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關燈
    心下暗暗叫苦:不是你給我出的怪題麼,我都已經盡量回答得文雅一些了,誰知道那個什麼侯突然抓狂,莫名其妙把我罵個狗血淋頭,緊接着那個七老八十的尚書暴走,到現在我還滿頭霧水,怎麼就成罪魁禍首了?我冤哪,我比窦娥還冤! 景隆帝端了茶,用蓋子慢慢抹了抹杯沿,道:“用不着誠惶誠恐,雖然你行事莽撞輕狂,但畢竟懷了清正綱紀之心,朕也不想太過苛責,隻略施薄懲,以戒來日。

    你自己下去領二十廷杖吧。

    ” 第四章差點挨了廷杖 蘇晏一聽,腿就軟了。

     廷杖啊,銘朝著名的廷杖! 可不是前世他家老頭子用竹竿、皮帶抽幾下那麼簡單,是被一群如狼似虎的錦衣衛剝光了衣服,拿着海碗粗的大木棍打屁股,一杖下去就是皮開肉綻,認真打的話,三四十杖就可以把人打死。

    二十杖,還不給打得半死? 他臉色發白,腦子裡飛速盤算起來。

     方案一:學某小說主角淚如雨下地撲過去,抱着皇帝的大腿哀哀切切哭訴,争取同情票。

     方案二:學另一小說主角做風标高潔狀,邊吐血邊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争取欣賞票。

     究竟哪一種,比較能打動皇帝的心? 據史書記載,這位景隆帝脾氣不錯,與本朝其他皇帝比起來,對大臣還算溫和寬舒,但從目前情況看,好像又與史料不符,難以判斷到底他好的是哪杯茶。

     就在蘇晏在兩個方案間痛苦掙紮的時候,就在旁邊的侍衛蓄勢待發隻等皇帝一聲令下就過來拖人的時候,太子朱賀霖終于忍不住跳出來,瞪圓了眼睛:“父皇,打不得!他一屆文弱書生,哪禁得起二十杖,隻怕當場就要昏死,到時兒臣再去哪裡找個可意的侍讀?” 景隆帝沒好聲氣地斥責:“放肆!金口玉言,也由得你在一旁攪擾,莫不是想抗旨?” 朱賀霖雖有些恃寵而驕,卻非不達時務之人,一見情勢不對,立刻換了副撒嬌讨好的口吻:“兒臣隻是擔心,杖斃臣子恐有損父皇仁德之名,不如寄下這二十杖,來日若敢再犯,兩罪并罰,可好?” 景隆帝沉吟片刻,對蘇晏意味深長道:“此番是太子為你說情,朕才饒你一次,寄下二十廷杖,你且好好記在心裡,日後謹慎從事,不可再肆意妄為,否則前罪并罰。

    ” 蘇晏一聽不用挨那可怕的大棍子了,很是松了口氣,連忙謝恩。

     這時,一個内侍匆匆從入殿,禀道:“皇爺,貴妃娘娘不知為何哀泣不止,宮人們怕動了胎氣,已去太醫院請許、林兩位太醫了。

    ” 景隆帝眉頭微皺,有些無奈地對太子道:“朕去一趟永甯宮,餘事你自理吧。

    ” 朱賀霖恭送走皇帝,回頭見蘇晏還跪在那裡,嘻嘻笑道:“還跪着做什麼,起來起來,不就二十杖子,瞧把你給吓的。

    ” 蘇晏苦笑:敢情這位少爺是沒挨過廷杖,也沒見過那些挨了杖後臣子的模樣,何止是皮開肉綻,打得肌肉壞死,鮮血濺出數尺遠的都有,捱不過三五十杖當場氣絕的也不在少數。

     記得史料記載有個大臣被打得臀股肉爛脫落,他老婆還撿了一塊最大的回去用鹽腌了收藏。

     要是前世一米八幾、百半斤的身闆,說不定還能多捱幾下,現如今這小身子骨兒,恐怕二十下撐不到就得回地府判官那兒報道去。

     腹诽歸腹诽,面對當朝太子還是收斂點好,蘇晏依言起了身,規規矩矩地低頭而立。

     朱賀霖看他恭謹溫馴的樣子,全然不見當初靈動佻達的神采,心中得意的同時,不知為何又浮起一絲不快,拉下臉:“貢生蘇晏,跪下聽旨。

    ” 剛叫站起來又叫跪,這不是故意折騰人麼?蘇晏一愣,立馬反應過來,這小子是在拿他開涮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咱忍!蘇晏一撩袍子又跪了下去,有些發麻的膝蓋磕在石闆上刺痛不已,禁不住剜了這個嚣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