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强盗狼群

關燈
    書接上文,我們把須彌、馮梗審訊之後交給了衢州府西安縣處置。

    兩日後,我與付钰等二十幾個護衛,跟随劉墉從衢州府西安縣啟程前往江甯府上任。

     這日,天空澄澈如洗,微風輕拂。

    劉墉身着素色長衫,神色平和卻透着幾分凝重。

    我們一行人收拾好行裝,牽着馱滿行李的馬匹,浩浩蕩蕩地出了西安縣城。

     不多日,我們來到了常山縣。

    常山縣地勢險要,素有“八省通衢、兩浙首站”之稱。

    雖然大災剛過,但在縣城裡街巷交錯之中,百姓已經往來熙攘。

    劉墉顧不上旅途勞頓,便在休息之時與當地的百姓交談,了解災後民生情況。

     離開常山後,我們沿着官道繼續前行,一路山巒起伏,景色如畫。

    接着,我們踏入了玉山。

    玉山的山水風光别具一格,山峰峻峭,溪流潺潺。

    然而,山路崎岖難行,馬匹時常在陡峭的山路上打滑。

    付钰走在隊伍中間,時刻留意着周圍的情況,還不時幫助那些體力不支的随從。

     越過玉山,便進入了廣信府。

    廣信府城高牆厚,也已經呈現出商賈雲集。

    我們在城中稍作休整,補充了幹糧和水。

    劉墉利用這段時間,探訪了當地的書院,與學子們交流學問。

     離開廣信府後,當我們行至一片茂密的山林時,突然聽到一陣尖銳的哨聲。

    緊接着,從樹林兩側湧出一群手持利刃的強盜。

    他們身形矯健,眼神兇狠,将我們團團圍住。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财!”為首的強盜大聲喊道。

     “嗨——怎麼就這麼多山賊土匪呢?前兩天剛剛收拾了一群匪徒,怎麼今天又讓我們遇到了劫道的!”我心裡煩透了,一下抽出了寶劍,其他人也和我一樣,各個都抽出了兵器。

     隻見那劉墉鎮定自若,站在隊伍前面,說道:“我乃朝廷命官,前往江甯赴任,爾等莫要胡來,否則國法難容!” 那匪徒頭子冷笑一聲:“什麼朝廷命官,在我這,就是一堆肥肉!” 一聽他這麼說話,我們知道他和上次的匪徒不是一夥的。

    因為,這些人不認識劉墉,沒說要殺劉墉的話,不過也不能粗心大意。

    看着局勢劍拔弩張,付钰拿着佩劍,護在劉墉大人身前。

    我們其他随從也紛紛拿着武器,擺出防禦的架勢。

     強盜們一擁而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我揮舞着手中的寶劍,與沖上來的強盜周旋。

    隻見一個強盜揮舞着大刀,向我砍來,我側身一閃,大刀砍在了旁邊的樹上。

    我趁機用寶劍猛擊他的手腕,強盜吃痛,大刀掉落。

     付钰更是勇猛,他劍法娴熟,左擋右劈,幾個回合下來,就放倒了幾個強盜。

    然而,強盜人數衆多,我們漸漸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時,劉墉大人突然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慌亂,保持陣型!”他的聲音沉穩有力,讓我們慌亂的心瞬間安定了下來。

     我們相互配合,背靠背作戰。

    劉墉大人雖然不會武功,但他在一邊指揮着我們,讓我們的防守更加有序,一邊拿着他那彈子球一顆一顆彈出,也撂倒了十七八個。

    經過一番苦戰,強盜們見占不到便宜,漸漸退去。

     打敗了強盜,我們收拾好行裝,繼續前行。

    邊走邊想:“現在強盜怎麼就這麼多?老百姓剛剛度過大災大難,這要是遍地強盜興起,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劉墉對我們說,等我們到了鉛山、弋陽等地,再做道理吧。

     當我們一行人到了弋陽縣,找到了弋陽縣令說明了強盜情況。

    弋陽縣令說:“劉大人呐!小縣太小,這災情剛剛過去,根本沒有能力派出什麼人前去剿匪!如果劉大人有此心力,你可以到廣信府請求府台大人出兵試試!” 劉墉聽到此話,心想:“即便是我找到廣信府,也可能難以得到什麼結果,不如直接給朝廷上書,請朝廷想辦法出面剿匪。

    不然,這剛剛恢複的災後百姓生活,又要落入另一種艱難困苦之中了!” 于是,劉墉就在弋陽館驿給朝廷寫了一道奏章。

     奏章内容如下: 奏為江南旱後剿匪事宜疏 臣劉墉叩首謹奏,恭呈聖覽。

     江南之地,素稱富庶,乃國家财賦之重地,民生所系之要區。

    然迩來旱魃為虐,赤地千裡,禾黍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

    正當我皇陛下轸念民瘼,廣施恩澤,赈濟撫恤稍安之後,又有匪患滋生,擾攘地方,為害甚烈。

     據臣所查,匪盜之徒,多趁旱災民困,聚而成夥。

    或占山為寨,攔路搶劫,商旅為之裹足;或竄入鄉村,燒殺擄掠,百姓慘遭荼毒。

    緻使闾閻不甯,雞犬不甯,田園繼而荒蕪,村落為墟。

    此等賊寇,目無法紀,形同禽獸,若不速加剿除,必成燎原之勢,危及社稷之安,贻害無窮。

     臣以為,當此之時,剿匪之策,不可緩也。

    然亦不可輕舉妄動,需審慎籌謀。

    今拟數策,敬呈禦覽。

     其一,調派精兵。

    請敕令江南督撫,挑選精銳之師,委以幹練之将,星夜兼程,趕赴匪患之地。

    務使兵精将勇,紀律嚴明,以振軍威,而寒賊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二,明察賊蹤。

    密遣細作,深入匪區,探聽賊寇之巢穴、人數、動靜,詳加繪圖,标注險要。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其三,協同剿捕。

    令地方文武官員,通力合作,不分畛域。

    凡賊所至之處,一體堵截,前後夾擊,使賊無所遁形。

    并鼓勵鄉勇團練,協助官軍,保衛鄉裡。

     其四,安撫百姓。

    賊患之起,多因民困。

    當此剿匪之時,尤需加以撫綏。

    速發赈糧,廣設粥廠,使饑民得食,寒民得衣。

    妥善安置流民,使之各歸其業,重建家園。

    如此,則民心可安,賊黨自孤。

     其五,嚴懲首惡。

    賊首乃匪衆之魁,罪大惡極。

    一旦擒獲,即行正法,枭首示衆,以昭炯戒。

    其餘脅從之徒,若能悔悟自新,棄暗投明,可從輕發落,予以自新之路。

     臣深知,江南乃朝廷根本,今遭旱災匪患,臣心憂如焚。

    願殚精竭慮,竭盡全力,以靖地方,仰副聖主愛民如子、保境安民之至意。

     伏望陛下俯察臣言,敕下相關衙門,速行辦理。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