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肃政江苏
關燈
小
中
大
經過我們一行人的明察暗訪,江甯布政使司管轄下的江甯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四府,海州、通州二直隸州;江蘇布政使司管轄下的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四府及太倉直隸州等地。
有的州府不錯,有的州府縣确實不行,甚至有的州府縣的學政方面烏煙瘴氣,監生依靠自身功名和勢力欺壓百姓、欺行霸市,不成體統。
更有甚者,一些學政官員貪污腐敗,禍國殃民。
這使得劉墉不得不下決心,要整改江蘇學政問題。
好的地方奏明朝廷給予表彰,那些差的地方責令整改。
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劉墉就地摘掉了他們的頂戴花翎,直接免去了他們的職務,讓他們等候朝廷處置。
經過一年的查訪,在乾隆二十四年秋末的一日夜晚。
劉墉書房内燭火搖曳,他眉頭緊鎖,在案前踱步許久,經過深思熟慮後,終于下定決心,向乾隆上書,揭露這江蘇學政潛藏的亂象。
他緩緩坐下,提筆蘸墨,開始奮筆疾書。
“臣劉墉,今叩呈吾皇,陳江蘇任職之見聞。
江蘇之地,文風昌盛,然生監之中,多有滋事妄為者。
此輩倚仗些許功名,橫行鄉裡,強占民田、欺淩弱小,行徑惡劣至極。
” “更甚者,府州縣官面對此等劣迹,竟多有瞻顧,行事猶豫不決。
但凡涉及生監,便畏首畏尾,不敢秉公執法。
惡者未受懲治,愈發嚣張跋扈;善者蒙冤受屈,卻求告無門。
” “地方官或因忌憚生監背後勢力,或因一己私利,黑白不分,緻使民間怨聲載道,社會風氣日益敗壞。
長此以往,國法威嚴何在?百姓安甯何存?學風政風皆被此等歪風邪氣侵蝕,若不整治,恐成大患。
懇請吾皇明察,下令徹查,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 劉墉寫罷,吹幹墨迹,将奏章仔細裝入信封,隻待明日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幾日後,這份奏章呈到乾隆皇帝手中。
乾隆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逐字逐句細細閱讀。
起初,他的臉色陰沉,龍顔大怒,拍案道:“竟有此等事!江蘇學政官場竟如此腐敗不堪!”待看到劉墉直言不諱、條理清晰的陳述,又不禁微微點頭,面露欣慰之色。
讀完後,乾隆帝當即朱批,稱贊劉墉剛正不阿,對其看法大加贊賞,并迅速下令徹查江蘇相關事宜。
乾隆的旨意下達後,京城的官員們都為之震動,而遠在江蘇的劉墉等人則更加忙碌起來。
劉墉收到乾隆的朱批後,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立即召集了手下的親信和當地一些正直的官員,再次詳細部署後續的清查工作。
“諸位,皇上已經下令徹查,我們必須要更加嚴謹細緻,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亂紀之人。
如若上面有人責怪,皆由劉墉一人承擔。
”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
衆人齊聲應道:“謹遵大人吩咐!”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墉帶領衆人日夜操勞,深入調查每一個可疑的線索。
那些曾經嚣張跋扈的學政官員和監生們,此時開始人心惶惶。
有個貪污的學政官員試圖偷偷逃離江蘇,卻被早已埋伏的官兵逮了個正着。
劉墉怒視着他,斥責道:“你這膽大賊子,犯了大罪還想逃,你以為能逃得了嗎?你的如此罪行,就該接受國法的制裁!本官絕不寬恕!”随即将此人關進大牢。
一些監生試圖通過賄賂來逃避懲罰,皆被劉墉嚴詞拒絕,并将他們其中一些為非作歹之人革去功名,繩之以法。
在清查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阻力。
某些監生與一些當地的權貴暗中勾結,試圖給劉墉制造麻煩。
劉墉卻毫不畏懼,憑借着自己的一身正氣坦然面對。
如一天夜裡,劉墉在書房研究案情,突然聽到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聲響。
他警惕地起身查看,卻發現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劉墉心中明白,這是有人在暗中監視。
由于害怕劉墉遭人暗算,我和付钰兩人輪流值夜,防止歹人作亂,保護劉墉的安全。
乾隆二十四年暮春,揚州城正值科考季,街頭巷尾彌漫着緊張又微妙的氣息,劉墉帶領我們提前趕到了揚州。
這日,揚州學政衙門内,劉墉身着官服,面色凝重地在書房踱步,手中緊握着一封匿名信。
這時,門輕輕被敲響,師爺李福匆匆走進來,拱手說道:“大人,您喚我?” 劉墉擡眼,将信遞給李福,沉聲道:“李福,你看看這信。
科考将至,竟有人妄圖作弊,咱們學政衙門的風氣,絕不能被這些歪風邪氣給玷污了!” 李福接過信,快速浏覽後,皺起眉頭:“大人,這可如何是好?涉及的人似乎不少啊。
” 劉墉目光堅定:“嚴查到底!此次按試揚州,考風考紀要前所未有的嚴。
傳我之令,但凡發現有作弊迹象的,不論是誰,立刻逐出考場,割去功名,嚴懲不貸!” 科考當日,考場外一片肅殺之氣。
劉墉親自帶領我們巡查,目光如炬,來回掃視着每一個角落。
一些心懷不軌的考生,原本準備好的作弊手段,在劉墉的威嚴下,吓得根本不敢拿出來,隻能灰溜溜地離開考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考試結束後,劉墉回到衙門,剛坐下,就有衙役來報:“大人,有幾位州縣官求見。
”劉墉微微皺眉,道:“讓他們進來吧。
” 幾位州縣官走進來,紛紛拱手行禮。
為首的張知縣賠着笑臉說:“劉大人,此次科考,咱們可都按您的吩咐盡心盡力了。
隻是這生員和監生裡頭,有不少人平日裡就不安分,我們……” 劉墉打斷他的話:“我已知曉。
這些滋事生員,你們為何一直拖着不處理?” 另一位王知縣連忙解釋:“大人有所不知,這些生員背後有些勢力,我們怕處理不當,惹出麻煩。
” 劉墉臉色一沉:“怕惹麻煩?身為朝廷命官,你們的職責何在?我已将這些情況如實上報給皇上,皇上對你們的不作為很是不滿!如今,爾等不要害怕,大膽去做,有什麼事兒,劉墉給你們做主。
我倒要看看,有誰的能耐能大過王法!?”劉墉頓了頓繼續說道:“如若是您們從中作梗,或者不作為,就别怪我劉墉對爾等不留情面!”幾位州縣官聽得劉墉此話,吓得臉色慘白,紛紛跪地請罪。
劉墉
有的州府不錯,有的州府縣确實不行,甚至有的州府縣的學政方面烏煙瘴氣,監生依靠自身功名和勢力欺壓百姓、欺行霸市,不成體統。
更有甚者,一些學政官員貪污腐敗,禍國殃民。
這使得劉墉不得不下決心,要整改江蘇學政問題。
好的地方奏明朝廷給予表彰,那些差的地方責令整改。
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劉墉就地摘掉了他們的頂戴花翎,直接免去了他們的職務,讓他們等候朝廷處置。
經過一年的查訪,在乾隆二十四年秋末的一日夜晚。
劉墉書房内燭火搖曳,他眉頭緊鎖,在案前踱步許久,經過深思熟慮後,終于下定決心,向乾隆上書,揭露這江蘇學政潛藏的亂象。
他緩緩坐下,提筆蘸墨,開始奮筆疾書。
“臣劉墉,今叩呈吾皇,陳江蘇任職之見聞。
江蘇之地,文風昌盛,然生監之中,多有滋事妄為者。
此輩倚仗些許功名,橫行鄉裡,強占民田、欺淩弱小,行徑惡劣至極。
” “更甚者,府州縣官面對此等劣迹,竟多有瞻顧,行事猶豫不決。
但凡涉及生監,便畏首畏尾,不敢秉公執法。
惡者未受懲治,愈發嚣張跋扈;善者蒙冤受屈,卻求告無門。
” “地方官或因忌憚生監背後勢力,或因一己私利,黑白不分,緻使民間怨聲載道,社會風氣日益敗壞。
長此以往,國法威嚴何在?百姓安甯何存?學風政風皆被此等歪風邪氣侵蝕,若不整治,恐成大患。
懇請吾皇明察,下令徹查,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 劉墉寫罷,吹幹墨迹,将奏章仔細裝入信封,隻待明日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幾日後,這份奏章呈到乾隆皇帝手中。
乾隆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逐字逐句細細閱讀。
起初,他的臉色陰沉,龍顔大怒,拍案道:“竟有此等事!江蘇學政官場竟如此腐敗不堪!”待看到劉墉直言不諱、條理清晰的陳述,又不禁微微點頭,面露欣慰之色。
讀完後,乾隆帝當即朱批,稱贊劉墉剛正不阿,對其看法大加贊賞,并迅速下令徹查江蘇相關事宜。
乾隆的旨意下達後,京城的官員們都為之震動,而遠在江蘇的劉墉等人則更加忙碌起來。
劉墉收到乾隆的朱批後,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立即召集了手下的親信和當地一些正直的官員,再次詳細部署後續的清查工作。
“諸位,皇上已經下令徹查,我們必須要更加嚴謹細緻,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亂紀之人。
如若上面有人責怪,皆由劉墉一人承擔。
”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
衆人齊聲應道:“謹遵大人吩咐!”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墉帶領衆人日夜操勞,深入調查每一個可疑的線索。
那些曾經嚣張跋扈的學政官員和監生們,此時開始人心惶惶。
有個貪污的學政官員試圖偷偷逃離江蘇,卻被早已埋伏的官兵逮了個正着。
劉墉怒視着他,斥責道:“你這膽大賊子,犯了大罪還想逃,你以為能逃得了嗎?你的如此罪行,就該接受國法的制裁!本官絕不寬恕!”随即将此人關進大牢。
一些監生試圖通過賄賂來逃避懲罰,皆被劉墉嚴詞拒絕,并将他們其中一些為非作歹之人革去功名,繩之以法。
在清查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阻力。
某些監生與一些當地的權貴暗中勾結,試圖給劉墉制造麻煩。
劉墉卻毫不畏懼,憑借着自己的一身正氣坦然面對。
如一天夜裡,劉墉在書房研究案情,突然聽到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聲響。
他警惕地起身查看,卻發現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劉墉心中明白,這是有人在暗中監視。
由于害怕劉墉遭人暗算,我和付钰兩人輪流值夜,防止歹人作亂,保護劉墉的安全。
乾隆二十四年暮春,揚州城正值科考季,街頭巷尾彌漫着緊張又微妙的氣息,劉墉帶領我們提前趕到了揚州。
這日,揚州學政衙門内,劉墉身着官服,面色凝重地在書房踱步,手中緊握着一封匿名信。
這時,門輕輕被敲響,師爺李福匆匆走進來,拱手說道:“大人,您喚我?” 劉墉擡眼,将信遞給李福,沉聲道:“李福,你看看這信。
科考将至,竟有人妄圖作弊,咱們學政衙門的風氣,絕不能被這些歪風邪氣給玷污了!” 李福接過信,快速浏覽後,皺起眉頭:“大人,這可如何是好?涉及的人似乎不少啊。
” 劉墉目光堅定:“嚴查到底!此次按試揚州,考風考紀要前所未有的嚴。
傳我之令,但凡發現有作弊迹象的,不論是誰,立刻逐出考場,割去功名,嚴懲不貸!” 科考當日,考場外一片肅殺之氣。
劉墉親自帶領我們巡查,目光如炬,來回掃視着每一個角落。
一些心懷不軌的考生,原本準備好的作弊手段,在劉墉的威嚴下,吓得根本不敢拿出來,隻能灰溜溜地離開考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考試結束後,劉墉回到衙門,剛坐下,就有衙役來報:“大人,有幾位州縣官求見。
”劉墉微微皺眉,道:“讓他們進來吧。
” 幾位州縣官走進來,紛紛拱手行禮。
為首的張知縣賠着笑臉說:“劉大人,此次科考,咱們可都按您的吩咐盡心盡力了。
隻是這生員和監生裡頭,有不少人平日裡就不安分,我們……” 劉墉打斷他的話:“我已知曉。
這些滋事生員,你們為何一直拖着不處理?” 另一位王知縣連忙解釋:“大人有所不知,這些生員背後有些勢力,我們怕處理不當,惹出麻煩。
” 劉墉臉色一沉:“怕惹麻煩?身為朝廷命官,你們的職責何在?我已将這些情況如實上報給皇上,皇上對你們的不作為很是不滿!如今,爾等不要害怕,大膽去做,有什麼事兒,劉墉給你們做主。
我倒要看看,有誰的能耐能大過王法!?”劉墉頓了頓繼續說道:“如若是您們從中作梗,或者不作為,就别怪我劉墉對爾等不留情面!”幾位州縣官聽得劉墉此話,吓得臉色慘白,紛紛跪地請罪。
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