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山东官仓

關燈
    劉墉等人來到栗子莊後,發現此地與之前所經之處大為不同。

    村莊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顯得格外蕭條。

    破敗的房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好似在哭訴着歲月的滄桑。

    道路兩旁的枯草在風中無力地搖曳着,發出沙沙的悲鳴。

    百姓們的臉上難見一絲笑容,個個神色疲憊,眼中透着深深的憂慮和恐懼,仿佛靈魂都被苦難所吞噬。

     劉墉心中生疑,眉頭緊鎖,心中暗想:“在這聖賢之地,怎會有如此現象?”一股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他決定深入走訪,探尋其中的真相。

     他們沿着狹窄的村道緩緩前行,腳下的泥土路崎岖不平。

    每走一步,都能揚起一陣塵土。

    幾人走訪了幾戶農家,當他們推開一扇破舊的木門時,屋内陰暗潮濕的氣息撲面而來,彌漫着一股陳舊的腐朽味道。

    劉墉的目光落在糧食儲備的器具中,隻見其中所剩無幾,心中的疑惑愈發加深,仿佛有一團迷霧在心頭越聚越濃。

     “老鄉,今年的收成如何呀?”劉墉和顔悅色地問道。

    他的聲音溫和而親切,猶如春風拂過,試圖消除農戶的緊張。

     一位老者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那渾濁的雙眼中滿是戒備,仿佛周圍隐藏着無數的危險。

    然後壓低聲音說道:“客官,咱可不敢亂說,不然會惹禍上身的。

    ”老者的聲音顫抖着,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仿佛說出這些話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劉墉更加确信其中必有貓膩,他輕輕握住老者那雙粗糙幹裂的手,手上的老繭仿佛訴說着歲月的艱辛。

    劉墉安撫道:“老人家,您放心,我們就是來為大家解決問題的。

    ”他的目光堅定而誠懇,猶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試圖給予老者信心和勇氣。

     我在旁邊也接茬兒道:“這位是劉統勳之子劉墉,奉旨查驗地方糧倉及一切貪墨之事,還望你如實告知。

    ”說完,我露出了官衣官帽,那鮮豔的顔色在這昏暗的屋内顯得格外醒目。

     老者看着官衣官帽,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希望的光芒。

    他又仔細地看了看我們,猶豫再三,望着劉墉真誠的眼神,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才吐露實情:“今年本是豐收之年,聽說前方将士糧草不濟,國庫空虛,糧食都被官府強行收走了,隻給我們留下勉強糊口的一點。

    ”老者說着,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那渾濁的淚水仿佛是他心中無盡的委屈和痛苦。

    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悲憤,令人聞之動容。

     劉墉聞言,面色凝重地說道:“不對呀!我等未曾聽說國庫空虛這事兒,暫時也未曾從山東調集糧草呀!難道是有人借口西北戰事從中謀取私利?如若是此,真乃膽大包天!”他的目光中燃起了憤怒的火焰,緊咬的嘴唇透出他内心的堅定。

     想到此處,劉墉的臉上猶如烏雲密布,陰沉得讓人感到壓抑。

    他緊咬嘴唇,咬肌微微鼓起,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哎!這時我又發現了劉墉的一個小秘密,劉墉在陷入深度思考問題時他的左耳朵會微微顫動。

    我以前害怕打攪他讀書,很少注意到過他的這個毛病,今天突然看到了,感覺很是奇怪。

     付钰聽到劉墉的揣測後,也是氣憤填膺,說道:“若這些官員果真如此大膽!簡直無法無天!”他的雙手緊握成拳,關節發出“嘎巴嘎巴”的響聲,仿佛下一刻就要将那些貪官污吏捏碎。

     劉墉思索片刻,冷靜地說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還得調查清楚,不能打草驚蛇,更不能冤枉了好人。

    首先暗中查訪糧行,看看有無官糧私賣,收集足夠的證據,然後才能徹查糧倉,還百姓一個公道。

    ”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仿佛已經在心中謀劃好了下一步的行動,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了。

     我和付钰聽後,雙雙點頭稱是,決定化裝成糧商深入各糧行,以高價購買者的身份暗中在兖州府各州縣進行明察暗訪。

     我們先在栗子莊附近暗中調查,收集證據。

    白天,劉墉和我們三人等混入集市,與百姓交談,傾聽他們的言辭。

    集市上人頭攢動,喧鬧聲此起彼伏,但劉墉等人的心思卻全然在收集情報上。

    他們與百姓們親切交流,百姓們起初還有些猶豫,但看到他們真誠的眼神,便逐漸打開了話匣子,将心中的苦水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夜晚,則悄悄潛入糧行、糧店的倉庫,查看是否存有官糧。

    倉庫中彌漫着糧食的香氣,但劉墉等人卻無心感受,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守衛,仔細地查看每一個角落。

     經過多日查訪,終于在滕縣和壽張兩地兩個大的糧行内發現了還未曾賣出堆積如山的官糧。

    那些糧食堆積如山,在昏暗的倉庫中散發着令人震驚的光芒。

     我等三人如獲至寶,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三人便悄悄離開兖州,日夜兼程趕到了濟南的山東巡撫行轅。

     山東巡撫行轅外,軍兵們身姿挺拔,戒備森嚴。

    經過通報,我們終于見到了山東巡撫鄂容安。

     這時的山東巡撫在清朝全稱“巡撫山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饷兼理營田”,由于有提督銜等兼職,實際上為從一品,是代表中央統管山東全省軍政事務的最高地方長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鄂容安坐在大堂之上,面容嚴肅,不怒自威。

     見到鄂容安,劉墉拱手行禮,說明了來意。

    鄂容安一聽竟然有人膽敢在山東倒賣官糧,頓時怒發沖冠,拍案而起。

    他大聲喝道:“豈有此理!竟敢在本撫治下做出這等勾當!” 立刻下令兵分多路,由我、付钰帶一路奔赴兖州滕縣、壽張兩地封存屯有官糧的糧行,劉墉帶領一路直奔兖州府控制兖州府官倉等待徹查。

    然後又親率大軍将兖州各地官倉全面控制,不得有絲毫懈怠。

     全面控制兖州後經過多日清查,劉墉發現當地的官倉賬目存在諸多漏洞,有些數字被篡改得面目全非,那扭曲的字迹很明顯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而且還查到了一本涉及不少官員與富商暗中勾結,将糧食倒賣牟利,中飽私囊的私賬。

     劉墉深知此事重大,若處理不當,不僅無法為百姓讨回公道,還可能讓自己陷入險境。

    于是,劉墉将查到的證據全盤呈現給了山東巡撫鄂容安,并表示乾隆對官倉之事極為重視,千萬不能有絲毫馬虎。

     鄂容安看到劉墉把一切證據都呈交給了他,由他進行深入調查和處理,内心感激不盡。

    當下決定宴請劉墉以表謝意。

    我們三人也欣然接受了他的宴請。

    因為我們給了他一個極大的恩惠,最起碼他不用承擔失察之罪,還能保住山東許多官員的前程。

     酒席宴上,鄂容安端起酒杯,臉上滿是感激之色,說道:“這第一杯酒,我得敬你劉大人。

    是你及時發現并第一時間通報了本撫,使我山東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損失,本撫感激不盡!”說罷,仰頭一飲而盡。

     鄂容安緊接着又端起第二杯酒,剛要說話卻被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