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贸易队归来
關燈
小
中
大
有多大的體量來吃下熊部落的産出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所以,再等等吧,等到熊部落能夠事實上控制這些部落,讓熊部落和周圍的部落都沒有了食物不足這個問題,那麼就是他去探索的時候了。
在熊雨告辭之後,張洪拿出獸皮地圖,回憶熊雨的描述,将一些相關的信息畫在上面。
第三天,熊欣也從東面回來,同樣也帶回來不少物資,而且還帶回來一頭體型要比驢子還大的動物。
“牛!” 眼前的牲口張洪再熟悉不過,就是一頭牛,而這種牲口的重要性貫穿着整個農業文明,張洪滿臉笑意,連忙指着牛問熊欣, “這牲口是從哪抓來的?” “族長,說起來還是很意外的……” 張洪聽着熊欣說着路上的經曆和牛的來曆,感覺的确很意外。
熊欣帶着族人去東面的部落進行貿易,其實比熊雨他們更早一天返程,但是在途經原來樹部落的遺址時,發現了幾頭狼正在圍攻這頭牛。
到手的獵物沒有理由不要,熊欣帶着幾個人很快将圍着的狼給驅散,抓到了這頭牛。
牛身上有不少被利爪撕開的傷口,好在牛皮很厚、毛發也很長,而且懂得将柔軟的肚子緊貼在地面,防止狼群襲擊腹部,所以實際受到的傷很小。
但與狼群進行搏鬥,耗費了這頭牛不少的力氣,熊雨等人用漁網将這頭野牛給控制住,輕易地用繩子拴了起來。
有幾個族人看到野牛身上有很多傷,而且力氣還挺大,不好馴服,想着将這頭牛給殺掉。
熊欣考慮過之後便否決了這個想法,他覺得族長讓他們收集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而這頭牛之前沒見過,搞不好對部落有用。
去年冬天抓到的驢子,幫助部落做了很多的事情,這個體型要比驢子還要大,要是能跟驢子一樣,被馴服,那豈不是幫助更大? 一路上,趁着休息的時候,熊欣悉心照料這頭牛,并收集了不少鮮嫩的綠草,混合着雞蛋、粟米等食物,喂養這隻牛。
經過幾天時間的相處,牛身上的外傷也好了大部分,發現衆人對它沒有惡意,便放松下來,主動地跟着衆人來到了熊部落。
眼前的這頭牛,渾身披着黃色的長毛,黑色的嘴唇,健壯的四蹄踩在空地上,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張洪,嘴裡還在嚼着胃裡反刍的草料。
張洪圍繞這頭牛看了一圈,這是一頭母牛,頭頂有一對小角,不注意看還看不到,體長2米多,高1.5米,體重估計有個4、500斤。
按照這頭牛的體态來說,這些野牛應該是在北面的一大片草地出現的,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到東邊森林那邊去了,不過既然有一頭,那就說明還有很多頭,回頭讓貿易隊的問問其他部落,有沒有看到類似的動物,如果有的話,再安排人去捕捉,也是來得及的。
但轉機要出現的更早,熊欣回來沒幾天,下午時分,一個族人匆忙地跑到宗廟這邊。
“族長,熊槐他們在北面的草場旁邊,發現了一群很大的牲口……” 騎上驢子,張洪便往草場趕去,一路上,聽這個族人的描述,大概知道了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到了現場,也驗證了他的猜想。
原來在将捕獲的野牛放到草場這邊喂養後,也不知道是沿途母牛撒尿或者其他情況,引來了一群野牛。
現在這群野牛,正悠閑地在草場邊緣吃着苜蓿草,一頭最強壯的公牛正趴在這頭母牛身上,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張洪默默地轉過身,不去看“現場直播”,把注意力放到了跟随這頭公牛而來的其他牛身上。
數了數,這一群長毛的黃牛,有32頭,大多要比那頭母牛要高大一些,剩下還有4、5頭小一點的牛犢子。
而負責放牧的熊槐等人,緊緊地握着手中的長矛,緊張地盯着這群牛,防止它們突然沖過來。
“上午在放牧的時候,這頭牛便在附近四處聞,前面幾天好像也沿途撒尿,但今天上午,它突然叫了一聲,然後就往草場邊緣走去。
”熊槐指了指西北方向的草場,“那裡是我們趕牲口的通道,其他地方有很多石頭堆,隻有那裡比較方便逃走。
” “我們想攔住它,但這牲口力氣很大,倉促間找到的網也給撕開了,我們又不能傷害它,隻好派人跟着,好在到那邊的森林邊緣,它停了下來,我們也發現了這一群牛。
” 張洪估計是到了這頭母牛的發情期,黃牛的發情期屬于全年常在的現象,并不像部落裡的鹿,隻在春季發情。
而沿途的尿液可能也吸引了在此處徘徊的野牛群的注意,所以才有了這群野牛的到訪。
這群野牛應該也是要趁着秋日天氣還不算太冷,準備往南方遷徙的,誰知他們的領頭,卻因為一頭母牛而誤入熊部落領地,白白便宜了這些“兩腳獸”們。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
在熊雨告辭之後,張洪拿出獸皮地圖,回憶熊雨的描述,将一些相關的信息畫在上面。
第三天,熊欣也從東面回來,同樣也帶回來不少物資,而且還帶回來一頭體型要比驢子還大的動物。
“牛!” 眼前的牲口張洪再熟悉不過,就是一頭牛,而這種牲口的重要性貫穿着整個農業文明,張洪滿臉笑意,連忙指着牛問熊欣, “這牲口是從哪抓來的?” “族長,說起來還是很意外的……” 張洪聽着熊欣說着路上的經曆和牛的來曆,感覺的确很意外。
熊欣帶着族人去東面的部落進行貿易,其實比熊雨他們更早一天返程,但是在途經原來樹部落的遺址時,發現了幾頭狼正在圍攻這頭牛。
到手的獵物沒有理由不要,熊欣帶着幾個人很快将圍着的狼給驅散,抓到了這頭牛。
牛身上有不少被利爪撕開的傷口,好在牛皮很厚、毛發也很長,而且懂得将柔軟的肚子緊貼在地面,防止狼群襲擊腹部,所以實際受到的傷很小。
但與狼群進行搏鬥,耗費了這頭牛不少的力氣,熊雨等人用漁網将這頭野牛給控制住,輕易地用繩子拴了起來。
有幾個族人看到野牛身上有很多傷,而且力氣還挺大,不好馴服,想着将這頭牛給殺掉。
熊欣考慮過之後便否決了這個想法,他覺得族長讓他們收集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而這頭牛之前沒見過,搞不好對部落有用。
去年冬天抓到的驢子,幫助部落做了很多的事情,這個體型要比驢子還要大,要是能跟驢子一樣,被馴服,那豈不是幫助更大? 一路上,趁着休息的時候,熊欣悉心照料這頭牛,并收集了不少鮮嫩的綠草,混合着雞蛋、粟米等食物,喂養這隻牛。
經過幾天時間的相處,牛身上的外傷也好了大部分,發現衆人對它沒有惡意,便放松下來,主動地跟着衆人來到了熊部落。
眼前的這頭牛,渾身披着黃色的長毛,黑色的嘴唇,健壯的四蹄踩在空地上,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張洪,嘴裡還在嚼着胃裡反刍的草料。
張洪圍繞這頭牛看了一圈,這是一頭母牛,頭頂有一對小角,不注意看還看不到,體長2米多,高1.5米,體重估計有個4、500斤。
按照這頭牛的體态來說,這些野牛應該是在北面的一大片草地出現的,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到東邊森林那邊去了,不過既然有一頭,那就說明還有很多頭,回頭讓貿易隊的問問其他部落,有沒有看到類似的動物,如果有的話,再安排人去捕捉,也是來得及的。
但轉機要出現的更早,熊欣回來沒幾天,下午時分,一個族人匆忙地跑到宗廟這邊。
“族長,熊槐他們在北面的草場旁邊,發現了一群很大的牲口……” 騎上驢子,張洪便往草場趕去,一路上,聽這個族人的描述,大概知道了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到了現場,也驗證了他的猜想。
原來在将捕獲的野牛放到草場這邊喂養後,也不知道是沿途母牛撒尿或者其他情況,引來了一群野牛。
現在這群野牛,正悠閑地在草場邊緣吃着苜蓿草,一頭最強壯的公牛正趴在這頭母牛身上,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張洪默默地轉過身,不去看“現場直播”,把注意力放到了跟随這頭公牛而來的其他牛身上。
數了數,這一群長毛的黃牛,有32頭,大多要比那頭母牛要高大一些,剩下還有4、5頭小一點的牛犢子。
而負責放牧的熊槐等人,緊緊地握着手中的長矛,緊張地盯着這群牛,防止它們突然沖過來。
“上午在放牧的時候,這頭牛便在附近四處聞,前面幾天好像也沿途撒尿,但今天上午,它突然叫了一聲,然後就往草場邊緣走去。
”熊槐指了指西北方向的草場,“那裡是我們趕牲口的通道,其他地方有很多石頭堆,隻有那裡比較方便逃走。
” “我們想攔住它,但這牲口力氣很大,倉促間找到的網也給撕開了,我們又不能傷害它,隻好派人跟着,好在到那邊的森林邊緣,它停了下來,我們也發現了這一群牛。
” 張洪估計是到了這頭母牛的發情期,黃牛的發情期屬于全年常在的現象,并不像部落裡的鹿,隻在春季發情。
而沿途的尿液可能也吸引了在此處徘徊的野牛群的注意,所以才有了這群野牛的到訪。
這群野牛應該也是要趁着秋日天氣還不算太冷,準備往南方遷徙的,誰知他們的領頭,卻因為一頭母牛而誤入熊部落領地,白白便宜了這些“兩腳獸”們。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