促漻園下人習武的原因。
若真的被逼入絕境,人總要有自保的底牌! 隻荀二老爺哪裡知道趙荑的日日謀劃,知道也不過以為是婦人無聊打發時間的方式。
聽了下屬禀告,此刻的二老爺才驚覺,自己對這個大房如今的内宅主事奶奶實在缺少了解。
“可有留下痕迹?”二老爺深吸一口氣,轉而問道。
“大人放心!屬下一衆都蒙着面,沒人露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