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工程

關燈
     劉和也明白盧植等人的顧慮,但卻不打算熄滅自己的想法,一個國家想要強盛起來,沒有商業是不行的。

     如今大漢雖然是農業大國,但适當發展商業,不僅不會對農業造成沖擊,反而可以刺激大漢的發展,而且劉和也不是單純的在發展商業,在商業部的功能裡,還有一項任務是抑制商人。

     劉和說道:“老師,諸公,晚輩也知道你們的顧慮,所以晚輩對于商業部的規劃,就有一項是制定商業法典,來管理和限制各地商人。

    ” 而且制定商業法典隻是劉和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現在的大漢,主要是還是以仁義治國,雖然也有法律,但并不完善。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人,劉和打心裡是希望國家是法制的,但如今的大漢卻不允許。

     變法,可能導緻一個國家變強,也可能導緻一個國家步入深淵,更何況現在大漢根本不是劉和的一言堂,各地世家豪族林立,如果貿然将國家從儒家的仁義治國轉變為法家的依法治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劉和是想都不敢想。

     而且現在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解決世家的問題上,變法什麼的要往後放一放,飯要一口一口的,轉變也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有絲毫的差錯,此刻推出商業法典也是一種試探,看看大家對法典是一種什麼态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劉和的話讓盧植等人陷入思考,思考法典一事能不能行。

     盧植等人作為通曉古今的大儒,很快便聯想到了秦朝,因為秦朝就是以法治國,過于嚴苛,導緻二世而亡。

     而大漢吸取教訓,以儒家禮信治國,用仁義孝道感化,在輔以法律協調,外儒内法之下得以長存四百年。

     盧植等人互相對視一眼,溝通了一下各自的想法,随後盧植說道:“子興,若是真的制定法典可不能像暴秦一樣嚴苛,以免激起商人的反抗。

    ” 劉和笑道:“放心吧,老師,弟子省的,法典是用來管理商人的,主要是為了彌補商人的害處,并限制百姓成為商人的想法。

    ” 盧植點點頭說道:“這樣,你先把法典拿出來,到時候我們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 見盧植等人還是沒有松口,劉和隻能說道:“那好,我先讓人把法典整理出來。

    ” “如此甚好。

    ” 随後劉和又說道:“老師,無論是農業部的成立還是法典的制定,都需要人手,晚輩還想麻煩幾位前輩幫個忙。

    ” “說吧。

    ” “晚輩打算征辟幾個年輕人入朝,希望幾位前輩能幫幫忙。

    ” 盧植說道:“你先說說都有誰?” “老師,弟子記得鄭師伯有幾個弟子,國淵、崔琰、郗慮,他們幾個還沒有出仕吧。

    ” 盧植笑道:“你這小子,都把主意打到你師伯那裡去了。

    ” 劉和也笑道:“他們早就能出仕了,現在朝廷正缺人手,正好征辟他們。

    ” 盧植捋了捋胡須說道:“行吧,回頭為師給你師伯寫信說明一下情況。

    ” 劉和又看向蔡邕說道:“蔡伯父,我記得蔡伯父的大弟子顧元歎最近剛剛當上了縣長,不如調他來雒陽,伯父覺得如何?” 蔡邕說道:“元歎的信才剛來,你就知道了,既然你想用他,那老夫給他去一封信就是了。

    ” 敲定好征辟這幾個人的事情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劉和便沒有商議更多的事情,将盧植等人送離皇宮後,自己也準備返回家中。

     喜歡大漢權臣路請大家收藏:()大漢權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