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热火朝天的建设(二)

關燈
    的目标。

    而我,隻是在大家沒有目标的時候,給他們指一下目标,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去努力。

    ” 張洪還有些原因沒有說出來,這些原因即便是說出來,石灰他們也理解不了:人是最主要的。

    一個部落不能沒有努力的目标,而有了目标,就必須要靠人堅持地做下去。

    可以毫不掩飾地說,熊部落經過他的帶領和指導,都知道要想好好地活下去,就必須勤勞,用雙手将面前的荊棘給拔出,哪怕被刺的遍體鱗傷,也不能知難而退。

     部落的人要思想統一,有一個共同的目标,這樣張洪指揮起來才如臂使指,帶領他們高效認真地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

     “這才有了你看到的,我們部落食物豐富、有大房子、牲口成群的景象,這些靠我一個人是無法做到的,一百人為一人,則萬衆一心,這是我們部落發展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

    ” “一百人為一人……”石灰細細思考着這句話,仿佛靈竅被打開一樣,腦中清明一片,“那族長的意思是,我們部落也能像熊部落這樣嗎?隻要我們願意跟熊部落後面學習?” “是的,隻要你們部落跟在我們後面學習,總有一天會達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态,甚至超過我們,這一切,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要靠着你的部族來努力,甚至幾十年都未必會有太大的起效。

    ” 石灰眼神中透出堅定的光芒,“我會跟族長說明今天的一切,請熊洪族長、熊巫長老放心,隻要我們石部落一直存在,那我們會一直跟在熊部落身後。

    ” 張洪本意是想挽救一下這個鑽牛角尖的年輕人,沒有打算讓石部落今後成為熊部落的小弟,唯熊部落馬首是瞻,但石灰都這樣說了,激動的臉都紅了,要是現在說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未免打擊又大了些,所以,張洪便不去解釋,隻是輕輕地點了點頭,笑着讓石灰離開了。

     石灰離開的時候,臉上露出堅定的神情,而腳步也變得沉穩了許多。

     之前巫也跟張洪商量過,為了部落的發展,是不是要吸引更多的外族人加入熊部落,當時巫是明确反對的,他雖然不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話,但本能地覺得這樣做會給部落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

    而張洪有着更加長遠的打算。

     現在擺在部落面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口。

    這個問題估計要讓張洪一輩子都得正視。

     部落依靠自然繁衍,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才能發展壯大,而這個時間基本上要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到,而且還要有連續十幾代人的運氣,在不犯大錯的情況下,才不會被一朝打回原形。

     按照現在部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來看,靠自然繁衍估計至少得有個幾十年才能将部落的人口翻倍,這還是理論上,不計算嬰兒夭折的情況下。

    如果算上這個時代極低的平均壽命和高的可怕的新生兒死亡率,那這條路會更加艱難。

     既然靠自然繁衍這條路走不通,張洪也沒有死腦筋,便想着用外部落人參與熊部落建設、學習的方式來逐漸影響一部分部落,在壯大自身的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着周圍部落的生活方式,提升影響力。

    等到周圍的部落都認同了熊部落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方式,并從中得到了諸多利益後,那這些部落加入或者不加入熊部落又有什麼關系?幾十年後,當這些部落有了相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即使是分散開來,那在精神内核上也将會是一個整體。

     接下來,張洪和巫對各個部落的隊長也進行了類似的談話和教育,穩定了有些躁動的情緒,讓他們更堅定地跟随着熊部落學習,因為他們逐漸明白了,熊部落建設的越好,他們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自己部落的發展也會更快。

     而讓其他部落更開心的,就是從部落出發去其他部落交易的隊伍回來了。

     五月底,熊雨、熊欣分别帶着一支隊伍從部落向東西兩個方向出發,按照巫畫的地圖和沿途其他部落的指引,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地拜訪、交易,總算将附近18個部落全部聯系到了一起,開辟出一條比之前更省時的貿易路線。

     在拜訪沿途的部落時,還根據在熊部落中“打工”的族人要求,和張洪的指示,将他們各族族人“打工”賺來的食鹽、陶器等交給他們各自的族長,讓他們的族人知道在熊部落,不僅能夠解決吃飯的問題,還能通過勞動,給部落帶回不少的産品。

     婉拒了其他部落還想再派人的想法,熊雨熊欣隻修整了一天便連忙返程,張洪交代的事情還有很多,而且,各部落普遍反映鹽用的太快,想要用食物和獸皮再跟熊部落換一些。

     按照集會時所說,各個部落在打獵之餘,也最好将一些通往其他部落的道路進行改造,而有的部落的族長對熊部落比較信服,抽空将路上長出的野草和藤蔓給清理幹淨;在一些小溪山澗處,按照集會上熊部落教的方法伐木為橋,減少繞行的距離;穿過林間的路,也用火燒、石斧砍伐的方式,定向地開辟出一條條狹窄的人行道路。

     而有的部落卻沒有将巫說的重視起來,除了看在食物的面子上派人去熊部落“打工”,所承諾的修路、規劃路線,都沒有認真地做。

     這一切熊雨、熊欣都記在懷中的獸皮上,對于這樣的情況,張洪和巫也有所預料,在他們沒有看到實際的效果前,沒有看到一大塊一大塊的肉幹之前,是理解不了修路能夠給他們帶來的重要作用的。

     不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部落響應了熊部落的号召,利用簡易的工具,在狩獵之餘,一點點地改善着與相鄰部落間的道路路況。

     這些修路的部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貿易隊伍的優惠對待,比如一斤鹽原本要5條肉幹,現在隻要4條就行……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