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告别

關燈
    麼才能提升的更快,怎麼才能學到更多的部隊技能,回到宿舍後跑到槍房領取自己的95步槍,拎着幾塊紅磚就向着外面走去,接下來還要做一組俯卧撐,仰卧起坐,來一組波比跳,做完這些在身體疲勞的狀态下端槍2小時才會結束今天上午的訓練任務,當然,這時候潇然也未必還有力氣做其他的訓練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每天潇然都會做一組500個俯卧撐,500個仰卧起坐,一組150個波比跳。

     可千萬别小看這點訓練,俯卧撐,仰卧起坐這些不去說,光是波比跳沒經過訓練的人一次性能做10就算不錯的了,在部隊,經過訓練可以完成50個波比跳算合格,鐵拳團在100個。

     特種兵目前不知道,但是在浏覽軍事新聞時曾聽說美軍海軍陸戰隊有隊員能在10分鐘内做375個波比跳,當然,暴露出來的訓練練肯定不隻這些。

     但是潇然現在也隻能做150個波比跳,這已經是目前的極限了,半個小時後疲憊的潇然拿起吊好石頭的步槍站起來,步槍拖在肩上,目光跟瞄準器一條線。

    兩個小時後,潇然放下槍原地活動了下胫骨,慢慢的朝槍房走去。

     中午吃完飯後休息了一會,起身來到操場上練習截拳道,作為從小開始修煉的2種拳法,潇然已經無比熟悉,因為身體的緣故,雖然還比不上前世,但是對于這2種拳法無比熟悉。

     截拳道總結來說分為:一、四分之三警戒勢 1.兩腳并攏,收腹、挺胸,兩肩自然下沉,兩手下垂,自然平視。

     2.左腳後退一步,腳跟提起,雙腿微屈,兩腳間距約與肩同寬,重心在兩腳之間。

    左腳與左腳跟、左腳尖連線成45~90度角;右腳與連線成30度角。

    收腹、含胸、拔背、沉肩。

    右肘下沉,大小臂夾角成90度;左肘護肋,左拳舉于颌側。

    下颌微收,目視側方。

     二、全側面警戒勢 由立正姿勢開始,左腳向正後方退一步,兩腳間距約一肩寬,身體左轉90度,兩腳在同側成一直線,成全側面警戒勢。

    雙腿微屈,收腹,重心在兩腳之間。

    兩手可高擡、低放,伺機晃動。

    目視側方。

     三、正警戒勢 左正警戒勢 兩腳雙膝内扣,與肩同寬,兩腳屈膝,重心在兩腿之間。

    臀部下坐,收腹、含胸、沉肩。

    左掌尖上挑與肩同高,伸于體前人體中線位置;右手擺于左臂内側。

     右正警戒勢 動作與左警戒勢相同,唯右掌上挑伸于體前,左掌内護。

     四、警戒勢前後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勢為起勢。

     2.右腳貼地前滑8厘米,左腳随即跟上,迅速彌補因前腳滑動帶來的間距過大,身體重心迅速恢複兩腿之間。

     3.右腳貼地後滑,左腳迅速後退以彌補因前腳後滑帶來的間距過窄,身體重心迅速恢複兩腿之間。

     五、警戒勢左、右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勢為起勢。

     2.左腳向左斜前方橫邁8厘米,右腳迅速跟進,上體保持不變,身體重心迅速恢複兩腿之間。

     3.右腳向右斜前方橫邁8厘米,左腳迅速跟進,上體保持不變,身體重心迅速恢複兩腿之間。

     六、泰拳勢 左腳掌在前觸地,右腳在後與左腳連線成正角。

    兩腳相距與肩同寬,雙膝微屈,收腹,身略偏側。

    右拳護咽喉,左拳高于臉頰平,左肘離身體10~15厘米。

     七、虎撲勢 1.兩腳約呈四六馬步,重心六份在右腿。

    兩掌掌心向下,張臂略彎,前低後高。

    虎視前方。

     2.右腳蹬地,大小腿伸直,擰胯、扭腰,順肩大臂帶動小臂,右掌虎口斜向下方揮砍。

     八、正擊前警戒勢 右腳在前,左腳在後,重心在兩腿之間。

    右手伸于體前,略彎;左手内護 四分之三警戒勢預示着正統、常規動作的出擊;全側面警戒勢突顯了側身突進的強勢;正警戒勢、正擊前警戒勢體現了手法“搭橋”的便宜;而泰拳勢表現的是壓迫、硬朗的風格;虎撲勢是蓄勢待發的張力。

     不同的警戒勢是不同風格技擊特征的标志,是後續動作的“符号”,預示大緻一些動作出擊的種種可能,不可不察! 兵法雲:水無常态,兵無常勢,瞬息萬變。

     “不停地移動,像水面躍動的月光一樣……”伺機進攻,讓對方摸不到頭腦,“技者善隐其型”,不停變幻格鬥姿勢,會讓對手局促不安、無所适從,不知從何下手 喜歡特種兵之從鐵拳團開始的兵王之路請大家收藏:()特種兵之從鐵拳團開始的兵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