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易服发以此明心志2
關燈
小
中
大
悶,謝玿垂眸,将自己知曉一些事情慢慢梳理出來:
“《神弦歌》,據卷籍記載,此舞盛行于四百年前的先朝,其完本早已失傳,乃是在楚地盛傳的神鬼之說。
天師于此精通,不論其是否還原,但這都是他來曆的一個突破口。
” 資良瑜眉頭皺起,思索着,理順他浩如煙海般的記憶,喃喃自語道: “那時候嗎?動亂之時,烽火連天,賣妻食子,人不為人,最是精靈鬼怪盛行之時。
謝玿,你有何看法?” 謝玿得了資良瑜那一句,幾乎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妖道不是人,而是鬼。
” 停頓了一秒,他頗有些歉疚道: “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有些冒犯,還請原諒我的失禮。
我想,既然你們這些精靈都可存在,那麼鬼怪,自然也并非不可能。
” 資良瑜暗忖: “你想說,這天師是來自四百年前動亂朝代的孤魂野鬼?” “未嘗不可。
” 謝玿道: “且他意在為禍蒼生,又有着常人無法解釋的能力。
此人必定心懷怨念,許是曾受極大屈枉,才恨毒了這世間。
” 說着,謝玿的眉頭就不自覺擰成一個“川”字,道: “他有這通天的本事,偏用來害人。
我隻怕南诏匈奴南北夾擊,不知明度那邊情況如何,可能借到兵力。
” 話語滞了一息,謝玿頗是苦惱道: “虎符虎符……衛境不就被那虎符鎮住了嗎?隻希望平王聲望可以請動威師将軍。
” “屆時勤王之師到,良瑜與月老助我救出太子殿下,揭穿妖道,立新君。
” 謝玿喋喋不休,擦拭長劍的動作也停下,一塊手帕死死攥在手中。
“南诏不知局勢如何,嬛兒與于盈又如何……” “算了。
” “如今我自身難保,皇帝一心取我性命,卻不手起刀落,拖泥帶水地吊着,如今我逃脫隻怕是成為逃犯,定是要連累謝家——哦對了,你們可知謝家現在情況如何?” 突然被問到這個,資良瑜與月老都有些發懵,二人為難地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沉默着。
謝玿瞧出了端倪,閉上嘴沒再追問,隻是低頭将寶劍置于腿上,拿着手帕細細抹過劍刃,寒光打在臉上,冰冷的劍映出一雙默哀的眼。
資良瑜面帶哀傷,擡手輕輕握上謝玿的手,試探地安撫道: “謝玿,有我們。
” 聞言謝玿手一頓,擡起臉來,平靜地對資良瑜道: “我族三百,你不可能盡救。
” 資良瑜急促出聲: “我能。
” “你不能。
” 月老的聲音幾乎與資良瑜的聲音同時響起,他依舊保持着那個姿勢,将事實告訴資良瑜: “君玙,你不能,這不是三人,而是一個州縣。
你已手染業障,還要再背負三百孽緣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資良瑜雙目悲傷,低下頭,别開臉,不敢再看謝玿。
謝玿突然擡手,吸引了資良瑜的目光。
隻見謝玿拔下發簪咬在口中,寶劍豎立,架在身前,他頭顱向左偏,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長發盡數攬在手中,卷上劍體,側目,看着資良瑜,那目光堅定如松。
資良瑜刹那神情失控,出聲道: “不要——” 而謝玿左手扶劍,右手拽住長發一拉,随着布帛撕裂般的聲音,長劍一震,墨發削斷。
資良瑜的睫毛顫了又顫,苦澀彌漫在心頭。
他望着蓬松的短發在謝玿耳邊蕩漾開,晃了兩下,一刀兩斷的,不知是那血脈親情,還是不堪回首的前塵往事,抑或是其他什麼。
而謝玿從始至終面色不改,耳垂被帶着慣性的長劍劃破,滲出鮮紅的血,在柔軟的耳垂彙成一滴,如戴上妖冶的珊瑚,為謝玿添上幾分魅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資良瑜怔愣着,眼角漸漸濕潤了。
他看着謝玿将發簪放在桌面上,寶劍收入鞘,聲音輕若吐氣,問道: “謝玿,你何苦如此?” 月老不明所以,未曾見過這般顔色,他嘴唇張了張,怔怔地看着。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謝玿說着,朝他露出一抹極其淺淡的笑容,走上前,貼近資良瑜,望進資良瑜的眼中柔聲道: “低頭。
” 資良瑜照做,随即頭頂一松,謝玿一手取下月華簪,一手解了月華帶,右手纏着發帶,兩三下便用發簪為資良瑜盤發。
十年過去了,謝玿再也不是雲間山莊那個不會束發的小少爺了。
謝玿後退兩步,擡手揚了揚手中發帶,對資良瑜道: “借我一用。
” 然後他将發帶纏在額頭,順勢壓住了蓬松的頭發。
發帶掃過謝玿的耳垂,吻走那滴血,那一抹嫣紅像開在雪中的一朵梅。
一抹月色束在頭上,仿佛在為何人戴孝,而這朵花則叫這感覺不那麼真切。
“不過——” 謝玿對他道: “也并非沒有人定勝天的可能。
你們雖無能為力,可我亦非走投無路。
” 資良瑜啞聲問道: “何意?” 謝玿答道: “濯王。
濯王或許有法子,隻是我需要你們将消息通知到他。
” 謝玿一邊說着,一邊解下腰間官印,最後看了它一眼,謝玿不帶一絲猶豫将官印綁在發簪上,拉起資良瑜的手将信物放在他手心,道: “拜托了。
” 資良瑜看着謝玿,那一雙望着自己的眼無端令他想到春日裡淨眼寺山上緩緩流淌的清泉,資良瑜忽而一揮手,門口的月老面色突變,猛地向後一退,房門便“轟然”關上。
月老看到的最後一眼,是資良瑜俯身朝謝玿靠近,月老轉過身子,不再去看。
同樣是站在欄杆旁,昨日是悠閑的,今日心緒卻如平地洩水,肆意橫流。
罷了。
月老趴在欄杆上,忽聞馬蹄陣陣,他立即警覺,翻身上屋,正見一隊騎兵金戈鐵馬,朝驿站方向風火而至。
“君玙!” 月老高呼一聲,房門被人打開,資良瑜拉着謝玿走出來,兩人視線一撞,資良瑜便明白了當下的處境。
他對謝玿低聲道: “抓緊我,我們現在就走。
” 謝玿聞言扶住資良瑜的腰。
月老定睛一看,謝玿身上綢制官服,叫住他們,笑了笑道: “慢着,謝大人,您這衣服可忒不合時宜,且容我為你換上一身。
” 話音剛落,謝玿身上觸感一變,他低頭一看,原來是變成一身葛布短衫,脖子間圍着細軟圍巾,頓時眼中充滿驚喜。
這一身配着腰間長劍,倒像是位行走江湖的俠士。
謝玿一想到月老這是看戲本子看來的,就忍俊不禁,回頭朝月老淺笑,颔首輕聲說: “多謝神君。
” 資良瑜垂眸看他,擡手将身後的兜帽替謝玿帶上,遮住謝玿大半張臉,揚手一丢,回頭對月老道: “謝了。
” 随即帶着謝玿跳下樓,朝林中掠去。
月老立馬接住被抛過來的物件,原來是謝玿交與濯王的信物。
月老無奈,暗自笑道: “這厮。
” 随即他心情大好,笑眯眯的,張開掌心放在唇邊,掀起一陣神風,飛沙走石,驚擾馬群,頓時叫那隊騎兵陣腳大亂。
月老十分滿意,笑了笑,起身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身影消失在南方。
喜歡屠龍:王謝之交請大家收藏:()屠龍:王謝之交
天師于此精通,不論其是否還原,但這都是他來曆的一個突破口。
” 資良瑜眉頭皺起,思索着,理順他浩如煙海般的記憶,喃喃自語道: “那時候嗎?動亂之時,烽火連天,賣妻食子,人不為人,最是精靈鬼怪盛行之時。
謝玿,你有何看法?” 謝玿得了資良瑜那一句,幾乎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妖道不是人,而是鬼。
” 停頓了一秒,他頗有些歉疚道: “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有些冒犯,還請原諒我的失禮。
我想,既然你們這些精靈都可存在,那麼鬼怪,自然也并非不可能。
” 資良瑜暗忖: “你想說,這天師是來自四百年前動亂朝代的孤魂野鬼?” “未嘗不可。
” 謝玿道: “且他意在為禍蒼生,又有着常人無法解釋的能力。
此人必定心懷怨念,許是曾受極大屈枉,才恨毒了這世間。
” 說着,謝玿的眉頭就不自覺擰成一個“川”字,道: “他有這通天的本事,偏用來害人。
我隻怕南诏匈奴南北夾擊,不知明度那邊情況如何,可能借到兵力。
” 話語滞了一息,謝玿頗是苦惱道: “虎符虎符……衛境不就被那虎符鎮住了嗎?隻希望平王聲望可以請動威師将軍。
” “屆時勤王之師到,良瑜與月老助我救出太子殿下,揭穿妖道,立新君。
” 謝玿喋喋不休,擦拭長劍的動作也停下,一塊手帕死死攥在手中。
“南诏不知局勢如何,嬛兒與于盈又如何……” “算了。
” “如今我自身難保,皇帝一心取我性命,卻不手起刀落,拖泥帶水地吊着,如今我逃脫隻怕是成為逃犯,定是要連累謝家——哦對了,你們可知謝家現在情況如何?” 突然被問到這個,資良瑜與月老都有些發懵,二人為難地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沉默着。
謝玿瞧出了端倪,閉上嘴沒再追問,隻是低頭将寶劍置于腿上,拿着手帕細細抹過劍刃,寒光打在臉上,冰冷的劍映出一雙默哀的眼。
資良瑜面帶哀傷,擡手輕輕握上謝玿的手,試探地安撫道: “謝玿,有我們。
” 聞言謝玿手一頓,擡起臉來,平靜地對資良瑜道: “我族三百,你不可能盡救。
” 資良瑜急促出聲: “我能。
” “你不能。
” 月老的聲音幾乎與資良瑜的聲音同時響起,他依舊保持着那個姿勢,将事實告訴資良瑜: “君玙,你不能,這不是三人,而是一個州縣。
你已手染業障,還要再背負三百孽緣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資良瑜雙目悲傷,低下頭,别開臉,不敢再看謝玿。
謝玿突然擡手,吸引了資良瑜的目光。
隻見謝玿拔下發簪咬在口中,寶劍豎立,架在身前,他頭顱向左偏,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長發盡數攬在手中,卷上劍體,側目,看着資良瑜,那目光堅定如松。
資良瑜刹那神情失控,出聲道: “不要——” 而謝玿左手扶劍,右手拽住長發一拉,随着布帛撕裂般的聲音,長劍一震,墨發削斷。
資良瑜的睫毛顫了又顫,苦澀彌漫在心頭。
他望着蓬松的短發在謝玿耳邊蕩漾開,晃了兩下,一刀兩斷的,不知是那血脈親情,還是不堪回首的前塵往事,抑或是其他什麼。
而謝玿從始至終面色不改,耳垂被帶着慣性的長劍劃破,滲出鮮紅的血,在柔軟的耳垂彙成一滴,如戴上妖冶的珊瑚,為謝玿添上幾分魅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資良瑜怔愣着,眼角漸漸濕潤了。
他看着謝玿将發簪放在桌面上,寶劍收入鞘,聲音輕若吐氣,問道: “謝玿,你何苦如此?” 月老不明所以,未曾見過這般顔色,他嘴唇張了張,怔怔地看着。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謝玿說着,朝他露出一抹極其淺淡的笑容,走上前,貼近資良瑜,望進資良瑜的眼中柔聲道: “低頭。
” 資良瑜照做,随即頭頂一松,謝玿一手取下月華簪,一手解了月華帶,右手纏着發帶,兩三下便用發簪為資良瑜盤發。
十年過去了,謝玿再也不是雲間山莊那個不會束發的小少爺了。
謝玿後退兩步,擡手揚了揚手中發帶,對資良瑜道: “借我一用。
” 然後他将發帶纏在額頭,順勢壓住了蓬松的頭發。
發帶掃過謝玿的耳垂,吻走那滴血,那一抹嫣紅像開在雪中的一朵梅。
一抹月色束在頭上,仿佛在為何人戴孝,而這朵花則叫這感覺不那麼真切。
“不過——” 謝玿對他道: “也并非沒有人定勝天的可能。
你們雖無能為力,可我亦非走投無路。
” 資良瑜啞聲問道: “何意?” 謝玿答道: “濯王。
濯王或許有法子,隻是我需要你們将消息通知到他。
” 謝玿一邊說着,一邊解下腰間官印,最後看了它一眼,謝玿不帶一絲猶豫将官印綁在發簪上,拉起資良瑜的手将信物放在他手心,道: “拜托了。
” 資良瑜看着謝玿,那一雙望着自己的眼無端令他想到春日裡淨眼寺山上緩緩流淌的清泉,資良瑜忽而一揮手,門口的月老面色突變,猛地向後一退,房門便“轟然”關上。
月老看到的最後一眼,是資良瑜俯身朝謝玿靠近,月老轉過身子,不再去看。
同樣是站在欄杆旁,昨日是悠閑的,今日心緒卻如平地洩水,肆意橫流。
罷了。
月老趴在欄杆上,忽聞馬蹄陣陣,他立即警覺,翻身上屋,正見一隊騎兵金戈鐵馬,朝驿站方向風火而至。
“君玙!” 月老高呼一聲,房門被人打開,資良瑜拉着謝玿走出來,兩人視線一撞,資良瑜便明白了當下的處境。
他對謝玿低聲道: “抓緊我,我們現在就走。
” 謝玿聞言扶住資良瑜的腰。
月老定睛一看,謝玿身上綢制官服,叫住他們,笑了笑道: “慢着,謝大人,您這衣服可忒不合時宜,且容我為你換上一身。
” 話音剛落,謝玿身上觸感一變,他低頭一看,原來是變成一身葛布短衫,脖子間圍着細軟圍巾,頓時眼中充滿驚喜。
這一身配着腰間長劍,倒像是位行走江湖的俠士。
謝玿一想到月老這是看戲本子看來的,就忍俊不禁,回頭朝月老淺笑,颔首輕聲說: “多謝神君。
” 資良瑜垂眸看他,擡手将身後的兜帽替謝玿帶上,遮住謝玿大半張臉,揚手一丢,回頭對月老道: “謝了。
” 随即帶着謝玿跳下樓,朝林中掠去。
月老立馬接住被抛過來的物件,原來是謝玿交與濯王的信物。
月老無奈,暗自笑道: “這厮。
” 随即他心情大好,笑眯眯的,張開掌心放在唇邊,掀起一陣神風,飛沙走石,驚擾馬群,頓時叫那隊騎兵陣腳大亂。
月老十分滿意,笑了笑,起身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身影消失在南方。
喜歡屠龍:王謝之交請大家收藏:()屠龍:王謝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