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正心大儒

關燈
    去平平無奇。

    ” “本來此處的封印最适合的是儒家修士,可是你們也知曉現在儒家勢微,大儒已經很少了,為此我們昆侖宗才會讓和儒家有些許關系的天劍宗鎮守此處。

     而正心真君也是我們昆侖宗少有的大儒了,這次會以他為主導。

    ” 靈犀大真君說完後,衆人都看向了正心真君...不,應該稱呼正心大儒。

     一身靛青直裰洗得泛白,肘部用同色布片補着規矩的方補丁,腰間革帶挂着半舊的刻字玉版,卻比金鑲玉的玉帶更顯莊重。

    發髻用竹節簪随意绾着,幾縷灰白碎發垂在耳側,倒像是田間耕作的老農。

     但那雙被皺紋包裹的眼睛亮得駭人,眼尾褶皺裡積着經年批注殘墨,目光掃過便似有朱砂筆在虛空劃出橫平豎直。

    額間三道擡頭紋深如刀刻,卻非愁苦所緻,倒像是把《春秋》筆法融進了皮肉——左紋藏鋒,右紋露芒。

     最奇的是那張方正如青銅量器的臉。

    顴骨與颌骨構成嚴整的九宮格,連唇上灰須都修剪成齊整的"一"字。

    說話時法令紋牽動嘴角,如同青銅鼎上的雷紋活過來,每個音節都帶着編鐘餘韻“多謝諸位在此時節願意來此,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順利解決此事。

    ” 大儒是儒家的境界,對應的就是元嬰真君。

    此外聖人對應化神,君子對應紫府,文膽則是金丹。

     此行除了六位元嬰真君外,還有十六名金丹真人,一共組成了二十二人的隊伍。

    之後在正心大儒的帶領下,衆人前往了封印之處,那是在這座小山的山頂處,一個僅有一人高的洞穴。

     對于身高有些高大的修士還要特意彎腰才能通過。

     “靈犀前輩,之前前去封印的隊伍有多少人?”劉獐真君有些好奇,以防萬一,他已經将自己的本命靈獸放了出來,就在一旁。

     “之前的時候隻是為了探查,所以沒有派出過多人手,除了滅魂真君外還有我們昆侖宗地脈的四名文膽修士,兩邊一共七名金丹修士而已。

    ”靈犀大真君将之前的情況也是沒有隐瞞的說了。

     “之前的那些文膽修士裡正心大儒的兒子也在其中。

    ” “這...”衆人用有些通氣的眼光看着正心大儒,可他本人卻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依舊是用着帶着編鐘餘韻的語氣說話“為了九州,莫說我兒,此身亦可犧牲。

    ” 聽聞此話,衆人也是心生佩服。

     很快在正心大儒的帶領下就從山頂一路往下走到了大約半山腰的地方。

     很快衆人就遇到了封印的最外層,由八十一枚刻着仁義禮智信的青玉璋所組成的封印。

     可現在已原本質樸美麗的玉器已有半數龜裂,裂紋中滲出了大量瀝青狀物質。

    昆侖山頂所采來的玉料本該萬年不朽,此刻卻在魔氣腐蝕下發出琴弦崩斷的哀鳴。

     “這...看來封印果然有變,希望他們沒有事情。

    ”靈犀大真君見到這個場景臉色一變,隻希望沒有遇到最糟糕的情況,血魔破封。

     喜歡九州吳氏修仙錄請大家收藏:()九州吳氏修仙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