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灵溪水育得妙灵子

關燈
    元嘉十六年春,東陽郡長山縣丞桓老爺辭官歸故裡。

    路過長山鄉外一條小溪,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風,騎在馬上的桓老爺扭過臉避讓,清溪邊浣紗的女子便不偏不倚正好映入了眼簾。

     流水落花,美人如畫,桓老爺頓時想到了那位赫赫有名的美人西施。

     他也如那名将範蠡,下了馬,牽在手中,如散步般狀似不經意間走到那棵梨花樹下。

    美人看見水中映出的人影,回眸一看,俊俏男子嗅花的模樣便刻進了她心裡。

     桓老爺見美人投來目光,淺笑着吟道: “靈溪美眷,願與卿枕流漱石,不複出也。

    ” 美人不解,問何意,桓老爺一笑,就這麼一笑,便抱得美人歸。

     桓老爺成了鄉裡遠近聞名的大儒鄉紳,清溪旁帶回去的女子是他第四房小妾,桓家人叫她浣娘,桓老爺喚她卿卿,而她就是桓漱石的生身母親。

     桓老爺年至不惑,有一青梅竹馬的結發妻子,長子與浣娘年齡無異,更别提其餘妾室所出,算下來,桓漱石有三位哥哥,四位姐姐。

     可浣娘迷在這儒雅文士的一句句“卿卿”中,心甘情願又膽戰心驚地随他回了桓府,卻發現桓家女子對她格外熱情,對桓老爺倒是冷淡,她也放下心來,與桓老爺恩恩愛愛。

     不多時浣娘有了身孕,桓老爺歡喜非常,常扶着她漫步園中,與她幻想未來。

     桓老爺問起将給未出世的孩子取什麼名字,浣娘羞澀一笑,她選了“枕流漱石”,分别來做孩子的小字與大名,那是她與桓老爺結下的緣。

     待園中花謝了葉黃,浣娘就不常與桓老爺待在一處了,桓漱石出生那天,桓老爺喜迎第五房小妾,喜上加喜,可把桓老爺樂開了花。

     花謝花開,燕去燕來,桓漱石在家人的寵愛下成長。

     五歲的桓漱石爬上榻,趴在小幾上問浣娘: “小娘,什麼是小字?” 浣娘倚在窗邊繡着桓漱石的汗衫,笑了笑道: “小字就是,喜歡小漱石的人,對我們小漱石的愛稱。

    ” 桓漱石露出明白的表情,又問: “那為何爹爹說我的小字是枕流,卻沒有人叫我枕流,是不是沒有人喜歡我呢?” 浣娘笑着點了點桓漱石的額頭,捏着他的臉蛋道: “因為你還沒長大啦,隻有你成年變成一個大人,才能真正擁有這個小字。

    ” 桓漱石不解: “小娘,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我成年變成大人呢?” 浣娘可沒有被這個問題刁難住,她拍拍胸脯,教育桓漱石道: “小笨蛋,不管是對你,還是對其他人都是這樣的呀,你也隻有在别人成年後,才知道對方的小字,才能喚别人的小字。

    因為喜歡是一種責任,隻有長大才有真正承擔責任的勇氣。

    ” 桓漱石對浣娘說的深信不疑,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學着浣娘的樣子拍了拍胸脯道: “小娘,我一定會成為能承擔責任的人。

    ” 浣娘非常滿意,莞爾一笑後繼續低頭繡桓漱石的汗衫。

     可桓漱石安分了一會兒,又問道: “小娘,我為何要叫漱石?” 浣娘無奈搖頭一笑,不厭其煩道: “那是因為呀,我們小漱石要磨利自己的牙齒,誰欺負你,你就罵誰,誰敢打你,你就亮出你的尖尖牙,吓退他。

    尤其是對負心郎,絕對不能客氣。

    ” 桓漱石歪了歪頭,這和父親說得不一樣,他依言張開嘴,露出自己的小虎牙,用手指指着問浣娘: “小娘,用這顆牙齒嗎?” 浣娘的心都快被萌化了,她丢下手中的針線活,一把将桓漱石抱進懷裡,貼着他的臉蛋蹭了又蹭,這是她的心肝寶貝,永遠永遠。

     七歲那年,桓老爺來看桓漱石,考了他幾段《大學》,桓漱石的回答叫桓老爺高興壞了,抱着桓漱石帶着浣娘去田間收租。

     桓老爺在向農夫們展示自己的幼子,臉上滿是驕傲,農夫們賠着笑臉,無一不是誇贊。

     可有一人家交不出足夠的糧食,桓老爺沒了笑臉,将懷中的桓漱石交給浣娘,走過去低聲詢問了些什麼。

     桓漱石站在浣娘身邊,好奇地看着自己的父親和那位一直在哀求的農戶,他看見父親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丢下那農戶朝二人走來,而父親帶去的拿棍子的人派上了用場。

    棍棒落在身上,慘叫求饒遍地。

     桓漱石吓得躲進浣娘懷裡嚎啕大哭,浣娘連忙捂住他的耳朵,自己也不忍再看。

    桓老爺過來,看着桓漱石這模樣,憐愛地捏了捏他的臉蛋。

     “走吧,回家。

    ” 桓老爺往馬車上走,桓漱石突然從浣娘懷裡探出身子,含淚看了看挨打的農戶,掙開浣娘的懷抱跑到桓老爺面前,問桓老爺道: “阿爹,您為什麼要打那個可憐人?” 桓老爺依舊慈愛地捏了捏桓漱石的臉,道: “傻石頭,那個人種着爹爹的地,欠爹爹的糧食,還不了的話就要挨打。

    ” 桓漱石不理解,他哭起來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為什麼一定要打他?打他也不能還給阿爹糧食呀?打傷他就更不能替阿爹種好糧食了,不是嗎?” 桓老爺有些不高興了,他的權威被一個幼子質疑了,可他到底是喜愛桓漱石的,隻對他道: “石頭啊,你不懂,爹爹隻有兇,才能管住他們。

    今日爹爹放過他,明日就會有更多人不願意交。

    ” 桓漱石眼淚汪汪,桓老爺叫來浣娘,他不打算陪母子二人回去了,讓她帶着桓漱石先走,他要親自去那農戶家,拿走他該收的地租,無論以什麼方式。

     馬車上,桓漱石一直埋在浣娘懷裡,浣娘安撫地拍着他的背。

    桓漱石擡起腦袋,抽抽嗒嗒地對浣娘說: “小娘,他好可憐,我感覺好難過。

    ” 浣娘亦是一臉難過,她懂這種感受,她的爹爹當年也被員外帶來的打手這般痛打過。

    她對桓漱石道: “小漱石,這是曆來如此的規矩,欠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還的,你爹爹也隻是在按規矩辦事,否則大家都不會再乖乖聽話了。

    ” 桓漱石卻道: “可是我并沒有挨打,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