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富婆读者
關燈
小
中
大
《人民文學》雜志社和人民出版社是在同一個大院裡辦公。
雪還沒有化又是周末,值班室裡是最空閑的,值班室的大爺正在烤火的時候,見着一個老太太目标明确地往這邊走來。
他連忙把暖手的吊水瓶放到一邊,大跨步走出去了。
剛走出去,大爺就打了一個哆嗦,這天實在是太冷了。
扶住了老太太,守門大爺把人帶到了值班室裡,大爺熱情地把自己暖手的吊水瓶遞給對方。
“哎呦,大冷天的路不好走,化雪天還是最冷的,大妹子,您到咱們出版社幹什麼來了?今天又不上班啊?” 林奶奶笑了笑,“來送信啊。
下雪天郵政的速度慢,在看了《人民文學》上的文章以後,我想着早點把信送過來,讓你們給作者'問潭'送去。
” 林奶奶鄭重其事地把厚厚一疊信箋遞給了老大爺,“麻煩轉交到編輯部,一定給作者問潭送去。
” 像是文化單位的守門大爺也是識字的,他桌子上有一本雜志,正是78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學》,而且大爺也把雜志給看完了。
不過大爺看書不記作者,不知道問潭是寫了什麼文章的人。
“問潭……”大爺把雜志拿出來,給翻到了目錄裡,很快就找到了問潭。
原來是第一篇《妻妾滿堂》的作者。
大爺其實看不出來文章的好壞,就是相信出版社的編輯們肯定有眼光,放在第一篇這文章肯定是極好的。
大爺對這篇文章也有淺淺的印象,就對老太太說道:“原來寫的是舊時女子,确實比較少見。
大妹子,估計是寫到了你的心底去吧。
” 大爺這樣一說,立即讓林奶奶點了一下頭,“是啊,寫到了心底去,我是在解放以前是宅院之中的女子,我朋友也是。
” 現在的生活很好,過去的日子有時候回憶起來像是做夢一樣。
但是林奶奶知道那不是夢,幽深的宅院吞噬着她,好友關荃是被她的母親從宅院裡救出來的,而林奶奶是女兒有了出息。
到了北京,徹底擺脫了過去,再加上教員的理念和實踐,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我不識字,我朋友識字,沒事會給我念比較好聽的故事,我昨天聽到了這個故事,我就在想,這樣的故事太少見了,這個作者真好,願意把目光落在我們這幫女子的身上,也願意寫下來這個故事。
” “咱們胡同有個大學生,說這個作者這篇文章寫得不好,還說《人民文學》的編輯眼光下降了,才把這個小說選入了,他說了很多批評的話,我和朋友都擔心以後這個作者不寫小說了。
” “我朋友就寫了這封信,我不識字,我朋友也很多年沒有碰筆了,我們寫的東西可能也不夠好,就是想把自己的經曆寫出來,想告訴作者問潭,繼續寫作。
” 大爺聽到了林奶奶的話,反而生氣了。
生氣的原因很簡單…… “編輯部的眼光怎麼可能下降?咱們《人民文學》是誰提的字您知道嗎?” 《人民文學》正是教員的題字,有那人看重的雜志社肯定
雪還沒有化又是周末,值班室裡是最空閑的,值班室的大爺正在烤火的時候,見着一個老太太目标明确地往這邊走來。
他連忙把暖手的吊水瓶放到一邊,大跨步走出去了。
剛走出去,大爺就打了一個哆嗦,這天實在是太冷了。
扶住了老太太,守門大爺把人帶到了值班室裡,大爺熱情地把自己暖手的吊水瓶遞給對方。
“哎呦,大冷天的路不好走,化雪天還是最冷的,大妹子,您到咱們出版社幹什麼來了?今天又不上班啊?” 林奶奶笑了笑,“來送信啊。
下雪天郵政的速度慢,在看了《人民文學》上的文章以後,我想着早點把信送過來,讓你們給作者'問潭'送去。
” 林奶奶鄭重其事地把厚厚一疊信箋遞給了老大爺,“麻煩轉交到編輯部,一定給作者問潭送去。
” 像是文化單位的守門大爺也是識字的,他桌子上有一本雜志,正是78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學》,而且大爺也把雜志給看完了。
不過大爺看書不記作者,不知道問潭是寫了什麼文章的人。
“問潭……”大爺把雜志拿出來,給翻到了目錄裡,很快就找到了問潭。
原來是第一篇《妻妾滿堂》的作者。
大爺其實看不出來文章的好壞,就是相信出版社的編輯們肯定有眼光,放在第一篇這文章肯定是極好的。
大爺對這篇文章也有淺淺的印象,就對老太太說道:“原來寫的是舊時女子,确實比較少見。
大妹子,估計是寫到了你的心底去吧。
” 大爺這樣一說,立即讓林奶奶點了一下頭,“是啊,寫到了心底去,我是在解放以前是宅院之中的女子,我朋友也是。
” 現在的生活很好,過去的日子有時候回憶起來像是做夢一樣。
但是林奶奶知道那不是夢,幽深的宅院吞噬着她,好友關荃是被她的母親從宅院裡救出來的,而林奶奶是女兒有了出息。
到了北京,徹底擺脫了過去,再加上教員的理念和實踐,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我不識字,我朋友識字,沒事會給我念比較好聽的故事,我昨天聽到了這個故事,我就在想,這樣的故事太少見了,這個作者真好,願意把目光落在我們這幫女子的身上,也願意寫下來這個故事。
” “咱們胡同有個大學生,說這個作者這篇文章寫得不好,還說《人民文學》的編輯眼光下降了,才把這個小說選入了,他說了很多批評的話,我和朋友都擔心以後這個作者不寫小說了。
” “我朋友就寫了這封信,我不識字,我朋友也很多年沒有碰筆了,我們寫的東西可能也不夠好,就是想把自己的經曆寫出來,想告訴作者問潭,繼續寫作。
” 大爺聽到了林奶奶的話,反而生氣了。
生氣的原因很簡單…… “編輯部的眼光怎麼可能下降?咱們《人民文學》是誰提的字您知道嗎?” 《人民文學》正是教員的題字,有那人看重的雜志社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