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后记二
關燈
小
中
大
“炎興十一年,劉禅病逝于長安,谥号光宣。
這個被譽為曆史上運氣最好的漢中祖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 “在他病逝之後,同年太子劉璿登基,成為新的天子。
這位馬谡的親傳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昭武皇帝。
” “雖然劉璿谥号是昭武,但他一生卻并沒有打幾次戰争。
他登基的幾十年裡,一直都在貫徹着馬谡教育他的道家理念。
” “在劉璿登基後,随即大赦天下,并取消了劉禅時代沿用二十多年的壓制關東政策。
開始親自在關東部分地區講學收門生,并通過統一的考試來選拔關東人才。
” “天子門生與太子門生的概念,也就是這個時候徹底夯實的。
” “因為有馬谡留下的經學統一注釋的底子,昭武皇帝的考學策進行的非常順利。
不少關東人才例如張華等人被選拔而出,順利進入中央為官。
對立多年的關東與關西,也在劉璿的努力下順利彌合。
” “除了考學之外,劉璿還全面推行着無為而治。
他在全國倡導節儉,并且以身作則,一度身穿的龍袍都出現了補丁,任何有奢侈腐糜之風者皆嚴懲不赦。
” “同時在無為而治之餘,劉璿還倡導着東南大開發。
朝廷的資源與人力,都傾斜至東南,在江東兩淮倡導屯田。
東南大都督鄧艾也迎來人生的高光,依靠屯田之才位列衛将軍。
” “可以說,劉璿幾乎是把馬谡留下的所有部署全都推行了上去。
作為大将軍馬谡之徒,這位天子在盡力的恢複中原的元氣。
這一切的成就,最終彙成了季漢王朝最輝煌的“漢甯中興”。
” “從總體曆史上來看,昭武皇帝算是穩住了季漢的國運。
要是沒有他,季漢也就沒有後來的那兩百年國祚了。
” “因為随着時間的推移,小冰河紀給北境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随着天氣不斷的變冷,北疆的遊牧部落越來越活不下去。
雖然朝堂設立六鎮以為屏障,但依舊難以應付北境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
” “漢甯三年,鮮卑族作亂,骠騎将軍姜維引六鎮兵往平之。
在晉陽一線,三萬漢軍與匈奴仆從軍血戰數日才擊退了餓瘋了的鮮卑人。
” “以此為節點,正式掀起了五胡南下的浪潮。
北疆各大羌胡部落開始不要命一般南下襲擾,整個黃河以北陷入了永無止境的戰亂。
” “這一情況最終一直持續到了季漢國祚的終結。
可以說要是沒有季漢在這寒冬長夜下的堅持,漢文化很可能在五胡南下的情況下出現斷層。
” “好在劉璿手上還有馬谡留下的老底子。
在丞相陳祗與大将軍柳隐協作下,季漢的北疆防線開始逐步建立。
劉璿也采用了後将軍束吉的建議,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有選擇的接納南遷胡人并統一安置。
” “漢甯九年,作亂的鮮卑人聯合烏桓人組成聯軍,傾巢而出南下奔襲常山。
當時的趙王劉谌擡棺入城,帶着常山軍民拼死擋住了胡人一個月的猛攻。
” “胡人久攻常山而不克,河北邺城也早已經成了一堆廢墟。
胡人在河北找不到可以落腳的城池,最終在姜維抵達下大敗而歸。
” “該說一下這個姜維了,他是昭武一朝最好戰的将領之一。
之前說過,姜維一生的夢想就是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
隻不過他這個夢想,季漢卻沒有漢武時期的家底供他嚯嚯。
” “在柳隐時代,陳祗與柳隐共同鉗制下并沒有讓姜維有多少發揮的空間。
不過說到底這也是個馬谡時代的速降,總歸是要給點面子的。
” “所以漢甯十九年,大将軍
這個被譽為曆史上運氣最好的漢中祖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 “在他病逝之後,同年太子劉璿登基,成為新的天子。
這位馬谡的親傳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昭武皇帝。
” “雖然劉璿谥号是昭武,但他一生卻并沒有打幾次戰争。
他登基的幾十年裡,一直都在貫徹着馬谡教育他的道家理念。
” “在劉璿登基後,随即大赦天下,并取消了劉禅時代沿用二十多年的壓制關東政策。
開始親自在關東部分地區講學收門生,并通過統一的考試來選拔關東人才。
” “天子門生與太子門生的概念,也就是這個時候徹底夯實的。
” “因為有馬谡留下的經學統一注釋的底子,昭武皇帝的考學策進行的非常順利。
不少關東人才例如張華等人被選拔而出,順利進入中央為官。
對立多年的關東與關西,也在劉璿的努力下順利彌合。
” “除了考學之外,劉璿還全面推行着無為而治。
他在全國倡導節儉,并且以身作則,一度身穿的龍袍都出現了補丁,任何有奢侈腐糜之風者皆嚴懲不赦。
” “同時在無為而治之餘,劉璿還倡導着東南大開發。
朝廷的資源與人力,都傾斜至東南,在江東兩淮倡導屯田。
東南大都督鄧艾也迎來人生的高光,依靠屯田之才位列衛将軍。
” “可以說,劉璿幾乎是把馬谡留下的所有部署全都推行了上去。
作為大将軍馬谡之徒,這位天子在盡力的恢複中原的元氣。
這一切的成就,最終彙成了季漢王朝最輝煌的“漢甯中興”。
” “從總體曆史上來看,昭武皇帝算是穩住了季漢的國運。
要是沒有他,季漢也就沒有後來的那兩百年國祚了。
” “因為随着時間的推移,小冰河紀給北境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随着天氣不斷的變冷,北疆的遊牧部落越來越活不下去。
雖然朝堂設立六鎮以為屏障,但依舊難以應付北境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
” “漢甯三年,鮮卑族作亂,骠騎将軍姜維引六鎮兵往平之。
在晉陽一線,三萬漢軍與匈奴仆從軍血戰數日才擊退了餓瘋了的鮮卑人。
” “以此為節點,正式掀起了五胡南下的浪潮。
北疆各大羌胡部落開始不要命一般南下襲擾,整個黃河以北陷入了永無止境的戰亂。
” “這一情況最終一直持續到了季漢國祚的終結。
可以說要是沒有季漢在這寒冬長夜下的堅持,漢文化很可能在五胡南下的情況下出現斷層。
” “好在劉璿手上還有馬谡留下的老底子。
在丞相陳祗與大将軍柳隐協作下,季漢的北疆防線開始逐步建立。
劉璿也采用了後将軍束吉的建議,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有選擇的接納南遷胡人并統一安置。
” “漢甯九年,作亂的鮮卑人聯合烏桓人組成聯軍,傾巢而出南下奔襲常山。
當時的趙王劉谌擡棺入城,帶着常山軍民拼死擋住了胡人一個月的猛攻。
” “胡人久攻常山而不克,河北邺城也早已經成了一堆廢墟。
胡人在河北找不到可以落腳的城池,最終在姜維抵達下大敗而歸。
” “該說一下這個姜維了,他是昭武一朝最好戰的将領之一。
之前說過,姜維一生的夢想就是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
隻不過他這個夢想,季漢卻沒有漢武時期的家底供他嚯嚯。
” “在柳隐時代,陳祗與柳隐共同鉗制下并沒有讓姜維有多少發揮的空間。
不過說到底這也是個馬谡時代的速降,總歸是要給點面子的。
” “所以漢甯十九年,大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