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刘墉罹难

關燈
    劉墉拿着這份賬目清單和往來信件,陷入了沉思。

    雖然證明了和其衷的清白,但太原府的貪腐根源仍未完全清除。

     當我們把段成功的貪腐的一些罪證通報給巡撫和其衷時,和其衷看着罪證說道:“劉大人,單憑這點東西就能定一個官員的罪也太草率了吧!你就不怕再弄出一個閻大镛的冤假錯案麼?” 一句話把劉墉說得啞口無言。

    劉墉隻好告退離開了巡撫衙門。

     咱說了半天的段成功段大人,而這段成功是何許人也?他便是太原府陽曲縣縣令。

    在太原,段成功乃是個風雲人物。

    雖說百姓對他多有怨言,但是在劉墉調查他時,卻因沒有确鑿證據而被巡撫和其衷把案子扣了下來,不了了之。

     我們一行人回到太原府衙,付钰急切地問道:“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劉墉無可奈何地說道:“為了太原百姓,繼續查!既然和其衷與此事無關,也沒有段成功的确切罪證,那這背後定還有其他深藏不露之人,我們需繼續查訪其他貪腐官員。

    ” 經過認真對比排查,我們又發現其中一位從未引起我們注意的官員——趙通判。

     經過我們多日的跟蹤和探訪,發現趙通判平日裡看似清正廉潔,實則暗中與諸多不法商人勾結,操縱着太原府的物價,從中謀取巨額私利。

     我們不動聲色地繼續收集趙通判的罪證。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劉墉得知趙通判将與一位重要的商人在城外的一座寺廟中密會。

     劉墉帶領我們提前在寺廟周圍埋伏。

    當趙通判和商人正在商議如何進一步擴大他們的非法勾當時,我們沖了進去,将他們一舉抓獲。

     在證據面前,趙通判無從抵賴,終于交代了所有的罪行。

     随着趙通判的落網,太原府的貪腐網絡逐漸被揭開,又是一系列相關的官員紛紛被查處。

    并且,還把陽曲縣一年的虧空給補上了。

     劉墉也因這次的功績,再次得到了乾隆帝的嘉獎。

    太原府的百姓生活逐漸恢複了平靜和繁榮,對劉墉更是感恩戴德。

     然而,劉墉深知,為官之道任重道遠,他一刻也不敢松懈,繼續為百姓的福祉奔波操勞。

     兩年之後乾隆三十年,劉墉因整治太原貪腐有功,被擢升為山西省冀甯道台,官居從三品。

    而段成功,被調往江蘇候補知府。

     經過三年的整治,太原府基本肅清了貪污腐敗現象,形勢一片大好。

    我們閑得無事,就想着開開心放松一下。

    于是我就提議道:“我們來到太原府已經三年了,一個好玩的地方都沒去過。

    今後回到京城,孩子們問我們太原有啥好玩的地方沒有,我們說不知道,那不就鬧大笑話了!要不,我們到處遊玩一下?” 付钰、單瑩嫂子、謝玲兒和勤格格聽了都很贊成。

    劉墉感覺也應該放松一下了,就同意了我的提議。

     乾隆三十年秋季的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和夫人勤格格,劉墉攜夫人單瑩嫂子,付钰與夫人謝玲兒,一同來到了晉祠。

     這座位于太原西南懸甕山麓的古建築群,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

    一踏入晉祠,那古樸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我們驚歎于創建于北宋的聖母殿,那宏偉的建築風格讓我們不禁駐足凝望。

    殿内四十三尊宋代彩色泥塑,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着歲月的故事,真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還有那中國現存最早的立交橋魚沼飛梁,獨特的構造讓大家啧啧稱奇。

    當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書寫的《晉祠之銘并序》碑時,劉墉更是忍不住細細研讀起來。

     我們大家一邊欣賞,一邊交流着對晉祠的感受,不知不覺,一天的時光就在這濃厚的曆史氛圍中過去了。

     第二日,我們前往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開鑿于北齊天保年間,是我國保存較完整的道教石窟。

    走進石窟,一尊尊精美的佛像雕刻展現在眼前,它們展現着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雕刻技藝。

    夫人們雙手合十,虔誠祈禱。

     之後,我們來到了崇善寺。

    這座始建于唐的着名佛教寺廟,在曆經多次修繕和擴建後,更顯莊嚴肅穆。

    寺内保存的明洪武年間的菩薩彩塑,造型優美,工藝精湛,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其藝術價值。

     這一天,我們沉浸在宗教文化與藝術的魅力之中,對這些古迹的敬意也愈發深厚。

     第三日,純陽宮出現在眼前。

    這裡又稱呂祖廟,是一座道教宮觀。

    宮内建築布局精巧,精美的壁畫、雕塑和石刻讓人目不暇接,大量的文物珍寶更是讓人驚歎不已。

    尤其是那些唐代石刻,吸引着我們駐足觀賞。

     最後,我們來到了永祚寺,也就是俗稱的雙塔寺。

    寺内的雙塔高聳入雲,造型秀麗,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築之一。

    寺内的古建築和碑刻,也展示着其較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當我們來到劉家大院時,這座位于太原府陽曲縣新溝村的晉商宅院,龐大的院落震撼着我們每一個人,實屬太原第一富戶,怪不得太原會有如此之多的貪腐官員。

    都說山西是個窮省,其實山西晉商之多,多到晉商所擁有的财富勝過一個省的财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由于這裡是私人宅院,不經過主人同意,我們也進不去。

    雖說通報之後可能能進去一觀。

    但是,我們在太原這三年來的所作所為,人家恐怕不會歡迎我們。

    我們也就識相點,别找不自在了。

     我們一行人在外圍轉了一圈,謝玲兒說道:“看來這劉家定然是富貴非凡。

    ” “也正是這些富貴非凡之人擾亂了山西的官場!”劉墉感慨着說…… 單瑩嫂子微微點頭,說道:“老爺,咱們整治了這許多貪腐,也算是為百姓謀了些公平。

    ” 勤格格接着道:“隻是這富貴背後,不知藏了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

    ” 衆人一陣唏噓,便離開了劉家大院。

    回到府衙,劉墉坐在書房,回想着這幾日的所見所聞。

    付钰走進來,說道:“大人,此番遊覽,也算是見識了太原的種種,隻是不知往後這太原的官場能否一直清明下去。

    ” 劉墉目光堅定,說道:“其他人我不敢說,隻要我們在此為官者,秉持公正、不懈努力,定能不辜負這一方水土。

    ”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幾個月過去了。

    這一日,太原府來了一位京城的傳旨官。

    劉墉趕忙迎接,傳旨官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朕禦極以來,夙夜孜孜,惟期海宇升平,黎庶鹹安。

    然近來山西吏治多有不端,貪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