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多事之秋
關燈
小
中
大
劉義康的眉頭緊鎖,他沒想到這個十四歲的劉休遠會如此直白地質問自己。
他的心中泛起一絲波瀾,這是對他的信任、對他權威的直接挑戰。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内心的情緒,但話語間仍透露出幾分無奈:“阿劭,你怎能如此說?我從未縱容過任何人黨同伐異,四叔隻是在盡力維護朝廷的和諧與穩定。
” 劉休遠冷笑一聲,聲音更加尖銳:“和諧與穩定?那為何領軍将軍的權力越來越大,他的黨羽遍布朝野?這難道不是你縱容的結果嗎?”劉休遠撇了撇嘴,聲音中充滿了輕蔑:“四叔,您是不是忘了,這個朝廷是誰說了算?是孤的阿父,還有孤!孤是太子,孤現在隻想騎馬,難道這也不行嗎?” 說完,劉休遠不再等待劉義康的回答,跳下馬車,他走到一旁早已準備好的馬匹前,一躍而上,雙腿夾緊馬腹,一揚馬鞭,駿馬便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
馬蹄聲在空曠的山谷中回蕩,揚起一片塵土。
馬兒立刻在崎岖的山路上奔騰起來。
劉休遠迎着山風,盡情地馳騁在山間,心中的煩躁和不滿也随之消散無蹤。
含章殿 殷景仁在含章殿中與劉義隆秘密商議,他們眉頭緊鎖,讨論着如何不動聲色地削弱相王黨的勢力。
“陛下,眼下最緊要的是分化其内部,我們需尋得其中薄弱環節,逐一擊破。
”殷景仁語氣堅定。
一個月後 劉休遠和劉義康風塵仆仆地從京口歸來,劉休遠步入建康宮宮,急匆匆地向阿母袁齊妫的顯陽殿趕去,心中五味雜陳。
初秋日的陽光透過輕紗窗簾,斑駁地灑在顯陽殿,為這本應溫馨的場景平添了幾分寂寥。
皇後袁齊妫卧于病榻之上,面色蒼白如紙,她的眼眸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偶爾的咳嗽聲在這靜谧的室内顯得格外沉重。
床邊,精緻的藥爐散發出淡淡的藥香,與窗外飄來的桂花香交織在一起,卻無法掩蓋住空氣中那股揮之不去的憂郁。
劉休遠坐在袁齊妫身邊,緊握着她的手,感受着那微弱而冰冷的觸感,心中的疼惜與不舍如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将他淹沒。
他擡頭望向袁齊妫蒼白而憔悴的臉龐,眼中滿是不忍,他的眼神滿是疼惜與不舍。
表面上卻盡力維持着平靜,低聲安慰道:“阿母,你一定要堅持住,兒子已經請了徐道度,徐大夫是當世明醫,兒子想他一定可以醫治好你的。
” 然而,話雖如此,劉休遠的心中卻如同被巨石壓着一般沉重。
他知道,趙太醫已經私下告訴了他真相——即便是徐道度這樣的名醫,也無法挽回袁皇後的生命了。
但此刻,他隻能欺騙袁皇後,給她一線希望,讓她能在最後的時刻裡保持一份甯靜和安詳。
袁齊妫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兒子眼中的堅定和溫柔,她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微笑着點了點頭,仿佛是在告訴劉休遠,她相信他,也相信自己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劉休遠輕輕地握緊了她的手,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她。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但随即,他默默的在心裡說:“阿母……兒子……兒子不想你離開……”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十日後 當夕陽的餘晖灑進寝宮,她靜靜地躺在華麗的床榻上,面容安詳,仿佛隻是陷入了深深的沉睡。
劉義隆坐在床邊,緊握着她的手,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滑落。
整個寝宮沉浸在一片肅穆和悲痛之中,宮女和太監們低聲啜泣。
劉休遠止不住的流淚擡頭望向窗外,那輪夕陽如血,仿佛也在為袁皇後的離世而哀傷。
他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痛和不舍,他知道,他再也無法聽到母親溫柔的呼喚,再也無法看到她慈愛的笑容了。
袁皇後崩逝後,劉義隆的心情沉重到了極點。
他原本計劃鏟除劉湛和劉義康的行動因為這些日子而被迫放緩,而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對袁皇後的愧疚和思念。
整個皇宮在袁皇後去世後陷入了一片肅穆之中。
缟素成為了主色調,連空氣中都彌漫着一種悲傷的氣息。
劉義隆穿着一身素淨的衣服,在宮中漫無目的地走着。
他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威嚴,隻剩下無盡的哀傷和思念。
劉義隆獨自坐在寝宮之中,目光深邃而複雜。
他手中的那枚袁皇後生前鐘愛的玉簪,他的内心帶着一種難言的苦澀。
他沒想到皇後會病得如此嚴重,更沒想到她臨死前還在怨恨着他。
這份怨恨,如同尖刀般刺入他的心頭,讓他痛不欲生。
就在這時,奚成祖輕輕地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着一抹哀傷,卻又不失恭敬。
“陛下,請您節哀。
大行皇後在天之靈,一定希望您能保重龍體,繼續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他輕聲安慰道。
然而,劉義隆卻并未如他所願地平靜下來。
他擡起頭,眼眶微紅,聲音哽咽:“不會……朕想大行皇後她一定會怨恨朕太深,才會在臨崩前不與朕說一句話,才會拉上被子,不看朕一眼。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責和痛苦,仿佛能從中看到他對袁皇後的深深眷戀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義隆的手指輕輕摩挲着那枚玉簪,那是袁皇後生前最喜愛的飾物,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閉上眼睛,仿佛能看到袁皇後生前的音容笑貌,那些溫馨的回憶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最尖銳的刀。
寝宮内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劉義隆那低沉而哽咽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
這是皇上心中的痛,也是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丈夫無法言說的悲哀。
劉義康在得知袁齊妫離世的消息後,面色一凝,腳步匆忙地進入了建康宮。
他看到劉義隆孤獨地坐在榻邊,臉色蒼白,眼中滿是悲痛,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陣沉痛。
他深知這位三哥與三嫂感
他的心中泛起一絲波瀾,這是對他的信任、對他權威的直接挑戰。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内心的情緒,但話語間仍透露出幾分無奈:“阿劭,你怎能如此說?我從未縱容過任何人黨同伐異,四叔隻是在盡力維護朝廷的和諧與穩定。
” 劉休遠冷笑一聲,聲音更加尖銳:“和諧與穩定?那為何領軍将軍的權力越來越大,他的黨羽遍布朝野?這難道不是你縱容的結果嗎?”劉休遠撇了撇嘴,聲音中充滿了輕蔑:“四叔,您是不是忘了,這個朝廷是誰說了算?是孤的阿父,還有孤!孤是太子,孤現在隻想騎馬,難道這也不行嗎?” 說完,劉休遠不再等待劉義康的回答,跳下馬車,他走到一旁早已準備好的馬匹前,一躍而上,雙腿夾緊馬腹,一揚馬鞭,駿馬便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
馬蹄聲在空曠的山谷中回蕩,揚起一片塵土。
馬兒立刻在崎岖的山路上奔騰起來。
劉休遠迎着山風,盡情地馳騁在山間,心中的煩躁和不滿也随之消散無蹤。
含章殿 殷景仁在含章殿中與劉義隆秘密商議,他們眉頭緊鎖,讨論着如何不動聲色地削弱相王黨的勢力。
“陛下,眼下最緊要的是分化其内部,我們需尋得其中薄弱環節,逐一擊破。
”殷景仁語氣堅定。
一個月後 劉休遠和劉義康風塵仆仆地從京口歸來,劉休遠步入建康宮宮,急匆匆地向阿母袁齊妫的顯陽殿趕去,心中五味雜陳。
初秋日的陽光透過輕紗窗簾,斑駁地灑在顯陽殿,為這本應溫馨的場景平添了幾分寂寥。
皇後袁齊妫卧于病榻之上,面色蒼白如紙,她的眼眸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偶爾的咳嗽聲在這靜谧的室内顯得格外沉重。
床邊,精緻的藥爐散發出淡淡的藥香,與窗外飄來的桂花香交織在一起,卻無法掩蓋住空氣中那股揮之不去的憂郁。
劉休遠坐在袁齊妫身邊,緊握着她的手,感受着那微弱而冰冷的觸感,心中的疼惜與不舍如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将他淹沒。
他擡頭望向袁齊妫蒼白而憔悴的臉龐,眼中滿是不忍,他的眼神滿是疼惜與不舍。
表面上卻盡力維持着平靜,低聲安慰道:“阿母,你一定要堅持住,兒子已經請了徐道度,徐大夫是當世明醫,兒子想他一定可以醫治好你的。
” 然而,話雖如此,劉休遠的心中卻如同被巨石壓着一般沉重。
他知道,趙太醫已經私下告訴了他真相——即便是徐道度這樣的名醫,也無法挽回袁皇後的生命了。
但此刻,他隻能欺騙袁皇後,給她一線希望,讓她能在最後的時刻裡保持一份甯靜和安詳。
袁齊妫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兒子眼中的堅定和溫柔,她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微笑着點了點頭,仿佛是在告訴劉休遠,她相信他,也相信自己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劉休遠輕輕地握緊了她的手,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她。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但随即,他默默的在心裡說:“阿母……兒子……兒子不想你離開……”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十日後 當夕陽的餘晖灑進寝宮,她靜靜地躺在華麗的床榻上,面容安詳,仿佛隻是陷入了深深的沉睡。
劉義隆坐在床邊,緊握着她的手,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滑落。
整個寝宮沉浸在一片肅穆和悲痛之中,宮女和太監們低聲啜泣。
劉休遠止不住的流淚擡頭望向窗外,那輪夕陽如血,仿佛也在為袁皇後的離世而哀傷。
他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痛和不舍,他知道,他再也無法聽到母親溫柔的呼喚,再也無法看到她慈愛的笑容了。
袁皇後崩逝後,劉義隆的心情沉重到了極點。
他原本計劃鏟除劉湛和劉義康的行動因為這些日子而被迫放緩,而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對袁皇後的愧疚和思念。
整個皇宮在袁皇後去世後陷入了一片肅穆之中。
缟素成為了主色調,連空氣中都彌漫着一種悲傷的氣息。
劉義隆穿着一身素淨的衣服,在宮中漫無目的地走着。
他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威嚴,隻剩下無盡的哀傷和思念。
劉義隆獨自坐在寝宮之中,目光深邃而複雜。
他手中的那枚袁皇後生前鐘愛的玉簪,他的内心帶着一種難言的苦澀。
他沒想到皇後會病得如此嚴重,更沒想到她臨死前還在怨恨着他。
這份怨恨,如同尖刀般刺入他的心頭,讓他痛不欲生。
就在這時,奚成祖輕輕地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着一抹哀傷,卻又不失恭敬。
“陛下,請您節哀。
大行皇後在天之靈,一定希望您能保重龍體,繼續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他輕聲安慰道。
然而,劉義隆卻并未如他所願地平靜下來。
他擡起頭,眼眶微紅,聲音哽咽:“不會……朕想大行皇後她一定會怨恨朕太深,才會在臨崩前不與朕說一句話,才會拉上被子,不看朕一眼。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責和痛苦,仿佛能從中看到他對袁皇後的深深眷戀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義隆的手指輕輕摩挲着那枚玉簪,那是袁皇後生前最喜愛的飾物,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閉上眼睛,仿佛能看到袁皇後生前的音容笑貌,那些溫馨的回憶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最尖銳的刀。
寝宮内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劉義隆那低沉而哽咽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
這是皇上心中的痛,也是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丈夫無法言說的悲哀。
劉義康在得知袁齊妫離世的消息後,面色一凝,腳步匆忙地進入了建康宮。
他看到劉義隆孤獨地坐在榻邊,臉色蒼白,眼中滿是悲痛,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陣沉痛。
他深知這位三哥與三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