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以诗试君言春未晚1
關燈
小
中
大
昨夜風起昨夜思,寂寞樓臨寂寞人。
十四年赍未酬志,三十秋憑不死身。
良辰無計長宵短,天光初醒霧氣深。
曉看堂前紅消雪,若無芳心莫言春。
長夜将盡,靜坐有思,擡見庭院南隅海棠花開,遙寄太子。
…… 天欲亮,霧蒙蒙,謝府門前,朝服在身的謝玿與一身素色的資良瑜相對站着,兩隻手緊緊地十指相扣,眼中情愫暗湧。
台階下,護送靈樞的隊伍靜候着,白色的身影模糊在黯淡的光線裡,像垂首夜行的鬼,沉重寂靜。
謝玿深深地凝望着這張最熟悉,而與記憶相比又過分年輕的臉龐,将有段時間見不到了,留他獨自伫立在艱難之時。
視線昏暗,喪親的悲痛、未來的迷茫如霧氣散開,此刻謝玿隻想緊緊抓住眼前之人,好遏制住在心裡如漣漪般層層擴散的不舍。
他的眼中有千言萬語,最後都凝成抓住溫暖雙手的力度與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 “保重……等我。
” 資良瑜回望着謝玿的眼,眼裡柔情似水,他沒說話,隻是帶着絲淺笑點了點頭,而後掙開謝玿的手,擡步朝階下走去。
謝玿忍不住,跟了兩三步,資良瑜駐足回頭,沖他微微一笑,目光交融,隻聽他聲音溫柔,道: “寒露深重,回吧。
” 資良瑜歸入隊伍中,站在靈樞旁,下令: “啟程。
” 沒有喪樂,沒有紙錢,隻是沉默地低着頭,無人面帶喜色,隻是一味地向前走。
隊伍走出這條貴人巷,在宵禁結束行人多起來前,他們便會走出城門。
可随着隊伍的走遠,謝玿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那靈樞裡也裝着謝玿的心,随着資良瑜的離開也逐漸變空。
在門前靜靜地站了一會兒,謝玿一擡手,便摸到臉上冰涼的水漬,不自覺地,眼淚就落下來,真是奇怪。
…… 好難受。
然而這種空虛感并未持續多久,謝玿便前往大理寺受訓。
說是受訓,其實主要以謝玿自己罰抄律法為主,一遍又一遍,抄上一個時辰。
大理寺人人各司其職,實在沒有什麼閑職人員專門來說教謝玿,至多是在謝玿離開前,對所抄律法進行檢查并提問罷了。
至于那所謂“直至悔過,方可官複原職”,更是一場空話,謝玿悔不悔過不重要,一切都得看皇帝的心思。
不過左右都是五寺,于謝玿而言倒是行動少些拘束,隻是大理寺設在宮外,他罪臣之身,不能随意出入皇宮,倒是頭疼。
滿懷心事地抄了一上午書,謝玿停下筆,眉頭微蹙,扭了扭發酸的手腕。
有幾位領主昨日已經抵達京城,淮遠侯、屏燕王、平王、質南侯、以及皇帝的小兒子謙王,正在城外驿站休整,而扶搖長公主、缇章侯、嶺南王、祿王将于明日抵達京城。
領主們沐浴過後洗去風塵,便可穿戴華麗入宮面聖,住在皇帝安排好的宮殿裡。
後日,皇帝将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為諸位遠道而來的領主們接風洗塵。
濯王呢? 并未聽見他的任何音訊。
此次封禅,不知他是否會應召入京。
濯王既然隐姓埋名這麼多年,是否會露面,還真說不準。
“大人裡面請,您要見的謝大人,就在屋裡。
” “好,多謝。
” 謝玿的注意力的被屋外的動靜吸引,有人來了。
謝玿擱下筆,托腮,看着門口,等着那人進來。
好熟悉的聲音,衛卿? 薄棉簾子被一隻手挑起,衛邈半個身子便探進來了,一擡頭,便見謝玿托腮看着他,有些懶洋洋的,那雙水潤的眼睛仿佛在問他:你怎麼來了? 謝玿沒有要起身行禮的意思,衛邈也便省去寒暄,這樣也好,兩人私下裡,倒也不必過于拘禮,更親近些。
隻是一進屋,衛邈便察覺到屋裡有些不對勁,他站住,環顧四周,忍不住皺眉道: “怎麼連個炭火盆子都沒有?這屋子這般冷,大理寺就是這般對你的嗎?” 謝玿有些意外,随即心裡一暖。
衛邈何時對自己這般上心了?好像春蒐那日,他……也挺關切的。
“是我讓人熄了,不是大理寺的過失。
靜坐不動,隻是抄書,若再受炭火烘烤,便要昏昏欲睡去了。
” 謝玿笑了笑,接着道: “你若覺得冷,我再點上便好。
” 衛邈無言,倒也不是真冷,隻是見不得大理寺如此怠慢謝玿,隻是見不得謝玿受苦而已。
“無礙。
” 衛邈說着,一掀衣袍,在謝玿對面盤腿坐下。
他身下墊着棉墊子,倒也不會凍人。
待衛邈坐住,謝玿才問道: “衛卿,此番前來,可是有事相商?” 衛邈盯着謝玿的臉,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到什麼端倪,除了眼裡帶着的血絲及沒有什麼氣色的臉顯得謝玿分外憔悴,他的表情與眼神太過平靜,沒有什麼悲傷,仿佛在衛邈來之前,隻是在專注做自己的事,當下眼前的事。
這種反應,衛邈一時竟不知是喜是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倒也不是什麼要事,隻是我們幾位大人擔心你,恰好我較為清閑,便托我來瞧瞧你。
” 衛邈躊躇一番,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你……已經沒什麼大礙了嗎?” 謝玿笑将起來,似乎是真心的,但衛邈此刻卻猶豫了,他看不穿這個笑背後的情緒。
“多謝諸位記挂,我已經,好多了,還勞煩你跑一趟。
” 衛邈聽謝玿這般說,心裡稍定,可聽他說“勞煩”二字,衛邈心裡生出些不悅。
這兩個字,太生分了,别人如何對他說“勞煩”,他都覺得理所應當,唯獨謝玿,他不希望從謝玿口中說出這兩個字。
衛邈垂眸,開口道: “你我之間,談什麼勞煩?你我同舟共濟,如此言說,倒是生分。
” 話一出口,衛邈就後悔了。
謝玿愣住,他是萬萬沒想到衛邈會如此直接、如此明了地說出來,頓覺有些尴尬,首先,“勞煩”二字不是常挂嘴邊嗎?其次,他與衛邈似乎也沒有這般熟稔。
謝玿尬笑兩聲,連忙找補道: “抱歉啊衛卿,我慣常将這二字挂嘴邊,倒是未曾想過會叫你等一衆親友難堪,是我的錯。
” 衛邈聽謝玿為自己圓話,擱置在腿上的手緊了緊,本是他說錯了話,卻叫謝玿攬過去了。
難堪的是謝玿,不是他衛邈,卻要謝玿來認錯。
自己真是,從來都不讨喜。
衛邈繃着的勁忽而一洩,頭垂得更低,低聲道了一句: “抱歉,是我唐突了。
” 謝玿沒聽清,問道: “什麼?” 這下衛邈聲音大了些,道: “不怪你,是我唐突。
” “從前我百般針對你,你厭惡我,有意疏離我,也是理所應當。
就算眼下我們一起興事,說到底,你我不過隻是在官場上打交道。
明明不是你叫我難堪,明明是我唐突你,你做什麼要攬下?” 這叫謝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衛邈好生奇怪,一會兒怪自己,一會兒又怪他。
“謝玿,我真的很羨慕你,也很嫉妒你,你是世家子弟,家境優渥,備受祖上恩蔭,含着金鑰匙出生的金鳳凰。
你明明可以庸庸碌碌,靠着祖輩在陛下那裡積下的功德,謀一個高官厚
十四年赍未酬志,三十秋憑不死身。
良辰無計長宵短,天光初醒霧氣深。
曉看堂前紅消雪,若無芳心莫言春。
長夜将盡,靜坐有思,擡見庭院南隅海棠花開,遙寄太子。
…… 天欲亮,霧蒙蒙,謝府門前,朝服在身的謝玿與一身素色的資良瑜相對站着,兩隻手緊緊地十指相扣,眼中情愫暗湧。
台階下,護送靈樞的隊伍靜候着,白色的身影模糊在黯淡的光線裡,像垂首夜行的鬼,沉重寂靜。
謝玿深深地凝望着這張最熟悉,而與記憶相比又過分年輕的臉龐,将有段時間見不到了,留他獨自伫立在艱難之時。
視線昏暗,喪親的悲痛、未來的迷茫如霧氣散開,此刻謝玿隻想緊緊抓住眼前之人,好遏制住在心裡如漣漪般層層擴散的不舍。
他的眼中有千言萬語,最後都凝成抓住溫暖雙手的力度與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 “保重……等我。
” 資良瑜回望着謝玿的眼,眼裡柔情似水,他沒說話,隻是帶着絲淺笑點了點頭,而後掙開謝玿的手,擡步朝階下走去。
謝玿忍不住,跟了兩三步,資良瑜駐足回頭,沖他微微一笑,目光交融,隻聽他聲音溫柔,道: “寒露深重,回吧。
” 資良瑜歸入隊伍中,站在靈樞旁,下令: “啟程。
” 沒有喪樂,沒有紙錢,隻是沉默地低着頭,無人面帶喜色,隻是一味地向前走。
隊伍走出這條貴人巷,在宵禁結束行人多起來前,他們便會走出城門。
可随着隊伍的走遠,謝玿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那靈樞裡也裝着謝玿的心,随着資良瑜的離開也逐漸變空。
在門前靜靜地站了一會兒,謝玿一擡手,便摸到臉上冰涼的水漬,不自覺地,眼淚就落下來,真是奇怪。
…… 好難受。
然而這種空虛感并未持續多久,謝玿便前往大理寺受訓。
說是受訓,其實主要以謝玿自己罰抄律法為主,一遍又一遍,抄上一個時辰。
大理寺人人各司其職,實在沒有什麼閑職人員專門來說教謝玿,至多是在謝玿離開前,對所抄律法進行檢查并提問罷了。
至于那所謂“直至悔過,方可官複原職”,更是一場空話,謝玿悔不悔過不重要,一切都得看皇帝的心思。
不過左右都是五寺,于謝玿而言倒是行動少些拘束,隻是大理寺設在宮外,他罪臣之身,不能随意出入皇宮,倒是頭疼。
滿懷心事地抄了一上午書,謝玿停下筆,眉頭微蹙,扭了扭發酸的手腕。
有幾位領主昨日已經抵達京城,淮遠侯、屏燕王、平王、質南侯、以及皇帝的小兒子謙王,正在城外驿站休整,而扶搖長公主、缇章侯、嶺南王、祿王将于明日抵達京城。
領主們沐浴過後洗去風塵,便可穿戴華麗入宮面聖,住在皇帝安排好的宮殿裡。
後日,皇帝将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為諸位遠道而來的領主們接風洗塵。
濯王呢? 并未聽見他的任何音訊。
此次封禅,不知他是否會應召入京。
濯王既然隐姓埋名這麼多年,是否會露面,還真說不準。
“大人裡面請,您要見的謝大人,就在屋裡。
” “好,多謝。
” 謝玿的注意力的被屋外的動靜吸引,有人來了。
謝玿擱下筆,托腮,看着門口,等着那人進來。
好熟悉的聲音,衛卿? 薄棉簾子被一隻手挑起,衛邈半個身子便探進來了,一擡頭,便見謝玿托腮看着他,有些懶洋洋的,那雙水潤的眼睛仿佛在問他:你怎麼來了? 謝玿沒有要起身行禮的意思,衛邈也便省去寒暄,這樣也好,兩人私下裡,倒也不必過于拘禮,更親近些。
隻是一進屋,衛邈便察覺到屋裡有些不對勁,他站住,環顧四周,忍不住皺眉道: “怎麼連個炭火盆子都沒有?這屋子這般冷,大理寺就是這般對你的嗎?” 謝玿有些意外,随即心裡一暖。
衛邈何時對自己這般上心了?好像春蒐那日,他……也挺關切的。
“是我讓人熄了,不是大理寺的過失。
靜坐不動,隻是抄書,若再受炭火烘烤,便要昏昏欲睡去了。
” 謝玿笑了笑,接着道: “你若覺得冷,我再點上便好。
” 衛邈無言,倒也不是真冷,隻是見不得大理寺如此怠慢謝玿,隻是見不得謝玿受苦而已。
“無礙。
” 衛邈說着,一掀衣袍,在謝玿對面盤腿坐下。
他身下墊着棉墊子,倒也不會凍人。
待衛邈坐住,謝玿才問道: “衛卿,此番前來,可是有事相商?” 衛邈盯着謝玿的臉,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到什麼端倪,除了眼裡帶着的血絲及沒有什麼氣色的臉顯得謝玿分外憔悴,他的表情與眼神太過平靜,沒有什麼悲傷,仿佛在衛邈來之前,隻是在專注做自己的事,當下眼前的事。
這種反應,衛邈一時竟不知是喜是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倒也不是什麼要事,隻是我們幾位大人擔心你,恰好我較為清閑,便托我來瞧瞧你。
” 衛邈躊躇一番,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你……已經沒什麼大礙了嗎?” 謝玿笑将起來,似乎是真心的,但衛邈此刻卻猶豫了,他看不穿這個笑背後的情緒。
“多謝諸位記挂,我已經,好多了,還勞煩你跑一趟。
” 衛邈聽謝玿這般說,心裡稍定,可聽他說“勞煩”二字,衛邈心裡生出些不悅。
這兩個字,太生分了,别人如何對他說“勞煩”,他都覺得理所應當,唯獨謝玿,他不希望從謝玿口中說出這兩個字。
衛邈垂眸,開口道: “你我之間,談什麼勞煩?你我同舟共濟,如此言說,倒是生分。
” 話一出口,衛邈就後悔了。
謝玿愣住,他是萬萬沒想到衛邈會如此直接、如此明了地說出來,頓覺有些尴尬,首先,“勞煩”二字不是常挂嘴邊嗎?其次,他與衛邈似乎也沒有這般熟稔。
謝玿尬笑兩聲,連忙找補道: “抱歉啊衛卿,我慣常将這二字挂嘴邊,倒是未曾想過會叫你等一衆親友難堪,是我的錯。
” 衛邈聽謝玿為自己圓話,擱置在腿上的手緊了緊,本是他說錯了話,卻叫謝玿攬過去了。
難堪的是謝玿,不是他衛邈,卻要謝玿來認錯。
自己真是,從來都不讨喜。
衛邈繃着的勁忽而一洩,頭垂得更低,低聲道了一句: “抱歉,是我唐突了。
” 謝玿沒聽清,問道: “什麼?” 這下衛邈聲音大了些,道: “不怪你,是我唐突。
” “從前我百般針對你,你厭惡我,有意疏離我,也是理所應當。
就算眼下我們一起興事,說到底,你我不過隻是在官場上打交道。
明明不是你叫我難堪,明明是我唐突你,你做什麼要攬下?” 這叫謝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衛邈好生奇怪,一會兒怪自己,一會兒又怪他。
“謝玿,我真的很羨慕你,也很嫉妒你,你是世家子弟,家境優渥,備受祖上恩蔭,含着金鑰匙出生的金鳳凰。
你明明可以庸庸碌碌,靠着祖輩在陛下那裡積下的功德,謀一個高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