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彭城之行
關燈
小
中
大
在金秋時節的東宮玄圃園内,楓葉如火,銀杏飄金,王鹦鹉與劉休遠悠然漫步其中。
劉休遠踏着落葉鋪成的金紅地毯,心中湧動着一種急切而又矛盾的情感,仿佛這每一片落葉都是時光的倒影,提醒着他歲月的匆忙。
劉休遠瞥了一眼身邊的王鹦鹉,她雖然穿着宮女的衣服,在秋色的映襯下更顯清雅脫俗。
劉休遠不禁暗歎:“如此秋意濃烈,正是人間好時節,然而這美好的時光總覺短暫,我真希望能放下所有肩負的責任與壓力,與你共同沉浸在這秋日的甯靜之中。
” 劉休遠對王鹦鹉輕輕開口道:“鹦鹉,你看這秋風掃過,帶走的是葉子,留下的是歲月的痕迹。
我時常有種錯覺,好像今天的時間對我們來說總是不夠用。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深的熱情與期盼。
王鹦鹉望着眼前斑斓的秋色,臉上浮現出一抹淺笑,像是将心中的遺憾暫時擱置,享受此刻的美好,“阿劭,雖然我是被迫進宮的,不過呢仔細想想,我能遇到你,又能欣賞美景,今天真是我入宮以來最快樂的一天,沒有繁瑣的規矩,隻有這秋風、這美景,還有你陪在我身邊。
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 劉休遠聽到王鹦鹉的這番話,心頭不禁泛起一陣暖意,他伸出手,輕輕地搭在王鹦鹉的肩頭,他深深地凝視着王鹦鹉:“鹦鹉,你說得對,人生際遇難以預料,我們在不完美的境遇中找到了彼此,這也是命運的一種饋贈。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看似不得已的選擇,才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與和諧。
” 夕陽斜挂天邊,給整個東宮玄圃園披上一層金紅色的霞衣,王鹦鹉癡癡地凝望着那輪即将沉入地平線的紅日,心中湧動着淡淡的離愁别緒。
她的眼光不經意地投向身邊的劉休遠,隻見他臉龐在餘晖中顯得更加俊逸非凡,那溫和的目光和儒雅的氣質讓她愈發不舍。
王鹦鹉低聲呢喃,像是在對他訴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阿劭,你看這夕陽多麼美麗,卻也轉瞬即逝,就像今日這短暫的相處,總覺得還未盡興,又要回到那個規規矩矩的日子中去了。
”她的眼角掠過一絲依戀,卻又努力保持着笑容,試圖掩飾即将分離的失落。
劉休遠察覺到了她的情緒變化,他輕輕握住王鹦鹉的手,目光堅定而深情:“鹦鹉,夕陽雖會西下,但它明日還會升起。
我們今日雖需暫别,但明日仍有相見之時。
” 王鹦鹉聽罷,心中湧上一股暖流,她感激地點點頭王鹦鹉凝望着劉休遠的臉龐,夕陽的餘晖在他眼眸中灑下一片金黃,她柔聲細語道:“阿劭,回去後好好休息,調養身體。
也牽動着我的心弦,不要讓我擔心。
” 劉休遠看着王鹦鹉眼中的憂慮,低語回複:“鹦鹉,你放心。
” 王鹦鹉目送着劉休遠離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黃昏的盡頭。
劉休遠步入東宮大門,身影沐浴在斜陽餘晖中,臉上仍殘留着與王鹦鹉分别時的不舍。
貼身太監陳慶國早已經等候在那裡,見到太子的身影,他急促而不失恭敬地快步趨前,面色凝重,語氣急切:“太子殿下,适才,主上身邊的奚公公特地遣人過來,說是陛下亟須召見您。
” 劉休遠一聽,原本沉溺于私人情感的心境瞬間轉換為對國事的警覺,他微微皺眉,沉穩地詢問:“問過了嗎,何事如此緊急?” 陳慶國咽了一口唾沫,低頭禀報,聲音略帶顫抖:“是,衡陽王殿下,……薨逝了。
主上現正為此事萬分悲痛,急需您和幾個朝臣立刻過去商議後續事宜。
” 劉休遠聞訊,閉目片刻,穩定了情緒,再次睜開眼睛時,已是深邃而堅定:“明白了,慶國,即刻準備,孤這就去見阿父。
” 含章殿 劉休遠身步入含章殿的那一刻,隻見劉義隆的臉色蒼白而憔悴,眼中滿是對衡陽王七弟離世的哀痛,旁邊站着的是同樣一臉凝重的江夏五叔劉義恭,以及幾位眉頭緊鎖的大臣。
劉義恭道:“陛下,衡陽王已歸天,身為他的五哥,臣想暫且卸下職務,親自前往彭城,為他主持喪事,送他最後一程。
” 劉義隆在面對劉義恭請求解職迎喪的提議時,内心深處掀起了一片波瀾。
他憶起七弟在荊州時的日子,又想起七弟為了四哥劉義康忤逆他,他自己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告誡劉義季要節制飲酒,生怕過度酗酒會損傷他的身體。
劉義隆的心頭湧上一股酸楚與懊悔,他惋惜劉義季英年早逝,又痛心于他無法擺脫内心困擾,走上這條自我消耗的道路。
他眼底掠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道:“五弟,你的孝悌之心,朕深感欣慰。
”劉義隆的聲音中帶着不易察覺的難過,然而,身為太尉,此刻你若解職,不僅于國有損。
” 劉義隆緩緩擡起頭來,看向身邊的江夏王劉義恭,沉聲說道:“五弟,朕考慮過了,現今朕的八皇子并無特别緊要的國務要處理,朕決定讓他代表朕,前往彭城為七弟迎喪。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義隆作出決定,派遣八皇子劉休秀前往迎接七弟劉義季的靈柩。
然而劉義恭對此心中了然,他清楚皇上之所以選擇八皇子,是因其相對其他皇子來說資質平平,不愛讀書,政務經驗尚淺,這樣的安排或許暗含了皇上對七弟劉義季生前親近四哥劉義康一事仍存芥蒂。
劉義恭聽罷,面上并無明顯的驚訝之色,他微微颔首,平靜回應:“陛下聖明,東海王休秀仁厚謙遜,确是極佳人選。
臣相信他定能妥帖處理此次迎喪事宜,不負陛下所托。
” 劉義恭眉梢微蹙,低頭思考片刻後,小心翼翼地啟齒谏言:“陛下,八皇子固然品性純良,但畢竟隻有十二歲,長途跋涉去彭城且要主持這樣莊重的喪事,實在過于辛勞,。
臣以為,除了八皇子外,不妨讓太子一同前往彭城,一則展現皇家對七弟的
劉休遠踏着落葉鋪成的金紅地毯,心中湧動着一種急切而又矛盾的情感,仿佛這每一片落葉都是時光的倒影,提醒着他歲月的匆忙。
劉休遠瞥了一眼身邊的王鹦鹉,她雖然穿着宮女的衣服,在秋色的映襯下更顯清雅脫俗。
劉休遠不禁暗歎:“如此秋意濃烈,正是人間好時節,然而這美好的時光總覺短暫,我真希望能放下所有肩負的責任與壓力,與你共同沉浸在這秋日的甯靜之中。
” 劉休遠對王鹦鹉輕輕開口道:“鹦鹉,你看這秋風掃過,帶走的是葉子,留下的是歲月的痕迹。
我時常有種錯覺,好像今天的時間對我們來說總是不夠用。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深的熱情與期盼。
王鹦鹉望着眼前斑斓的秋色,臉上浮現出一抹淺笑,像是将心中的遺憾暫時擱置,享受此刻的美好,“阿劭,雖然我是被迫進宮的,不過呢仔細想想,我能遇到你,又能欣賞美景,今天真是我入宮以來最快樂的一天,沒有繁瑣的規矩,隻有這秋風、這美景,還有你陪在我身邊。
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 劉休遠聽到王鹦鹉的這番話,心頭不禁泛起一陣暖意,他伸出手,輕輕地搭在王鹦鹉的肩頭,他深深地凝視着王鹦鹉:“鹦鹉,你說得對,人生際遇難以預料,我們在不完美的境遇中找到了彼此,這也是命運的一種饋贈。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看似不得已的選擇,才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與和諧。
” 夕陽斜挂天邊,給整個東宮玄圃園披上一層金紅色的霞衣,王鹦鹉癡癡地凝望着那輪即将沉入地平線的紅日,心中湧動着淡淡的離愁别緒。
她的眼光不經意地投向身邊的劉休遠,隻見他臉龐在餘晖中顯得更加俊逸非凡,那溫和的目光和儒雅的氣質讓她愈發不舍。
王鹦鹉低聲呢喃,像是在對他訴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阿劭,你看這夕陽多麼美麗,卻也轉瞬即逝,就像今日這短暫的相處,總覺得還未盡興,又要回到那個規規矩矩的日子中去了。
”她的眼角掠過一絲依戀,卻又努力保持着笑容,試圖掩飾即将分離的失落。
劉休遠察覺到了她的情緒變化,他輕輕握住王鹦鹉的手,目光堅定而深情:“鹦鹉,夕陽雖會西下,但它明日還會升起。
我們今日雖需暫别,但明日仍有相見之時。
” 王鹦鹉聽罷,心中湧上一股暖流,她感激地點點頭王鹦鹉凝望着劉休遠的臉龐,夕陽的餘晖在他眼眸中灑下一片金黃,她柔聲細語道:“阿劭,回去後好好休息,調養身體。
也牽動着我的心弦,不要讓我擔心。
” 劉休遠看着王鹦鹉眼中的憂慮,低語回複:“鹦鹉,你放心。
” 王鹦鹉目送着劉休遠離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黃昏的盡頭。
劉休遠步入東宮大門,身影沐浴在斜陽餘晖中,臉上仍殘留着與王鹦鹉分别時的不舍。
貼身太監陳慶國早已經等候在那裡,見到太子的身影,他急促而不失恭敬地快步趨前,面色凝重,語氣急切:“太子殿下,适才,主上身邊的奚公公特地遣人過來,說是陛下亟須召見您。
” 劉休遠一聽,原本沉溺于私人情感的心境瞬間轉換為對國事的警覺,他微微皺眉,沉穩地詢問:“問過了嗎,何事如此緊急?” 陳慶國咽了一口唾沫,低頭禀報,聲音略帶顫抖:“是,衡陽王殿下,……薨逝了。
主上現正為此事萬分悲痛,急需您和幾個朝臣立刻過去商議後續事宜。
” 劉休遠聞訊,閉目片刻,穩定了情緒,再次睜開眼睛時,已是深邃而堅定:“明白了,慶國,即刻準備,孤這就去見阿父。
” 含章殿 劉休遠身步入含章殿的那一刻,隻見劉義隆的臉色蒼白而憔悴,眼中滿是對衡陽王七弟離世的哀痛,旁邊站着的是同樣一臉凝重的江夏五叔劉義恭,以及幾位眉頭緊鎖的大臣。
劉義恭道:“陛下,衡陽王已歸天,身為他的五哥,臣想暫且卸下職務,親自前往彭城,為他主持喪事,送他最後一程。
” 劉義隆在面對劉義恭請求解職迎喪的提議時,内心深處掀起了一片波瀾。
他憶起七弟在荊州時的日子,又想起七弟為了四哥劉義康忤逆他,他自己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告誡劉義季要節制飲酒,生怕過度酗酒會損傷他的身體。
劉義隆的心頭湧上一股酸楚與懊悔,他惋惜劉義季英年早逝,又痛心于他無法擺脫内心困擾,走上這條自我消耗的道路。
他眼底掠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道:“五弟,你的孝悌之心,朕深感欣慰。
”劉義隆的聲音中帶着不易察覺的難過,然而,身為太尉,此刻你若解職,不僅于國有損。
” 劉義隆緩緩擡起頭來,看向身邊的江夏王劉義恭,沉聲說道:“五弟,朕考慮過了,現今朕的八皇子并無特别緊要的國務要處理,朕決定讓他代表朕,前往彭城為七弟迎喪。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義隆作出決定,派遣八皇子劉休秀前往迎接七弟劉義季的靈柩。
然而劉義恭對此心中了然,他清楚皇上之所以選擇八皇子,是因其相對其他皇子來說資質平平,不愛讀書,政務經驗尚淺,這樣的安排或許暗含了皇上對七弟劉義季生前親近四哥劉義康一事仍存芥蒂。
劉義恭聽罷,面上并無明顯的驚訝之色,他微微颔首,平靜回應:“陛下聖明,東海王休秀仁厚謙遜,确是極佳人選。
臣相信他定能妥帖處理此次迎喪事宜,不負陛下所托。
” 劉義恭眉梢微蹙,低頭思考片刻後,小心翼翼地啟齒谏言:“陛下,八皇子固然品性純良,但畢竟隻有十二歲,長途跋涉去彭城且要主持這樣莊重的喪事,實在過于辛勞,。
臣以為,除了八皇子外,不妨讓太子一同前往彭城,一則展現皇家對七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