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唯有才情不负人

關燈
    都已經錄取完,包括之前一起混日子,讀高三後又一起找老師補習的死黨賴陽盛也已經拿到了秦省财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這個學校,黃顯彩的志願裡也報了,但他卻沒收到該校的錄取通知書。

    據班主任和一些同學反饋,杭縣一中就有三個同學收到了該校的錄取通知書,說明黃顯彩并未被被錄取。

     今年是1997年,也是閩省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從今年開始高考的成績公布不再按卷面原始分數,而是根據标準分來進行公布,并确定錄取分數線。

     此外,全國大學也在今年開始進行擴招改革,與以往上大學隻象征性收個一百到三百元不同,今年的大學學費顯着上漲,一個學年的學費可能高達兩三千甚至大幾千元。

     這時的高考志願是在高考前就完成填報工作。

    黃顯彩沒出過遠門,最遠就是小學時學校組織春遊去過龍市市區的一個什麼登高公園,他對外面大城市的情況了解有限。

     這個時代主要通過中央台、閩省台以及可收到鄰省粵省台的電視新聞和節目,同時也會閱讀報刊雜志等媒體來獲取資訊。

    關于什麼地方的什麼大學如何如何,也隻是聽聽老師們簡單提過,具體不太清楚。

     除了聽過清大、燕大以及部分211重點大學外,其他的一般本科隻是老師在填報志願宣導的時候說了一些建議,但黃顯彩對此沒有什麼概念,雖然家裡的哥哥姐姐也都大學畢業。

     與黃顯彩相比,大哥黃顯峰是一個比較活躍而不安于現狀,做事比較有聰明勁的人。

    他初中和高中都在杭縣二中就讀,八十年代末考取了閩省師範大學本科,成為了村裡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

    當時村裡轟動一時,大家都羨慕不已,說他們這條分支的祖墳冒青煙。

     沒辦法,由于高考是1977年才開始恢複,盡管也恢複已有十年時間,但直到了1986年國家才開始重視并實施義務教育,但這時的義務教育仍然需要繳納一定的學雜費。

     農村這時的主要目标就是種田幹農活填飽肚子,為了生存而勞作,商業經濟活動什麼的主要在那些大城市或者縣城裡。

    上學意味着要支付學費,因此之前農村小孩讀書的比較少,别說是考取大學了,就是考取中專都燒高香可以在城裡分配有穩定的工作。

     黃顯峰在閩省省會榕城上的四年大學,期間出于好奇和新鮮感,在從衆心理下參加了當時一些學生組織的大集會,招到了不少社會群衆的非議,繼而引發了不小的沖突。

    後來,學校為了平息影響,把參加的學生都進行了處分等各種處理措施。

     因此,在1992年畢業時,正常情況下黃顯峰應該會被分配到杭縣最好的一中任教,但因之前的處分,他被安排到了遠離縣城、靠近龍市那頭的菇田鎮中學初中部去教勞動課和政治課等科目。

    據死黨賴陽盛說,那時他在讀初一初二時黃顯峰還曾經教過他們呢。

     喜歡凡人:職場商戰請大家收藏:()凡人:職場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