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關燈
    者瓦崗的那段歲月已成過往,時間流逝,消融了記憶,就像落葉,一切再也無法回頭。

     亂世出英雄! 不過亂世出的最多的還是枭雄! 大隋末年是個枭雄輩出的時代,翻開那段厚重的曆史,血腥和殺戮充斥其間,鮮活的生命到頭來隻是湊成曆史書上的一個數字。

     戰争的殘酷不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間的人所能想象的,無論小說家怎麼賣力描述還是無法傳達其中的真實。

     和史學家編纂的史書不同,據說這部《大帝回憶錄》是李默大帝生前撰寫,從來未曾修訂過。

     而其他史書在不同年代的修訂中早就失去了原貌,隻剩下一具空洞的外殼。

     在這部回憶錄中,沒有沙場征戰的榮耀,沒有文治武功的贊歌,隻有一個老人對過往青春歲月的回憶。

     當然若是拿這部回憶錄和正史對照,可以發現很多疑點,所以有人斷定這是一部拙劣的僞作。

     作為大隋末年亂世枭雄之一,大帝的崛起和退隐都是極富傳奇色彩的,這樣一個光芒四射的英雄人物和一個喋喋不休的老頭子很難扯上關系。

     姑且不論這部回憶錄的真假,讓我們跟着大帝的腳步來到一個叫做瓦崗寨的地方,在隋大業六年,一個叫翟讓的人在這裡聚衆起事,開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事業。

     在那個年代造反的人很多,很多曆史學家都認為若非大帝和白将軍的崛起,瓦崗是最有可能問鼎中原的勢力。

     因為一個叫李密的人。

     在曆史上對李密的評價要比李世民好的多,雖然他們都是心機深沉,足智多謀之輩。

     李世民因為設計殺害白将軍而成為一個小醜式的人物,李密因為死在白将軍手裡而成為一代枭雄。

     李密的敗亡是因為一個女人,她就是李密手下最信任的軍師沈落雁。

     在曆史上這個女子曾是李密最得力的助手,瓦崗寨的女軍師,決戰沙場運籌帷幄,巾帼不讓須眉。

     隻是誰都沒有料到,在瓦崗最強盛的時候,她卻毅然選擇了叛變。

     當時瓦崗大龍頭翟讓已死,李密專權,瓦崗軍四處出擊,占襄陽,攻東都,北上可圖長安,南下可收江淮。

     一切似乎都在預示着這個叫李密的人即将成為中原的霸主。

     然而在大業十四年的那個夏天,洛陽城内風雲際會,一切都改變了。

     王世充自立為王,杜伏威喋血街頭,獨孤閥倉皇出逃,白将軍趁勢而起。

     作為失敗一方的李密逃出洛陽城,正準備重整旗鼓報仇雪恨的時候,才發現天下之大已經無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