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花影依旧物是人非1
關燈
小
中
大
謝玿回了謝府,聽說資良瑜與謝伯遠又被謝皦自然地拘在學堂聽課,哭笑不得。
伯遠也就罷了,現在正是發奮的時候,怎麼資良瑜也陪着胡來? 于是謝玿吩咐下去,往後資公子不必治學,随後輕車熟路來到學堂。
堂上先生瞧見了謝玿,正欲行禮,謝玿擡手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而後自學堂後進入,走過資良瑜身旁時,與資良瑜相視一笑,最後在謝伯遠身旁坐下。
謝伯遠一偏頭,便看見了謝玿,一驚,不由得有些緊張。
謝玿輕聲問道: “聽得懂嗎?先生講課随着姐姐的進度,我想對伯遠來說有些吃力。
” 伯遠不好意思說不懂,低聲回道: “見過叔父,先生講的,伯遠雖不能一點就通,課下勤加練習,便可。
” 謝玿笑了笑,道: “伯遠勤奮,有心即可。
” 說罷謝玿擡頭,對先生說: “今日便先到此吧,有勞先生了。
” 先生拱手作别,謝玿起身還禮。
謝皦自覺走上前,問道: “義父,您怎麼來了?” 謝玿摸了摸謝伯遠的頭,笑道: “我來瞧瞧伯遠。
” 而後他道: “皦皦,明日再給伯遠另請一位先生,将綠竹院旁小軒閣辟出來,與他治學。
” “這是自然,今日已着人物色先生去了。
” 謝皦答道,她略一思索,笑着對謝伯遠道: “小軒閣好,旁倚竹林,後接碧鯉池,是個研讀治學的清靜風雅之地。
前三季風林雅緻,而冬日白雪,别有風趣。
” 謝玿見謝皦面面俱到,倍感欣慰,感慨道: “皦皦思慮周全,是我不可比。
” “那也是義父教導有方。
” 謝玿笑了笑,蹲下身子,柔聲問謝伯遠: “伯遠,可選好了院子,喜歡哪處?” 謝伯遠略顯拘謹,小聲回話: “回叔父的話,伯遠覺得綠竹院清幽甯靜,綠竹院便好。
” 謝玿知謝伯遠可能并非喜歡綠竹院,隻是怕麻煩,故如此。
謝玿也不強求,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道: “你喜歡就好,叔父家就是伯遠的家,你想如何便如何。
” 随後他起身牽着謝伯遠的手,對謝皦道: “我陪伯遠在府中四處逛逛。
” “也好,義父作伴,是最好不過的了。
” 資良瑜在一旁靜靜看着,謝玿突然回頭,笑着問他道: “與我一道嗎?想來你我相識十餘年,我未曾好好領你轉轉謝府。
” 謝伯遠擡頭看着兩人,見良瑜小叔叔笑容溫柔,又不免看了看謝玿,叔父亦是如此。
謝伯遠心道,君子之交,知音相惜,莫過于此。
若他也能遇此良人,此生無憾。
資良瑜朝前走一步,來到謝玿身旁,道: “走吧。
” 晚膳時,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用了膳。
謝玿與資良瑜回書房時,謝皦追上來,道: “義父,今日未曾尋着機會與您說,宮裡左貴妃,請京城各家夫人與閨秀,入宮踏雪賞梅。
” 謝玿疑惑,問道: “左貴妃嗎?” “是。
” 資良瑜道: “左貴妃素來不喜大肆宴樂,也向來安分,如今一請便是京城權貴,雖說是踏雪賞梅,隻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謝玿補充道: “恐怕這也并非是左貴妃的授意,隻是不知他到底為了誰,意欲何為?” 宮裡無太後,能使喚貴妃之尊的,隻有當今聖上。
思及此,謝玿眉頭緊皺,心中隐隐不安。
謝皦瞧出了謝玿的擔憂,安撫道: “義父放心,女兒會萬事小心。
” 謝玿語氣沉重,叮囑道: “千萬要小心,皇宮不比自家府上,可以随心所欲,在皇宮,稍有差池便是要命的。
” 他想了想,問道: “明日便要入宮嗎?” “是。
” 謝玿擔憂地看向資良瑜,資良瑜自然而然地牽住謝玿的手,謝玿轉向謝皦,自責道: “這麼急嗎?怪我,平日未給你請個教習嬷嬷,倉促入宮,隻怕你禮數不當,開罪于貴妃。
” 謝皦此刻心情也有些凝重,資良瑜笑道: “皦皦莫怕,左貴妃待人親厚,且進宮有嬷嬷引路,途中也會與你說些緊要的事,不必過于擔心。
” 謝玿也反應過來自己讓皦皦有壓力了,調整狀态,放松一笑道: “我竟忘了此事,那便無需擔心,皦皦,夜深露重,早些回去歇着吧。
” 謝皦聞言心裡松了口氣,行禮告退。
謝皦一走,兩人進了書房,才剛坐下,謝玿的眉頭便皺起來。
資良瑜見狀無奈一笑,擡手輕輕揉開他眉間郁結,聲音平和,卻不難聽出心疼: “你皺眉歎氣的時間,多了許多,自然得如家常便飯一般。
” 謝玿看着資良瑜,道: “憂思不斷,難免郁結于心。
” 資良瑜搖頭,視線下垂,道: “你以前,總愛笑,與你目光相接,那笑容如珍寶。
”
伯遠也就罷了,現在正是發奮的時候,怎麼資良瑜也陪着胡來? 于是謝玿吩咐下去,往後資公子不必治學,随後輕車熟路來到學堂。
堂上先生瞧見了謝玿,正欲行禮,謝玿擡手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而後自學堂後進入,走過資良瑜身旁時,與資良瑜相視一笑,最後在謝伯遠身旁坐下。
謝伯遠一偏頭,便看見了謝玿,一驚,不由得有些緊張。
謝玿輕聲問道: “聽得懂嗎?先生講課随着姐姐的進度,我想對伯遠來說有些吃力。
” 伯遠不好意思說不懂,低聲回道: “見過叔父,先生講的,伯遠雖不能一點就通,課下勤加練習,便可。
” 謝玿笑了笑,道: “伯遠勤奮,有心即可。
” 說罷謝玿擡頭,對先生說: “今日便先到此吧,有勞先生了。
” 先生拱手作别,謝玿起身還禮。
謝皦自覺走上前,問道: “義父,您怎麼來了?” 謝玿摸了摸謝伯遠的頭,笑道: “我來瞧瞧伯遠。
” 而後他道: “皦皦,明日再給伯遠另請一位先生,将綠竹院旁小軒閣辟出來,與他治學。
” “這是自然,今日已着人物色先生去了。
” 謝皦答道,她略一思索,笑着對謝伯遠道: “小軒閣好,旁倚竹林,後接碧鯉池,是個研讀治學的清靜風雅之地。
前三季風林雅緻,而冬日白雪,别有風趣。
” 謝玿見謝皦面面俱到,倍感欣慰,感慨道: “皦皦思慮周全,是我不可比。
” “那也是義父教導有方。
” 謝玿笑了笑,蹲下身子,柔聲問謝伯遠: “伯遠,可選好了院子,喜歡哪處?” 謝伯遠略顯拘謹,小聲回話: “回叔父的話,伯遠覺得綠竹院清幽甯靜,綠竹院便好。
” 謝玿知謝伯遠可能并非喜歡綠竹院,隻是怕麻煩,故如此。
謝玿也不強求,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道: “你喜歡就好,叔父家就是伯遠的家,你想如何便如何。
” 随後他起身牽着謝伯遠的手,對謝皦道: “我陪伯遠在府中四處逛逛。
” “也好,義父作伴,是最好不過的了。
” 資良瑜在一旁靜靜看着,謝玿突然回頭,笑着問他道: “與我一道嗎?想來你我相識十餘年,我未曾好好領你轉轉謝府。
” 謝伯遠擡頭看着兩人,見良瑜小叔叔笑容溫柔,又不免看了看謝玿,叔父亦是如此。
謝伯遠心道,君子之交,知音相惜,莫過于此。
若他也能遇此良人,此生無憾。
資良瑜朝前走一步,來到謝玿身旁,道: “走吧。
” 晚膳時,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用了膳。
謝玿與資良瑜回書房時,謝皦追上來,道: “義父,今日未曾尋着機會與您說,宮裡左貴妃,請京城各家夫人與閨秀,入宮踏雪賞梅。
” 謝玿疑惑,問道: “左貴妃嗎?” “是。
” 資良瑜道: “左貴妃素來不喜大肆宴樂,也向來安分,如今一請便是京城權貴,雖說是踏雪賞梅,隻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謝玿補充道: “恐怕這也并非是左貴妃的授意,隻是不知他到底為了誰,意欲何為?” 宮裡無太後,能使喚貴妃之尊的,隻有當今聖上。
思及此,謝玿眉頭緊皺,心中隐隐不安。
謝皦瞧出了謝玿的擔憂,安撫道: “義父放心,女兒會萬事小心。
” 謝玿語氣沉重,叮囑道: “千萬要小心,皇宮不比自家府上,可以随心所欲,在皇宮,稍有差池便是要命的。
” 他想了想,問道: “明日便要入宮嗎?” “是。
” 謝玿擔憂地看向資良瑜,資良瑜自然而然地牽住謝玿的手,謝玿轉向謝皦,自責道: “這麼急嗎?怪我,平日未給你請個教習嬷嬷,倉促入宮,隻怕你禮數不當,開罪于貴妃。
” 謝皦此刻心情也有些凝重,資良瑜笑道: “皦皦莫怕,左貴妃待人親厚,且進宮有嬷嬷引路,途中也會與你說些緊要的事,不必過于擔心。
” 謝玿也反應過來自己讓皦皦有壓力了,調整狀态,放松一笑道: “我竟忘了此事,那便無需擔心,皦皦,夜深露重,早些回去歇着吧。
” 謝皦聞言心裡松了口氣,行禮告退。
謝皦一走,兩人進了書房,才剛坐下,謝玿的眉頭便皺起來。
資良瑜見狀無奈一笑,擡手輕輕揉開他眉間郁結,聲音平和,卻不難聽出心疼: “你皺眉歎氣的時間,多了許多,自然得如家常便飯一般。
” 謝玿看着資良瑜,道: “憂思不斷,難免郁結于心。
” 資良瑜搖頭,視線下垂,道: “你以前,總愛笑,與你目光相接,那笑容如珍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