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封赏
關燈
小
中
大
“子興,你剛剛說的是什麼?朕沒聽清楚,你再說一次。
” 劉宏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吃驚和疑惑,應該是沒想到劉和會這麼說。
劉和恭敬行禮,開口說道:“陛下,臣剛剛說臣覺得大将軍說的對,臣的确年幼,還當不得大任,确實該再曆練幾年。
” 聽完劉和的話,劉宏的表情有些奇怪,要知道何進的這個理由已經用過了一次,再用效果已經不大了,隻要劉宏堅持的話,給劉和封個高官還是沒什麼問題,結果劉和居然說何進說的對,說他不想要高官。
“子興,你真的不想封個高官嗎?” “臣現在不過二十,已經極受陛下賞識了,還是不要繼續加官的好。
” 既然劉和都這麼說了,劉宏也不好堅持下去,于是問道:“那你覺得朕該如何封賞于你?” “臣覺得陛下像大将軍說的那樣,給臣加點食邑就行了。
” “既然你執意如此,那就給你加些食邑吧,就加兩千戶吧。
” 劉和皺了皺眉頭,兩千戶已經很多了,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加上劉和之前的食邑,他現在在朝廷裡的食邑已經能排的上号了。
不過他已經拒絕過劉宏一次了,實在是不能拒絕第二次。
而且不久之後還會發生點事情,現在不要封官的話,多少能讓劉宏心裡帶點愧疚。
至于食邑方面,加了就加了吧,反正隻是拿錢而已。
何進也松了一口氣,隻要劉和現在分不走他的兵權,将來總能找到機會拉攏或者對付劉和。
而張讓和袁隗對于劉和的行為,也有一定的猜測,隻是都沒能猜中劉和的真實想法而已。
接下來就是其他人的封賞了 由于張溫已經是車騎将軍了,因此和劉和一樣,沒有加官,隻是給他的互鄉侯增加了食邑。
袁滂同樣如此。
董卓此戰倒是立下了功勞,但也因為劉和的原因,沒有加官,隻是被封為斄鄉侯,食邑一千。
關羽被升為讨賊校尉,呂布被封為騎都尉。
這兩人的官職含金量是比較高的。
其他人便不再一一列舉。
接着又對鎮守長安的兵馬進行了調度。
雖然叛軍被漢軍重創,但依舊不能小看,因此經過商議,決定留四萬兵馬鎮守長安, 其中張溫率領兩萬兵馬負責坐鎮長安,董卓率領一萬兵馬坐鎮陽城,關羽領兵一萬坐鎮陳倉。
至于其他兵馬,将由劉和從其中挑選兩萬人出來分别加入雒陽的各個兵馬。
其他的則是按照老規矩,遣散回鄉。
等到所有人都接受了封賞之後,劉宏也就宣布了下朝。
辦公地點在皇宮裡面的大臣也該都該幹嘛就幹嘛去了,像劉和這種辦公地點在外面的自然跟跟着群臣往皇宮外面走去。
下朝的時候,陶謙又作死了。
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張溫又是個好脾氣,看到陶謙也就順手打了招呼。
結果陶謙鼻孔朝天 劉和一路和呂布有說有笑的走到宮門附近,剛想出去的時候,一個小黃門氣喘籲籲的小跑過來,對着劉和說道:“劉将軍,陛下請您過去一趟。
” “陛下讓我過去?那好,你等我說幾句話,咱們再過去。
” 接着劉和對呂布說道:“奉先,你就自己回去吧,我去陛下那裡看看有什麼事情,對了,你現在也算是在雒陽立足了,是時候把家裡人接過來了,你抽個時間回去一趟吧,路上注意千萬要安全,可不能讓我将來的兒媳婦出事。
” 呂布笑道:“将軍放心,末将正打算抽個時間回去一趟呢,至于安全,憑末将手中這杆方天畫戟,保證誰來誰死。
” “好,那你先去吧。
” “末将先走了。
” 随着呂布離去,劉和重新看向
” 劉宏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吃驚和疑惑,應該是沒想到劉和會這麼說。
劉和恭敬行禮,開口說道:“陛下,臣剛剛說臣覺得大将軍說的對,臣的确年幼,還當不得大任,确實該再曆練幾年。
” 聽完劉和的話,劉宏的表情有些奇怪,要知道何進的這個理由已經用過了一次,再用效果已經不大了,隻要劉宏堅持的話,給劉和封個高官還是沒什麼問題,結果劉和居然說何進說的對,說他不想要高官。
“子興,你真的不想封個高官嗎?” “臣現在不過二十,已經極受陛下賞識了,還是不要繼續加官的好。
” 既然劉和都這麼說了,劉宏也不好堅持下去,于是問道:“那你覺得朕該如何封賞于你?” “臣覺得陛下像大将軍說的那樣,給臣加點食邑就行了。
” “既然你執意如此,那就給你加些食邑吧,就加兩千戶吧。
” 劉和皺了皺眉頭,兩千戶已經很多了,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加上劉和之前的食邑,他現在在朝廷裡的食邑已經能排的上号了。
不過他已經拒絕過劉宏一次了,實在是不能拒絕第二次。
而且不久之後還會發生點事情,現在不要封官的話,多少能讓劉宏心裡帶點愧疚。
至于食邑方面,加了就加了吧,反正隻是拿錢而已。
何進也松了一口氣,隻要劉和現在分不走他的兵權,将來總能找到機會拉攏或者對付劉和。
而張讓和袁隗對于劉和的行為,也有一定的猜測,隻是都沒能猜中劉和的真實想法而已。
接下來就是其他人的封賞了 由于張溫已經是車騎将軍了,因此和劉和一樣,沒有加官,隻是給他的互鄉侯增加了食邑。
袁滂同樣如此。
董卓此戰倒是立下了功勞,但也因為劉和的原因,沒有加官,隻是被封為斄鄉侯,食邑一千。
關羽被升為讨賊校尉,呂布被封為騎都尉。
這兩人的官職含金量是比較高的。
其他人便不再一一列舉。
接着又對鎮守長安的兵馬進行了調度。
雖然叛軍被漢軍重創,但依舊不能小看,因此經過商議,決定留四萬兵馬鎮守長安, 其中張溫率領兩萬兵馬負責坐鎮長安,董卓率領一萬兵馬坐鎮陽城,關羽領兵一萬坐鎮陳倉。
至于其他兵馬,将由劉和從其中挑選兩萬人出來分别加入雒陽的各個兵馬。
其他的則是按照老規矩,遣散回鄉。
等到所有人都接受了封賞之後,劉宏也就宣布了下朝。
辦公地點在皇宮裡面的大臣也該都該幹嘛就幹嘛去了,像劉和這種辦公地點在外面的自然跟跟着群臣往皇宮外面走去。
下朝的時候,陶謙又作死了。
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張溫又是個好脾氣,看到陶謙也就順手打了招呼。
結果陶謙鼻孔朝天 劉和一路和呂布有說有笑的走到宮門附近,剛想出去的時候,一個小黃門氣喘籲籲的小跑過來,對着劉和說道:“劉将軍,陛下請您過去一趟。
” “陛下讓我過去?那好,你等我說幾句話,咱們再過去。
” 接着劉和對呂布說道:“奉先,你就自己回去吧,我去陛下那裡看看有什麼事情,對了,你現在也算是在雒陽立足了,是時候把家裡人接過來了,你抽個時間回去一趟吧,路上注意千萬要安全,可不能讓我将來的兒媳婦出事。
” 呂布笑道:“将軍放心,末将正打算抽個時間回去一趟呢,至于安全,憑末将手中這杆方天畫戟,保證誰來誰死。
” “好,那你先去吧。
” “末将先走了。
” 随着呂布離去,劉和重新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