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文坛的前辈们
關燈
小
中
大
谌榮忍不住問道:“問潭同志,你多大啊?”
“58年生人。
”傅明彥說道,“今年滿二十。
” “可真年輕啊。
”谌榮看着傅明彥,感慨說道:“後生可畏,這麼年輕創造出這麼受歡迎的作品。
” 谌榮第一次的作品是75年出版的,她那個時候已經四十歲了,眼前的人卻在十九歲的年齡,創作出讓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在谌容看來,這本《雙面人生》确實是質量過硬,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但是銷量能夠走這麼高,還是和整個大的文化環境有關。
人民群衆看夠了樣闆戲,渴望更多新鮮的文化作品,這一本《雙面人生》是恰如其分,又有别于自帶痛感的傷痕文學,有一種昂揚的美。
“谌老師是厚積薄發,我是走了運僥幸出版了。
” “哪兒有什麼走運,是你的文字作品過硬,寫得很好,你近來……” 谌榮想問傅明彥有沒有新作,隻是話還沒說完,編輯部的狄大勇已經迎了過來。
“兩位老師,這邊請,咱們這次的座談會定的時間不好,下雪了。
” “我瞧着是定的時間好,瑞雪兆豐年。
”谌榮笑着說。
“下雪天路不好走啊。
”狄大勇笑着說道:“早晨看到了雪,我就在歎息,要是定在昨天就好了。
” “昨天你們出版社哪兒排的開時間?”谌榮說道,“要是往後定,反而容易結冰,道路更不好走,這個日子定的好。
” 等到了會議室裡,狄大勇給兩人倒水,聽到了谌容再一次的發問,問的是傅明彥的新作。
“咱們傅老師又有三篇作品。
”狄大勇笑着說道,“就是年前恐怕是排不上了,得到年後才能排。
” 劉昕武踏入到會議室的大門時候,他的耳朵捕捉到了關鍵信息,傅老師又有三篇作品? · 《十月》雜志在今年1月創刊,上面刊登了劉昕武的作品《愛情的故事》。
因為發售不錯,加上《十月》又是新創辦的刊物,劉昕武就和雜志的主編溝通,能不能把他調過去做編輯。
最後得到的答複是:今年調動名額已經滿了,在明年工作可以調動的時候,把劉昕武調到《十月》做編輯。
劉昕武在北京十三中學擔任語文老師已經持續了十四年的時間,這個工作在外人眼中已經算是很好的存在,但是劉昕武渴望擁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文學創作裡。
劉昕武對于在《十月》的編輯工作是十拿九穩,所以他也要開始多和文壇裡的作者交流約稿,好在正式進入《十月》工作的時候,有稿可以約。
現在劉昕武聽到了狄大勇的話,像是盯上了兔子的秃鹫,立即緊盯着傅明彥不放。
“傅老師,你好,我是劉昕武,不知道你的筆名是……” 傅明彥本來是坐着的,見着劉昕武走過來,他也站起來和對方握手。
劉昕武啊,在從十年走出來以後,他的《班主任》一炮而紅,成了傷痕文學的開山之作,一躍成為文壇裡的活躍分子。
劉昕武在後世更為出名,則是因為《百家講壇》。
從90年代開始,他專攻《紅樓夢》,在《百家講壇》出來的時
”傅明彥說道,“今年滿二十。
” “可真年輕啊。
”谌榮看着傅明彥,感慨說道:“後生可畏,這麼年輕創造出這麼受歡迎的作品。
” 谌榮第一次的作品是75年出版的,她那個時候已經四十歲了,眼前的人卻在十九歲的年齡,創作出讓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在谌容看來,這本《雙面人生》确實是質量過硬,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但是銷量能夠走這麼高,還是和整個大的文化環境有關。
人民群衆看夠了樣闆戲,渴望更多新鮮的文化作品,這一本《雙面人生》是恰如其分,又有别于自帶痛感的傷痕文學,有一種昂揚的美。
“谌老師是厚積薄發,我是走了運僥幸出版了。
” “哪兒有什麼走運,是你的文字作品過硬,寫得很好,你近來……” 谌榮想問傅明彥有沒有新作,隻是話還沒說完,編輯部的狄大勇已經迎了過來。
“兩位老師,這邊請,咱們這次的座談會定的時間不好,下雪了。
” “我瞧着是定的時間好,瑞雪兆豐年。
”谌榮笑着說。
“下雪天路不好走啊。
”狄大勇笑着說道:“早晨看到了雪,我就在歎息,要是定在昨天就好了。
” “昨天你們出版社哪兒排的開時間?”谌榮說道,“要是往後定,反而容易結冰,道路更不好走,這個日子定的好。
” 等到了會議室裡,狄大勇給兩人倒水,聽到了谌容再一次的發問,問的是傅明彥的新作。
“咱們傅老師又有三篇作品。
”狄大勇笑着說道,“就是年前恐怕是排不上了,得到年後才能排。
” 劉昕武踏入到會議室的大門時候,他的耳朵捕捉到了關鍵信息,傅老師又有三篇作品? · 《十月》雜志在今年1月創刊,上面刊登了劉昕武的作品《愛情的故事》。
因為發售不錯,加上《十月》又是新創辦的刊物,劉昕武就和雜志的主編溝通,能不能把他調過去做編輯。
最後得到的答複是:今年調動名額已經滿了,在明年工作可以調動的時候,把劉昕武調到《十月》做編輯。
劉昕武在北京十三中學擔任語文老師已經持續了十四年的時間,這個工作在外人眼中已經算是很好的存在,但是劉昕武渴望擁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文學創作裡。
劉昕武對于在《十月》的編輯工作是十拿九穩,所以他也要開始多和文壇裡的作者交流約稿,好在正式進入《十月》工作的時候,有稿可以約。
現在劉昕武聽到了狄大勇的話,像是盯上了兔子的秃鹫,立即緊盯着傅明彥不放。
“傅老師,你好,我是劉昕武,不知道你的筆名是……” 傅明彥本來是坐着的,見着劉昕武走過來,他也站起來和對方握手。
劉昕武啊,在從十年走出來以後,他的《班主任》一炮而紅,成了傷痕文學的開山之作,一躍成為文壇裡的活躍分子。
劉昕武在後世更為出名,則是因為《百家講壇》。
從90年代開始,他專攻《紅樓夢》,在《百家講壇》出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