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年代知青6
關燈
小
中
大
從說話和神态能看出馬嬌嬌比較嬌氣,趙海比較油滑,其他的倒都是中規中矩的。
錢友文,馬嬌嬌,王文靜,顧尚武四人住在後面單間,其他的都住在前院大通鋪,不過隻有王文靜和顧尚武單獨燒飯,其他的都是在一起吃大鍋飯。
既然有人單獨吃,那劉玉溪肯定也是要單獨吃的,正好她力氣大,理由都是現成的:她吃的多,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大家簡單熟悉後,就散開洗漱回去休息了,畢竟新來的知青坐了一天車都比較累了。
劉玉溪回到房間,把炕簡單的鋪上,然後就開始盤算自己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大件不需要了,但是一些零碎還是需要從空間裡拿出來的,想着想着也扛不住疲憊睡着了。
第二天起來已經快到中午,老知青們已經在前面堂屋那聚在一起聊天了,等他們這六人都起來後,王建國和劉海麗就招呼他們去找大隊長領糧食。
大隊長和他們說新知青糧食補助有三個月,大隊還可以再支給他們三個月的糧食,等到下次分糧的時候,要扣除這部分糧食,餘下的才是他們的,所以他們上工的時候要努力,不然的話,剩下的糧食不夠吃。
當然,在分糧的時候,如果大隊有多餘的糧食,也可以花錢購買一些。
衆人聽到可以買糧食才放心下來,都怕自己到時候分的糧不夠吃,畢竟以前也沒有幹過農活。
大隊長說他們還可以再歇一個多月,等到四月份中旬的時候,基本上就需要下地幹活了,這段時間有什麼缺的東西可以到城裡買,隻要去之前和大隊長說一聲就可以了。
後面幾天劉玉溪這六人天天一大早就坐牛車趕到公社,到公社了就分頭各自行動,下午的時候集合,再大包小包的趕回來。
老知青和村裡人都知道了新來的這批知青條件非常好,有那喜歡占便宜的人,心裡已經琢磨開了。
現在積雪已經慢慢開化,劉玉溪沒事的時候就會上山去找一些暴露出來的枯枝,背回知青院裡鋪開曬上,慢慢開始積攢柴火,畢竟老知青的木柴也隻夠他們自己用,老是借也不是辦法。
其他的五人有的跟着劉玉溪一起上山撿柴,有的就從勞力多的老鄉家花錢換一些。
等把房間裡的東西慢慢填補齊,日子也開始捋順,就到了開春下地的時候。
東北一年就種一茬莊稼,三大主要種植物是玉米,水稻和大豆,新知青因為剛來,所以大隊長就安排他們女的拔草,男的翻地,也安排了村裡人帶他們,就怕拔草的拔了秧苗,鋤地的傷了自己。
頭一天下地,哪怕戴了勞保手套,劉玉溪也不是很适應,雖然她的力氣很大,但是手上的皮膚還是比較嬌嫩的,拔草不費力,摩擦還是讓她手上起了水泡,這個沒有辦法,隻能是幹的時間長了,起水泡的部位磨出老繭,以後習慣就好了。
他們村不是按勞動時長來計算工分的,每天上工之前,大隊長和記分員就會給每個人分配任務。
比如說拔草的拔一畝地是五公
錢友文,馬嬌嬌,王文靜,顧尚武四人住在後面單間,其他的都住在前院大通鋪,不過隻有王文靜和顧尚武單獨燒飯,其他的都是在一起吃大鍋飯。
既然有人單獨吃,那劉玉溪肯定也是要單獨吃的,正好她力氣大,理由都是現成的:她吃的多,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大家簡單熟悉後,就散開洗漱回去休息了,畢竟新來的知青坐了一天車都比較累了。
劉玉溪回到房間,把炕簡單的鋪上,然後就開始盤算自己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大件不需要了,但是一些零碎還是需要從空間裡拿出來的,想着想着也扛不住疲憊睡着了。
第二天起來已經快到中午,老知青們已經在前面堂屋那聚在一起聊天了,等他們這六人都起來後,王建國和劉海麗就招呼他們去找大隊長領糧食。
大隊長和他們說新知青糧食補助有三個月,大隊還可以再支給他們三個月的糧食,等到下次分糧的時候,要扣除這部分糧食,餘下的才是他們的,所以他們上工的時候要努力,不然的話,剩下的糧食不夠吃。
當然,在分糧的時候,如果大隊有多餘的糧食,也可以花錢購買一些。
衆人聽到可以買糧食才放心下來,都怕自己到時候分的糧不夠吃,畢竟以前也沒有幹過農活。
大隊長說他們還可以再歇一個多月,等到四月份中旬的時候,基本上就需要下地幹活了,這段時間有什麼缺的東西可以到城裡買,隻要去之前和大隊長說一聲就可以了。
後面幾天劉玉溪這六人天天一大早就坐牛車趕到公社,到公社了就分頭各自行動,下午的時候集合,再大包小包的趕回來。
老知青和村裡人都知道了新來的這批知青條件非常好,有那喜歡占便宜的人,心裡已經琢磨開了。
現在積雪已經慢慢開化,劉玉溪沒事的時候就會上山去找一些暴露出來的枯枝,背回知青院裡鋪開曬上,慢慢開始積攢柴火,畢竟老知青的木柴也隻夠他們自己用,老是借也不是辦法。
其他的五人有的跟着劉玉溪一起上山撿柴,有的就從勞力多的老鄉家花錢換一些。
等把房間裡的東西慢慢填補齊,日子也開始捋順,就到了開春下地的時候。
東北一年就種一茬莊稼,三大主要種植物是玉米,水稻和大豆,新知青因為剛來,所以大隊長就安排他們女的拔草,男的翻地,也安排了村裡人帶他們,就怕拔草的拔了秧苗,鋤地的傷了自己。
頭一天下地,哪怕戴了勞保手套,劉玉溪也不是很适應,雖然她的力氣很大,但是手上的皮膚還是比較嬌嫩的,拔草不費力,摩擦還是讓她手上起了水泡,這個沒有辦法,隻能是幹的時間長了,起水泡的部位磨出老繭,以後習慣就好了。
他們村不是按勞動時長來計算工分的,每天上工之前,大隊長和記分員就會給每個人分配任務。
比如說拔草的拔一畝地是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