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上山,丰厚收获

關燈
    陸川對窗外發生的一切渾然不覺,他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粗糙的木桌上鋪着一張泛黃的草紙,陸川用削尖的木炭在上面仔細地描繪着後山的輪廓。

     他屏息凝神,腦海中浮現出後山的一草一木。

     每一次打獵的經曆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記憶裡—— 哪裡有清澈的泉水,哪裡有茂密的灌木叢,哪裡陽光充沛适合黃芪生長,哪裡陰暗潮濕适合川芎和當歸……他都了然于胸。

     他先用炭筆勾勒出山體的形狀,标注出幾處顯着的地标:山頂形似鷹嘴的岩石、山腰的瀑布、山腳那棵見證了百年滄桑的老槐樹。

     這些都是他辨别方向的重要依據。

     接着,他開始标注藥材的分布區域,并在旁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藥材的産量和品質。

     黃芪喜陽,便在南坡畫了個圈,寫上“黃芪”二字,還在旁邊畫了個小太陽。

     川芎和當歸則偏愛陰濕的環境,他便在山谷和溪流附近畫上記号。

     山楂樹通常生長在山腰向陽處,他也在圖上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至于枳實,他記得在鷹嘴岩下的峭壁上曾見過幾株,便在圖的邊緣小心地标注出來,心裡盤算着:這枳實性寒,味苦酸澀,可破氣消積,化痰散痞,要是小萍的咳嗽一直不好,或許可以加一點進去…… 陸川一邊畫,一邊回憶着前世學到的草藥知識。

     他想起《本草綱目》裡說過,“采藥不僅要懂藥性,還要懂山性。

    ” 也就是說,要根據山勢、土壤、氣候等因素,判斷藥材的生長環境,才能采到品質上乘的藥材。

     “川子,還在忙活呢?” 李秀蘭輕輕推門進來,手裡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玉米糊糊,“趁熱喝了吧,别餓壞了肚子。

    ” “娘,我再畫一會兒。

    ”陸川擡起頭,接過糊糊,心裡湧起一股暖意。

     李秀蘭将煤油燈撥亮了些,關切地問道:“畫啥呢?這麼認真。

    ” “我在畫後山的地圖,把藥材的分布都标出來。

    ” 陸川指着圖紙解釋道,“這樣以後上山采藥就方便多了,也能更好地保護藥材資源,不讓它們被過度采挖。

    ” “娘,您知道嗎?這過度采挖可是會破壞生态平衡的,咱們得可持續發展……” 李秀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慈愛地看着兒子:“川子,你懂得真多。

    要是你爹還在……” 說到這裡,她又哽咽了。

     整理了一下情緒。

     她摸着陸川的頭,粗糙的手掌帶着老繭,卻有點溫暖。

     “川兒啊,娘相信你一定能帶着妹子和娘過上好日子,頓頓都能吃上白面饅頭!” 陸川喝了一口玉米糊糊,甜絲絲的,帶着一股玉米特有的清香。

     “好。

    ” 畫完最後一筆,陸川放下木炭,吹了吹地圖上殘留的炭灰。

     這地圖是用木炭在粗糙的麻布上繪制的,簡陋得很,卻無比珍貴。

     上面标注了附近山上的草藥分布,是陸川根據前世的記憶和最近幾天的實地考察繪制的。

     放下地圖,陸川走到窗邊。

     張大力那幾個“革委會”的,總算走了。

    想起昨天他們耀武揚威的嘴臉,陸川就一陣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