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历经磨难
關燈
小
中
大
上文書說到,一年後老住持讓我們下山回家,劉墉眼中滿是不舍,那神情仿佛是要與最珍貴的寶物分别。
他一步三回頭,望着那熟悉的道觀和甯靜的山林,滿心的留戀溢于言表。
而我,雖也對這清幽之地有些許眷戀,但還是明白下山才是正途。
不得已,我們拜别了老住持,那老住持站在觀門前,身影在夕陽的餘晖中顯得格外慈祥。
他揮了揮手,像是在送别遠行的孩子,又像是在祝福我們未來的路途。
我們帶着滿心的感慨,離開了老君山。
幾日後的一天,陽光灑在黃河渡口,我和劉墉牽着馬,馬背上馱着行李,緩緩地來到了這繁忙之地。
黃河渡口這兒的人熙熙攘攘,喧鬧聲、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獨特的嘈雜之景。
有南來的商人帶着滿車的貨物,神色匆匆;有北往的旅客背着簡單的行囊,目光中透着對遠方的期待;有剛剛登船的乘客,臉上帶着幾分興奮;有剛剛下船的歸人,腳步略顯疲憊。
我和劉墉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目光最終落在了一條不太大的船上。
這船雖不算寬敞,但看上去足夠容得下我們和馬匹一起渡過去。
與船夫一番商量好價錢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登上了這條船。
船夫們動作熟練,解開纜繩,撐起船篙,船便緩緩地往河心駛去。
這船共有四個船夫,他們粗壯的手臂有力地揮動着船篙,口中還時不時地喊着号子。
再加上我們兩人和兩匹馬,船倒是穩穩當當地在行駛,一點搖晃的感覺都沒有。
哪曾想,真應了那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老話。
當船走到黃河一半的時候,隻聽到那個經驗豐富、滿臉滄桑的老船夫突然大喝一聲:“不好,趕緊掉頭回去!”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恐和急切,其他三個船夫一聽,立馬毫不猶豫地按照老船夫的指示,迅速地把船頭調了過來。
這時我和劉墉還在納悶為啥往回返呢,心中滿是疑惑。
老船夫着急地指了指北面的天空說道:“風暴來了,我們過不去!不返回恐怕都得掉進黃河喂鯉魚!”他的臉色蒼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盡管船夫們迅速地調轉了船頭,可那風暴來得實在太快。
不一會兒,狂風帶着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就打了下來。
我們這一條小船在這波濤洶湧的黃河裡,如同一片飄零的樹葉,躲又無處躲、藏又無處藏,在越來越大的風雨中左右飄搖着,毫無辦法。
由于暴風雨面積特别大,黃河上遊的水也開始暴漲,那浪頭一個接着一個地兇猛地打向我們這條脆弱的小船。
河水不斷地湧進船裡,船身劇烈地搖晃着,我們的兩匹馬受驚了。
它們發出一聲驚恐的長嘶,“撲通撲通”跳到了水裡,瞬間就被湍急的水流沖走了,隻留下兩道白色的水花。
我和劉墉以及那四個船夫趴在船上,一動都不敢動,仿佛隻要稍有動作,就會被這狂風巨浪瞬間吞噬。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突然船觸到了什麼東西,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下子裂開了,緊接着就解體了。
老船夫在落水前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告訴大家:“緊緊抱住木頭,千萬别松手!”随後便消失在了這滾滾黃河之中。
後來那三個船夫也不知道被沖到哪兒去了,我和劉墉四臂交叉緊緊抱着一塊木闆。
為何四臂交叉,就是我緊緊抓着劉墉的衣服、劉墉也牢牢抓着我的衣服,我們中間是一塊稍大點的船闆。
這樣的姿勢既能讓我們穩穩地抱住船闆,而且手還能用力抓住對方,仿佛這是我們在這茫茫洪水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就這樣,我們在洶湧的浪中被抛起來又扔下去,如同兩片無根的浮萍。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的體力漸漸耗盡,雙手再也沒有一絲力氣,隻好絕望地松了手。
松手後,我瞬間被一個巨浪卷入水底,失去了知覺,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什麼也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耳邊似乎有人在急切地呼喚我:“劉安,醒醒!劉安,醒醒!” 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看到的是劉墉和幾個陌生的面孔。
“哥!這是陰曹地府嗎?”我有氣無力地問道,聲音虛弱得仿佛一縷即将消散的輕煙。
“看來他沒死,倒是我們死了!把他再扔回去。
”有兩個人開玩笑地拎起我的雙腿就轉起了圈,然後猛的把我往地上一放,我“哇”的一聲又吐出了一大口水。
這下感覺好多了,胸口的悶氣一下子吐了出來,也清醒多了。
我看到劉墉後,忍不住抱住他大哭起來,仿佛要把所有的恐懼和委屈都發洩出來。
“好了好了好了!是這幾位壯士救了我,也救了你!”劉墉安慰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劫後餘生的慶幸。
我趕緊爬起來,給那幾位救命恩人磕頭謝救命之恩。
我的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表達着我内心無盡的感激。
那幾位壯士看到我們沒事兒了,便都微笑着告辭走了。
這下好了,馬沒了、行李沒了,也就意味着銀子也沒了,吃住行都成了大問題。
不過好的一點是,我們總算是過河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忍着饑餓,挨着寒冷,甚至不得不讨着飯,一路走到山西長治縣境内。
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爛不堪,沾滿了泥土和污漬,腳上的鞋子也早已在黃河中不知去向。
我們偷了兩雙鞋子,還是一雙太大不跟腳,走起路來“啪嗒啪嗒”直響;一雙太小穿不上,腳趾頭都被擠得生疼。
你看這狼狽勁兒吧!啥時候也沒有這麼狼狽過。
在長治大街上的一個包子攤前,我們望着熱氣騰騰的包子,眼睛都直了,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看着劉墉那渴望的眼神,忍不住就抓了一個包子給了他。
那個賣包子的老闆見狀,頓時火冒三丈,拿起旁邊的擀面杖照頭就給了我一下,我一個趔趄,一頭栽倒在地。
“打死人啦!打死人啦!”劉墉驚慌地喊了起來,聲音在熱鬧的大街上回蕩。
不多時,就圍了一大群人,大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一會兒,縣衙的差役聽到動靜,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把我和劉墉連帶那個賣包子的一起帶到了縣衙。
經過堂審,縣令查明是我們偷竊在先,所以罰了那個賣包子的幾十兩銀子了事。
我們則被關在了縣大牢。
我和劉墉在縣大牢關了兩天後的上午,長治縣縣太爺帶着縣裡大小官員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我們的牢房。
縣太爺讓人打開牢房門,恭恭敬敬地向我們施了一禮,嘴裡說道:“罪過罪過,小縣不知道是二位大駕光臨,我這裡先賠罪了!賠罪了!”他的臉上滿是惶恐和歉意。
然後有人給我們端來了熱水、拿來了兩個大木盆,還專門有人伺候着讓我和劉墉洗了個熱水澡,又給我們找來了幹淨合适的衣服。
他一步三回頭,望着那熟悉的道觀和甯靜的山林,滿心的留戀溢于言表。
而我,雖也對這清幽之地有些許眷戀,但還是明白下山才是正途。
不得已,我們拜别了老住持,那老住持站在觀門前,身影在夕陽的餘晖中顯得格外慈祥。
他揮了揮手,像是在送别遠行的孩子,又像是在祝福我們未來的路途。
我們帶着滿心的感慨,離開了老君山。
幾日後的一天,陽光灑在黃河渡口,我和劉墉牽着馬,馬背上馱着行李,緩緩地來到了這繁忙之地。
黃河渡口這兒的人熙熙攘攘,喧鬧聲、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獨特的嘈雜之景。
有南來的商人帶着滿車的貨物,神色匆匆;有北往的旅客背着簡單的行囊,目光中透着對遠方的期待;有剛剛登船的乘客,臉上帶着幾分興奮;有剛剛下船的歸人,腳步略顯疲憊。
我和劉墉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目光最終落在了一條不太大的船上。
這船雖不算寬敞,但看上去足夠容得下我們和馬匹一起渡過去。
與船夫一番商量好價錢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登上了這條船。
船夫們動作熟練,解開纜繩,撐起船篙,船便緩緩地往河心駛去。
這船共有四個船夫,他們粗壯的手臂有力地揮動着船篙,口中還時不時地喊着号子。
再加上我們兩人和兩匹馬,船倒是穩穩當當地在行駛,一點搖晃的感覺都沒有。
哪曾想,真應了那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老話。
當船走到黃河一半的時候,隻聽到那個經驗豐富、滿臉滄桑的老船夫突然大喝一聲:“不好,趕緊掉頭回去!”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恐和急切,其他三個船夫一聽,立馬毫不猶豫地按照老船夫的指示,迅速地把船頭調了過來。
這時我和劉墉還在納悶為啥往回返呢,心中滿是疑惑。
老船夫着急地指了指北面的天空說道:“風暴來了,我們過不去!不返回恐怕都得掉進黃河喂鯉魚!”他的臉色蒼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盡管船夫們迅速地調轉了船頭,可那風暴來得實在太快。
不一會兒,狂風帶着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就打了下來。
我們這一條小船在這波濤洶湧的黃河裡,如同一片飄零的樹葉,躲又無處躲、藏又無處藏,在越來越大的風雨中左右飄搖着,毫無辦法。
由于暴風雨面積特别大,黃河上遊的水也開始暴漲,那浪頭一個接着一個地兇猛地打向我們這條脆弱的小船。
河水不斷地湧進船裡,船身劇烈地搖晃着,我們的兩匹馬受驚了。
它們發出一聲驚恐的長嘶,“撲通撲通”跳到了水裡,瞬間就被湍急的水流沖走了,隻留下兩道白色的水花。
我和劉墉以及那四個船夫趴在船上,一動都不敢動,仿佛隻要稍有動作,就會被這狂風巨浪瞬間吞噬。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突然船觸到了什麼東西,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下子裂開了,緊接着就解體了。
老船夫在落水前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告訴大家:“緊緊抱住木頭,千萬别松手!”随後便消失在了這滾滾黃河之中。
後來那三個船夫也不知道被沖到哪兒去了,我和劉墉四臂交叉緊緊抱着一塊木闆。
為何四臂交叉,就是我緊緊抓着劉墉的衣服、劉墉也牢牢抓着我的衣服,我們中間是一塊稍大點的船闆。
這樣的姿勢既能讓我們穩穩地抱住船闆,而且手還能用力抓住對方,仿佛這是我們在這茫茫洪水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就這樣,我們在洶湧的浪中被抛起來又扔下去,如同兩片無根的浮萍。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的體力漸漸耗盡,雙手再也沒有一絲力氣,隻好絕望地松了手。
松手後,我瞬間被一個巨浪卷入水底,失去了知覺,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什麼也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耳邊似乎有人在急切地呼喚我:“劉安,醒醒!劉安,醒醒!” 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看到的是劉墉和幾個陌生的面孔。
“哥!這是陰曹地府嗎?”我有氣無力地問道,聲音虛弱得仿佛一縷即将消散的輕煙。
“看來他沒死,倒是我們死了!把他再扔回去。
”有兩個人開玩笑地拎起我的雙腿就轉起了圈,然後猛的把我往地上一放,我“哇”的一聲又吐出了一大口水。
這下感覺好多了,胸口的悶氣一下子吐了出來,也清醒多了。
我看到劉墉後,忍不住抱住他大哭起來,仿佛要把所有的恐懼和委屈都發洩出來。
“好了好了好了!是這幾位壯士救了我,也救了你!”劉墉安慰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劫後餘生的慶幸。
我趕緊爬起來,給那幾位救命恩人磕頭謝救命之恩。
我的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表達着我内心無盡的感激。
那幾位壯士看到我們沒事兒了,便都微笑着告辭走了。
這下好了,馬沒了、行李沒了,也就意味着銀子也沒了,吃住行都成了大問題。
不過好的一點是,我們總算是過河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忍着饑餓,挨着寒冷,甚至不得不讨着飯,一路走到山西長治縣境内。
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爛不堪,沾滿了泥土和污漬,腳上的鞋子也早已在黃河中不知去向。
我們偷了兩雙鞋子,還是一雙太大不跟腳,走起路來“啪嗒啪嗒”直響;一雙太小穿不上,腳趾頭都被擠得生疼。
你看這狼狽勁兒吧!啥時候也沒有這麼狼狽過。
在長治大街上的一個包子攤前,我們望着熱氣騰騰的包子,眼睛都直了,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看着劉墉那渴望的眼神,忍不住就抓了一個包子給了他。
那個賣包子的老闆見狀,頓時火冒三丈,拿起旁邊的擀面杖照頭就給了我一下,我一個趔趄,一頭栽倒在地。
“打死人啦!打死人啦!”劉墉驚慌地喊了起來,聲音在熱鬧的大街上回蕩。
不多時,就圍了一大群人,大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一會兒,縣衙的差役聽到動靜,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把我和劉墉連帶那個賣包子的一起帶到了縣衙。
經過堂審,縣令查明是我們偷竊在先,所以罰了那個賣包子的幾十兩銀子了事。
我們則被關在了縣大牢。
我和劉墉在縣大牢關了兩天後的上午,長治縣縣太爺帶着縣裡大小官員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我們的牢房。
縣太爺讓人打開牢房門,恭恭敬敬地向我們施了一禮,嘴裡說道:“罪過罪過,小縣不知道是二位大駕光臨,我這裡先賠罪了!賠罪了!”他的臉上滿是惶恐和歉意。
然後有人給我們端來了熱水、拿來了兩個大木盆,還專門有人伺候着讓我和劉墉洗了個熱水澡,又給我們找來了幹淨合适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