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辞旧迎新过新春

關燈
    初一就是村裡黃氏家族的親戚之間進行相互串門拜年,往年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去拜一拜。

     一般是老一輩的在家裡鎮守,等候其他小輩來拜年。

    所以黃顯彩家裡一般是奶奶和父親在家裡帶着接待客人上門拜年,而黃顯峰和黃顯彩則外出去其他村民家裡去拜年。

     如果串門串的快的話,則一個上午就走完了。

    有時在某一個戶人家裡聊的比較久一些,那半天也走不完,下午還得去還沒去過的人家去拜年。

    否則在農村這些口水比較多的地方,那家人就會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會積壓怨氣。

     奶奶說黃顯峰比較早起來早已出門去拜年了,因此,黃顯彩快速吃一點東西填飽肚子後,先是在客廳陪着上門的近親們聊會天,然後也開始往村裡順着村路挨個每家每戶去走一走。

     由于黃顯彩還在念書,所以到每家去拜年時候,一般主人家老一輩人還是會發拜年紅包給他,這時的紅包一般就是意思意思,有兩塊的,也有五塊的,當然條件稍微好一些或者關系更近一些的也會包個十塊、二十塊錢。

     這時候的紅包可還沒有什麼印刷好的小紙包,而是自己買的紅紙用小刀或剪刀裁剪成方形。

    将折好的紙币放在紅紙中間,再三折四折把它包起來并折成一個小長方形。

     昨天晚上吃飯前後,黃顯彩幫着黃康才他們一起包紅包,有兩塊的,有五塊的,也有部分是十塊和二十塊的,黃康才将其分好類以備不同時期使用。

     以前大家包紅包的時候一般是将紙币對折再對折,然後将紅紙沿着紙币的四邊大小位置将折疊起來包好。

    因此,小時候小孩子們看到小一點的紅包就知道這個紅包小,看到大一點的紅包心裡就非常期待收到大紅包了啊。

     後來慢慢地,大人們開始為了紅包好看,要麼就開始将紙币按照三折來疊紙币,這樣其輪廓比較大一些。

    也有一些人并不沿着紙币的邊沿來折,而是稍微比紙币輪廓要大一些位置包紅紙,這樣形成的紅包看起來就比較大。

     剛開始時候,小孩子們看到好大一個紅包,可是回到家甚至有些還在路上就急不可待地跟小夥伴一起把紅包拆開,才發現隻是最小的紅包,不禁感到一陣失望。

    後面慢慢越來越多這樣的已經麻木習慣了,也就沒法按照這種方式來判斷了,隻能聽天由命。

    不過反而心裡更多期待起來,收到一個紅包,用手捏一捏,掂量掂量,想着能有一個大紅包出現。

     于是乎,大人們一到新春過“年關”,又期盼着新年能有新氣象;小孩子們則開心等待新年穿新衣,同時還能領取拜年紅包,享受着拆紅包過程的失望與驚喜。

     黃顯彩前幾年拜年時收到的新春祝福基本上是“恭喜新年學業有成,考上一個大大的大學”,今年則變成了“恭喜新年學業有成,未來找到一個好單位”。

     喜歡凡人:職場商戰請大家收藏:()凡人:職場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