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捉马

關燈
    為了避免迷失方向,張洪每隔一段路程便命人插下一根旗子,作為指引方位的标志。

    即便在茫茫雪地中走失,這些旗子也能幫助他們找到返回安全地帶的路。

     留下四名族人看守營地和牲口,其餘十六名族人推着爬犁,帶着狼狗和拉爬犁的牛,繼續向北探索和尋找。

     沒有找到野馬,即便是這次出來抓到了很多野牛和野生山羊,但對于張洪來說,無疑是一次十分失敗的行動。

    馬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熊部落來說,溝通其他部族、擴展行動範圍、增加機動能力,在這個時代,沒有比馴養馬匹更好的方式了。

    但馴養的前提,就是找到這些野馬。

     這裡的地形并不平坦,大雪覆蓋下,雪地下的路況難以觀察,随時可能遇到深陷的雪堆。

    他們一邊小心翼翼地探路,一邊緩慢前行,半天時間僅走了不到十五公裡。

    除了對周圍地形有了初步了解,他們并未發現任何野馬的蹤迹。

     随着太陽西斜,張洪無奈地決定讓族人們調轉方向,返回臨時營地。

     盡管今日沒有收獲,沿途也未發現動物活動的迹象,但張洪并未氣餒。

    他明白,野牛、山羊、野馬也是動物,在這樣的雪地中活動是不現實的。

     雖然一度懷疑黑齒部落等部落描述的“跑的很快、體型很大”的野生動物是不是看錯了,但張洪還是不打算放棄,不管怎麼樣再堅持幾天,萬一就有奇迹發生呢? “今日雖無收獲,但好歹探明了周圍有一大片樹林,其中果樹數量不少。

    ”張洪依舊堅持每日記錄,以防時間過長而忘記重要的信息或将來可能有用的知識。

     “爬犁在雪地中的性能需要改進,尤其是依賴驢子或牛拉的情況下,它們的蹄子容易陷入雪中。

    但跟随我們行動的狼狗卻沒有這個問題。

    我記得有狗拉雪橇,等部落裡的狗數量增多後,我們可以嘗試一下。

    ” “這片山谷是個理想的建造種植、養殖點的地方,傍晚回來時,我大緻觀察了一下,雖然山谷不深也不大,但三面被矮山環繞,這些矮山占地約三百畝,山峰也不高,最高點離地面僅三十多米。

    但從山頂可以望得很遠,未來可以在這裡建立一個前沿基地,稍加改造就能成為一個捕捉野馬的場所,再建些圍牆并增加人手,就能控制周圍的土地。

    ” 連續幾天的晴朗天氣,使得熊部落的探險隊能夠向更遠的地方探索。

    出來将近一個月,除了幾天前捕獲的一頭野牛,他們并未有其他發現。

     難道黑齒部落提供的信息有誤?正當張洪準備返程時,一個好消息傳了回來。

     這天,張洪在帳篷裡記錄關于部落間貿易的想法,帳篷外突然響起狗吠聲和重物倒地的聲音,緊接着傳來族人的呼喊。

     “族長,有發現!”石頭興奮地掀開帳篷,臉上和頭上滿是摔倒後的積雪和泥土,但他毫不在意,“熊雨他們在西北方向發現了一大群野獸,體型與牛相仿,但奔跑迅速,現在它們正停在那邊的草場上刨草根吃。

    熊雨他們正在監視,讓我們快點帶上草料和工具過去。

    ” 張洪聽到這裡,立刻放下手中的竹簡,拿起大衣披上,“走,按照熊雨說的,快去準備東西,我們馬上出發!” 每個爬犁上都裝載着不同的物品,張洪這次隻讓石頭和其他兩個族人帶上草料和漁網,其餘熊雨所需的武器等物資都在這兩輛爬犁上。

     幸運的是,沿途做了許多标記,再加上石頭熟悉這條道路,半個多小時後,張洪終于看到了守在這裡、遠遠監視獸群的熊雨等人。

     這裡有一處低矮的小山包,熊雨帶着人躲在山包背後,挖開積雪觀察着這群牲口,以防驚動它們。

     “族長,你看那邊,”熊雨看到張洪過來,從積雪中爬到張洪身邊,“你看這個是不是馬?” 張洪稍微直起身,望向不遠處的獸群,心中充滿激動。

     “沒錯,那是野馬!”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些正悠閑地啃着草根、搖晃着尾巴的牲口,正是他日思夜想的野馬。

     确認是族長尋找的目标後,留守的族人們欣喜若狂,一股喜悅的氣氛迅速彌散開來,張洪沒有阻止他們的低聲慶祝,看着他們臉上洋溢着的笑容。

    這麼多天冒着嚴寒的等待,總算不負衆望,終于等到了它們。

     然而,此地顯然不是捕捉野馬的理想場所。

     最關鍵的一環便是眼前,捕捉前需要做好準備,面對一群野馬,不同于野牛;而且這裡的地形對族人不利,過于平坦,任何輕微的動靜都可能被發現,無法實現突襲。

     經過一番思考,張洪決定采取另一種策略。

     “這次的方法與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