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谒灵庙求得神明符
關燈
小
中
大
天玑欲按那道士所言去尋一尋那栖雲寺,便告訴謝玿她有東西要采買,謝玿應下,招了一武功上乘的護衛随行。
馬車走西面金光門出了城,一出城門,那護衛便犯了難,高聲問到: “夫人,您要往哪去?” “官道向着西南方嗎?” “是。
” “且沿官道先走下去吧。
” “是。
” 馬車往前跑了一段,來到一個岔路口,護衛停下車詢問,天玑問: “兩條路分别通向何處?” “一條可達鳳翔,另一條屬下不知,或往山南西道。
” 天玑随口道:“便走第一條吧。
” “是。
” 天玑坐在車内等着,馬車卻遲遲未動,外頭響起護衛的聲音,像是在驅逐什麼東西。
天玑掀開簾子探出頭來,那護衛急忙道: “夫人,這有天籁鸮擋道,屬下怎麼也趕不走。
” 天玑瞧了瞧道路正中央淡定地捧着堅果啃食的天籁鸮,丢下一句“精靈奇寶,此物有靈,換道吧”,便鑽回車内。
那護衛看了眼那天籁鸮,坐回車前調轉馬頭。
這護衛也說不準這條道将通往何處,他是大戶人家的護院,兩眼一睜便是大院高牆,對外界之事知之甚少。
或許是新添了條官道,瞧着方向與山南西道大緻無差。
馬車越往前走,路越窄,林越深,遮天蔽日,冷氣陣陣。
然而沿途生靈卻活躍起來,倏忽獸影,四面禽鳴。
那護衛抖了抖身子,精神戒備起來,還道是條官道,原來是條野徑。
恐有野人襲擊,又患山野精怪。
天玑亦感受到了周遭環境的變化,此道上甚是陰涼,她心中祈禱能尋得栖雲寺,兩隻手不由得絞在一起。
天玑内心正焦灼,便感受到馬車緩緩停下,外頭傳來護衛略顯遲疑的聲音: “夫人,沒路了……?” 天玑一頓,掀簾而出,刹那内心激動,幾欲喜極而泣。
那道士說的是真的! 隻見這條道斷在眼前,直沖山門,山門破敗,圮于道,遍布青苔,隐隐可見“栖雲”二字。
擡眼望,茂密深林,雲蒸霧繞,仙鶴起舞,嘯聲直扼青天。
山門之後,是一眼望不盡的青石長階,蜿蜒而上,于雲端出露,窺見暗沉一角。
栖雲寺隐于霧中,今日一見,方知非為塵埃之流,而是仙氣氤氲。
天玑神情激動地下車,來到山門前,虔誠合手,初韻打了個寒噤,一臉擔憂地道: “夫人,讓奴替您去吧。
長階綿延,夫人攀行多有不便。
” 天玑笑了笑,點了點初韻的額頭,道: “小丫頭片子!我隻想為我的夫君求個平安,哪能叫你代勞?” 于是天玑連初韻也沒帶,臂上挎着裝貢品的籃子,獨自走上長階。
青苔滿地,落足濕滑,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每上九階,她便虔誠伫立,雙手合十,為謝玿祈禱。
初韻在下頭看着,即羨慕又心疼,憂心天玑的安危,又豔羨如此金枝玉葉願為相爺這般放下身段。
長階共有兩千九百九十九級,世人曾有傳說,若攀爬仙人布下的仙階,三千可得教化,得道升仙,享長生不老。
越到後面,天玑擡起的腳步便越沉重,速度越慢,鬓發不知是被汗水還是霧氣打濕,天玑微微喘着氣,望着前方好似無窮無盡的長階,呼出口氣,繼續向前走。
高處不勝寒,這青石長階格外濕冷,打濕重台履,寒氣直逼雙足,而天玑上方卻在冒汗,冰火兩重天,好不煎熬。
不知爬了多久,終于見着栖雲寺。
栖雲寺雖說和淨眼寺一樣被稱作“寺”,卻遠比不過淨眼寺的規模,隻有一座裡外都褪色的金殿。
寺裡清冷,毫無人氣,若非天玑到此,天玑隻怕寺中訪客皆是山鬼精怪。
香火驅散天玑渾身的疲憊,天玑站金殿外的香火爐前,從爐旁取了三支香,爐内還燃着幾支香。
天玑借明燭點燃高香,将香插進爐内時,掃落幾段灰燼,瞧着爐内滿滿的香灰,天玑心生無比的敬畏。
拜了拜,天玑理了理衣裳,确定自己衣着得體,方才步入殿中。
殿中陳設古樸簡單,便連侍奉的佛像也是泥身而非金身。
天玑定睛一瞧,未曾見過這位佛祖,再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哪裡是什麼佛祖,這上面分明供着一位仙家。
和尚為寺,鬼神為廟,這哪裡是一座寺,當是栖雲廟,那道人可将她诓慘了。
一位藍袍小道跪坐在一旁,閉目喃喃,不知道在念些什麼。
他已占去一個蒲團,殿中便隻剩了一個蒲團。
饒是這般,天玑也不敢輕視這廟去,反倒心中更加虔誠,獻上貢品。
隻是跪下時,她雙腿綿軟,徑直
馬車走西面金光門出了城,一出城門,那護衛便犯了難,高聲問到: “夫人,您要往哪去?” “官道向着西南方嗎?” “是。
” “且沿官道先走下去吧。
” “是。
” 馬車往前跑了一段,來到一個岔路口,護衛停下車詢問,天玑問: “兩條路分别通向何處?” “一條可達鳳翔,另一條屬下不知,或往山南西道。
” 天玑随口道:“便走第一條吧。
” “是。
” 天玑坐在車内等着,馬車卻遲遲未動,外頭響起護衛的聲音,像是在驅逐什麼東西。
天玑掀開簾子探出頭來,那護衛急忙道: “夫人,這有天籁鸮擋道,屬下怎麼也趕不走。
” 天玑瞧了瞧道路正中央淡定地捧着堅果啃食的天籁鸮,丢下一句“精靈奇寶,此物有靈,換道吧”,便鑽回車内。
那護衛看了眼那天籁鸮,坐回車前調轉馬頭。
這護衛也說不準這條道将通往何處,他是大戶人家的護院,兩眼一睜便是大院高牆,對外界之事知之甚少。
或許是新添了條官道,瞧着方向與山南西道大緻無差。
馬車越往前走,路越窄,林越深,遮天蔽日,冷氣陣陣。
然而沿途生靈卻活躍起來,倏忽獸影,四面禽鳴。
那護衛抖了抖身子,精神戒備起來,還道是條官道,原來是條野徑。
恐有野人襲擊,又患山野精怪。
天玑亦感受到了周遭環境的變化,此道上甚是陰涼,她心中祈禱能尋得栖雲寺,兩隻手不由得絞在一起。
天玑内心正焦灼,便感受到馬車緩緩停下,外頭傳來護衛略顯遲疑的聲音: “夫人,沒路了……?” 天玑一頓,掀簾而出,刹那内心激動,幾欲喜極而泣。
那道士說的是真的! 隻見這條道斷在眼前,直沖山門,山門破敗,圮于道,遍布青苔,隐隐可見“栖雲”二字。
擡眼望,茂密深林,雲蒸霧繞,仙鶴起舞,嘯聲直扼青天。
山門之後,是一眼望不盡的青石長階,蜿蜒而上,于雲端出露,窺見暗沉一角。
栖雲寺隐于霧中,今日一見,方知非為塵埃之流,而是仙氣氤氲。
天玑神情激動地下車,來到山門前,虔誠合手,初韻打了個寒噤,一臉擔憂地道: “夫人,讓奴替您去吧。
長階綿延,夫人攀行多有不便。
” 天玑笑了笑,點了點初韻的額頭,道: “小丫頭片子!我隻想為我的夫君求個平安,哪能叫你代勞?” 于是天玑連初韻也沒帶,臂上挎着裝貢品的籃子,獨自走上長階。
青苔滿地,落足濕滑,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每上九階,她便虔誠伫立,雙手合十,為謝玿祈禱。
初韻在下頭看着,即羨慕又心疼,憂心天玑的安危,又豔羨如此金枝玉葉願為相爺這般放下身段。
長階共有兩千九百九十九級,世人曾有傳說,若攀爬仙人布下的仙階,三千可得教化,得道升仙,享長生不老。
越到後面,天玑擡起的腳步便越沉重,速度越慢,鬓發不知是被汗水還是霧氣打濕,天玑微微喘着氣,望着前方好似無窮無盡的長階,呼出口氣,繼續向前走。
高處不勝寒,這青石長階格外濕冷,打濕重台履,寒氣直逼雙足,而天玑上方卻在冒汗,冰火兩重天,好不煎熬。
不知爬了多久,終于見着栖雲寺。
栖雲寺雖說和淨眼寺一樣被稱作“寺”,卻遠比不過淨眼寺的規模,隻有一座裡外都褪色的金殿。
寺裡清冷,毫無人氣,若非天玑到此,天玑隻怕寺中訪客皆是山鬼精怪。
香火驅散天玑渾身的疲憊,天玑站金殿外的香火爐前,從爐旁取了三支香,爐内還燃着幾支香。
天玑借明燭點燃高香,将香插進爐内時,掃落幾段灰燼,瞧着爐内滿滿的香灰,天玑心生無比的敬畏。
拜了拜,天玑理了理衣裳,确定自己衣着得體,方才步入殿中。
殿中陳設古樸簡單,便連侍奉的佛像也是泥身而非金身。
天玑定睛一瞧,未曾見過這位佛祖,再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哪裡是什麼佛祖,這上面分明供着一位仙家。
和尚為寺,鬼神為廟,這哪裡是一座寺,當是栖雲廟,那道人可将她诓慘了。
一位藍袍小道跪坐在一旁,閉目喃喃,不知道在念些什麼。
他已占去一個蒲團,殿中便隻剩了一個蒲團。
饒是這般,天玑也不敢輕視這廟去,反倒心中更加虔誠,獻上貢品。
隻是跪下時,她雙腿綿軟,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