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软禁刘墉
關燈
小
中
大
這天,劉墉和紀曉岚奉旨來到避暑山莊的四知書屋中,微風輕拂,透着幾分涼爽。
乾隆皇帝身着常服,坐在書桌前,氣定神閑,目光中透着一絲親和。
劉墉和紀曉岚進了四知書屋,先行了跪拜大禮,然後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聆聽乾隆教誨。
劉墉身材雖高,但是在乾隆面前從不敢昂首挺胸,探着肩一種羅鍋樣子,卻透着一股沉穩之氣,垂眼目視地面。
紀曉岚手持煙袋鍋,不時地幹嘬兩口,神态還算從容。
乾隆看了他們一眼,開口道:“今歲乃大比之年,朕召你二人前來,一同商議一下大考題目。
” 劉墉拱手道:“皇上聖明,此國家選材之大事,乃國之機密,非臣等所應知也。
臣不敢貿然言之!” 乾隆微微一笑,說道:“劉墉啊,你不必如此謹小慎微。
朕既召你二人前來,自是信得過你們。
” 紀曉岚在一旁附和道:“皇上信任,乃是我等之榮幸。
隻是這大考題目,确實幹系重大,需得慎重啊。
” 劉墉微微擡頭,看了一眼乾隆,又迅速垂下目光,說道:“皇上,臣以為保密之事至關重要。
即便在此商議,也需确保萬無一失,絕不能讓題目有絲毫洩露的可能。
” 乾隆點了點頭,說道:“朕自然明白,你等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 紀曉岚幹嘬一口煙袋鍋,緩緩說道:“皇上,不如我們從經史子集的經典篇章中尋找靈感,既能考查學子們的學識,又能體現我朝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 劉墉接着說道:“紀大人所言極是,不過還需考慮當下的時事,讓學子們有機會展現對國計民生的見解。
但具體篇章和議題,還需仔細斟酌,以防走漏風聲。
” 乾隆沉思片刻,說道:“那依你們之見,以哪幾部經典為宜?” 劉墉謹慎地回答:“皇上,《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自是不可少,可從中選取關乎仁義道德、治國理政之論題。
” 紀曉岚補充道:“《史記》《資治通鑒》中的史事也可作為題目素材,讓學子們以古鑒今。
” 乾隆微微颔首,說道:“不錯,不過如何确保在出題過程中不被他人知曉呢?” 劉墉道:“皇上,臣建議出題之時,僅限在皇宮内院您的書房,且參與之人越少越好。
所寫題目草稿當即銷毀,不留痕迹。
” 紀曉岚也說道:“皇上,臣以為出題所用之筆墨紙張,也需專門保管,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 乾隆說道:“甚好,那便依你二人所言。
此事務必保密,若有絲毫洩露,朕定不輕饒。
” 劉墉和紀曉岚連忙跪地,齊聲說道:“臣等定當嚴守秘密,不負皇上重托。
” 随後,三人又就具體的題目内容進行了一番細緻而又秘密的商讨…… 三日後,在避暑山莊的大殿前,陽光灑在金黃琉璃瓦上,熠熠生輝。
乾隆皇帝身着華麗龍袍,氣宇軒昂地站在台階上,俯瞰着滿朝文武。
劉墉、紀曉岚等大臣們恭敬地站在一旁,随時聽候聖谕。
乾隆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此次避暑山莊之行,朕與諸位愛卿度過了一段閑暇的時光。
如今,也到了回宮的時候了。
” 紀曉岚微微欠身,說道:“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可謂是勞逸結合,聖恩浩蕩。
想必回宮之後,陛下又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處理國家大事。
” 劉墉這時走上前,恭敬地說:“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陛下的英明神武,也讓我們有機會親近自然,放松身心。
” 乾隆笑了笑,目光落在我身上,問道:“劉安!朕看你這幾日在山莊遊玩得甚是開心,可有什麼感受?” 我連忙上前,恭敬地說:“回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讓我感受到了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在山莊的每一處地方,都能感受到陛下的恩澤。
” 乾隆滿意地點了點頭,說:“此次回宮,希望爾等能夠繼續為咱們大清朝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 劉墉雙手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盡心盡力,為國家的發展鞠躬盡瘁。
” 乾隆微笑着說:“好,起駕回宮!” 于是,乾隆率領滿朝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避暑山莊,踏上了回宮的道路。
一路上,陽光灑在衆人身上,仿佛預示着美好的未來。
乾隆率着浩浩蕩蕩的隊伍離開避暑山莊,沿着官道徐徐前行。
禦駕所經之處,地方官員早早便在路邊恭敬候着。
行至密雲縣,縣令帶着一衆差役,誠惶誠恐地跪在路旁迎接聖駕。
他身着官服,頭低得幾乎貼到地面,聲音顫抖地說道:“恭迎陛下聖駕,願陛下龍體安康,一路順風。
”乾隆微微颔首,目光掃過人群,溫和地說:“起來吧,爾等辛苦了。
” 車隊繼續前行,遠遠便看到盤山蜿蜒的峰巒。
盤山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山上郁郁蔥蔥的樹木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壯美。
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歎道:“此山景色奇秀,真乃天造地設之美景。
”紀曉岚在一旁接話道:“陛下聖明,盤山景色秀麗,實乃我朝之瑰寶。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經過薊州時,州官率領百姓前來迎接。
百姓們匍匐在地,眼中滿是敬畏與喜悅。
州官大聲說道:“陛下聖恩浩蕩,我等百姓皆沐浴聖恩。
願陛下平安回宮,我等定當安居樂業,為我大清之繁榮添磚加瓦。
”乾隆聽了,欣慰地說道:“好,望爾等好好治理地方,讓百姓安居樂業。
” 随着隊伍不斷前行,經過多日的行程,遠處的北京城已隐隐可見。
乾隆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此次避暑之行,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治國安民的信心。
終于,隊伍來到了京城的大門前。
城門口早已聚集了衆多百姓,跪在正陽門官道兩側,迎接乾隆皇帝回宮。
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喜悅。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肩負着重大的責任。
他将繼續帶領滿朝文武百官,為大清國的繁榮昌盛而繼續努力。
乾隆等人回到了京城之後,劉墉、紀曉岚就被乾隆安排到了文華殿軟禁了起來。
說他們受罪吧!他們倆吃的用的比誰都好。
倆人都還有專人伺候,太監宮女丫鬟婆子一大堆。
說他們享福吧!他們倆被限制了
乾隆皇帝身着常服,坐在書桌前,氣定神閑,目光中透着一絲親和。
劉墉和紀曉岚進了四知書屋,先行了跪拜大禮,然後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聆聽乾隆教誨。
劉墉身材雖高,但是在乾隆面前從不敢昂首挺胸,探着肩一種羅鍋樣子,卻透着一股沉穩之氣,垂眼目視地面。
紀曉岚手持煙袋鍋,不時地幹嘬兩口,神态還算從容。
乾隆看了他們一眼,開口道:“今歲乃大比之年,朕召你二人前來,一同商議一下大考題目。
” 劉墉拱手道:“皇上聖明,此國家選材之大事,乃國之機密,非臣等所應知也。
臣不敢貿然言之!” 乾隆微微一笑,說道:“劉墉啊,你不必如此謹小慎微。
朕既召你二人前來,自是信得過你們。
” 紀曉岚在一旁附和道:“皇上信任,乃是我等之榮幸。
隻是這大考題目,确實幹系重大,需得慎重啊。
” 劉墉微微擡頭,看了一眼乾隆,又迅速垂下目光,說道:“皇上,臣以為保密之事至關重要。
即便在此商議,也需确保萬無一失,絕不能讓題目有絲毫洩露的可能。
” 乾隆點了點頭,說道:“朕自然明白,你等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 紀曉岚幹嘬一口煙袋鍋,緩緩說道:“皇上,不如我們從經史子集的經典篇章中尋找靈感,既能考查學子們的學識,又能體現我朝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 劉墉接着說道:“紀大人所言極是,不過還需考慮當下的時事,讓學子們有機會展現對國計民生的見解。
但具體篇章和議題,還需仔細斟酌,以防走漏風聲。
” 乾隆沉思片刻,說道:“那依你們之見,以哪幾部經典為宜?” 劉墉謹慎地回答:“皇上,《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自是不可少,可從中選取關乎仁義道德、治國理政之論題。
” 紀曉岚補充道:“《史記》《資治通鑒》中的史事也可作為題目素材,讓學子們以古鑒今。
” 乾隆微微颔首,說道:“不錯,不過如何确保在出題過程中不被他人知曉呢?” 劉墉道:“皇上,臣建議出題之時,僅限在皇宮内院您的書房,且參與之人越少越好。
所寫題目草稿當即銷毀,不留痕迹。
” 紀曉岚也說道:“皇上,臣以為出題所用之筆墨紙張,也需專門保管,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 乾隆說道:“甚好,那便依你二人所言。
此事務必保密,若有絲毫洩露,朕定不輕饒。
” 劉墉和紀曉岚連忙跪地,齊聲說道:“臣等定當嚴守秘密,不負皇上重托。
” 随後,三人又就具體的題目内容進行了一番細緻而又秘密的商讨…… 三日後,在避暑山莊的大殿前,陽光灑在金黃琉璃瓦上,熠熠生輝。
乾隆皇帝身着華麗龍袍,氣宇軒昂地站在台階上,俯瞰着滿朝文武。
劉墉、紀曉岚等大臣們恭敬地站在一旁,随時聽候聖谕。
乾隆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此次避暑山莊之行,朕與諸位愛卿度過了一段閑暇的時光。
如今,也到了回宮的時候了。
” 紀曉岚微微欠身,說道:“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可謂是勞逸結合,聖恩浩蕩。
想必回宮之後,陛下又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處理國家大事。
” 劉墉這時走上前,恭敬地說:“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陛下的英明神武,也讓我們有機會親近自然,放松身心。
” 乾隆笑了笑,目光落在我身上,問道:“劉安!朕看你這幾日在山莊遊玩得甚是開心,可有什麼感受?” 我連忙上前,恭敬地說:“回陛下,此次避暑山莊之行,讓我感受到了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在山莊的每一處地方,都能感受到陛下的恩澤。
” 乾隆滿意地點了點頭,說:“此次回宮,希望爾等能夠繼續為咱們大清朝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 劉墉雙手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盡心盡力,為國家的發展鞠躬盡瘁。
” 乾隆微笑着說:“好,起駕回宮!” 于是,乾隆率領滿朝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避暑山莊,踏上了回宮的道路。
一路上,陽光灑在衆人身上,仿佛預示着美好的未來。
乾隆率着浩浩蕩蕩的隊伍離開避暑山莊,沿着官道徐徐前行。
禦駕所經之處,地方官員早早便在路邊恭敬候着。
行至密雲縣,縣令帶着一衆差役,誠惶誠恐地跪在路旁迎接聖駕。
他身着官服,頭低得幾乎貼到地面,聲音顫抖地說道:“恭迎陛下聖駕,願陛下龍體安康,一路順風。
”乾隆微微颔首,目光掃過人群,溫和地說:“起來吧,爾等辛苦了。
” 車隊繼續前行,遠遠便看到盤山蜿蜒的峰巒。
盤山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山上郁郁蔥蔥的樹木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壯美。
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歎道:“此山景色奇秀,真乃天造地設之美景。
”紀曉岚在一旁接話道:“陛下聖明,盤山景色秀麗,實乃我朝之瑰寶。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經過薊州時,州官率領百姓前來迎接。
百姓們匍匐在地,眼中滿是敬畏與喜悅。
州官大聲說道:“陛下聖恩浩蕩,我等百姓皆沐浴聖恩。
願陛下平安回宮,我等定當安居樂業,為我大清之繁榮添磚加瓦。
”乾隆聽了,欣慰地說道:“好,望爾等好好治理地方,讓百姓安居樂業。
” 随着隊伍不斷前行,經過多日的行程,遠處的北京城已隐隐可見。
乾隆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此次避暑之行,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治國安民的信心。
終于,隊伍來到了京城的大門前。
城門口早已聚集了衆多百姓,跪在正陽門官道兩側,迎接乾隆皇帝回宮。
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喜悅。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肩負着重大的責任。
他将繼續帶領滿朝文武百官,為大清國的繁榮昌盛而繼續努力。
乾隆等人回到了京城之後,劉墉、紀曉岚就被乾隆安排到了文華殿軟禁了起來。
說他們受罪吧!他們倆吃的用的比誰都好。
倆人都還有專人伺候,太監宮女丫鬟婆子一大堆。
說他們享福吧!他們倆被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