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柑橘(四)
關燈
小
中
大
行禮過後,殷景仁低聲問道:“陛下,可是有要事相商?”
劉義隆靜靜地坐在床榻上,他的臉色雖然蒼白,但雙眼卻透着一股不容忽視的堅定。
他深深地歎了口氣,仿佛要将這一年的病痛與疲憊都歎盡,然後緩緩開口:“朕病了這一年,朝堂之上,可有什麼事情發生?” 殷景仁聽了,心中不禁一緊。
他沉思片刻,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這一年裡,朝堂上确實風起雲湧。
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劉義康,現在權傾朝野,許多事務都自行決斷,生殺大事,都以他的錄命為準。
方伯以下的官員,大多出自他的授用,他的權勢幾乎籠罩了整個朝廷。
至于領軍劉湛,他更是嚣張跋扈,與彭城王的僚屬及其附庸私下裡相互勾結,暗中策劃,驅使并煽動劉義康的野心,淩辱朝廷,視國家法度如無物。
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極大憤慨,臣認為相王劉義康權利太大了,非社稷之福,陛下宜稍加裁抑。
” 劉義隆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他心中明白,殷景仁的話是對的。
劉義康的權勢已經對他構成了威脅,主相相持,他必須采取措施來限制他的權力。
劉義隆沉默片刻,然後問道:“除了這些,還有什麼事情發生嗎?” 殷景仁猶豫了一下,然後低聲說道:“還有一件事,事關國本,臣……猶豫是否該說。
” 劉義隆看了他一眼,沉聲道:“景仁跟随朕多年,一直忠心耿耿。
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 殷景仁低下頭,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個字都承載着千斤重量:“陛下,劉湛在朝堂之上,公然對臣與彭城王宣稱,如今天下局勢艱難,北境索虜拓拔焘虎視眈眈,随時準備南下侵犯。
而皇太子年幼無知,年僅十歲,稚子孩童,又如何能夠駕馭這朝廷大局,抵擋索虜大帥拓拔焘?” 劉義隆聽後,臉色驟變,眼中閃爍着怒火。
他緊握拳頭,仿佛要将那無形的怒火捏碎。
殷景仁的頭微微低垂,聲音裡帶着幾分沉重:“而劉湛的同黨孔胤秀等人,竟暗中在尚書儀曹處翻閱典籍,尋找前晉朝鹹康年間擁立晉康帝的典故,其意圖不言而喻。
” 劉義隆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拳緊握,仿佛要将那無形的怒火發洩出來:“朕不是司馬衍,劉義康也絕非司馬嶽!朕原以為自己病重,才将輔佐太子之重任交付于劉義康,豈料他竟野心勃勃,意圖篡位,行那兄終弟及之事!”殷景仁默默站在一旁,他知道此刻的劉義隆正處于憤怒的邊緣,但他仍鼓起勇氣,輕聲勸慰道:“陛下,請息怒。
劉湛等人雖然野心勃勃,但朝廷之中仍有忠良之臣。
隻要陛下明察秋毫,定能識破他們的奸計,臣也會襄助陛下和皇太子。
” 劉義隆沉思片刻,對殷景仁道:“劉湛等人野心已顯,朕需妥善處理,以防他們危及朝廷安甯。
卿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 殷景仁聞言,深知陛下已對劉湛等人的野心有所察覺,于是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有一人可薦,乃沈慶之。
此人忠謹曉兵,可為禁軍領隊,防禦東掖門。
之前沈慶之雖受劉湛拉攏,卻未動聲色,足見其對陛下之中心。
” 劉義隆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道:“沈慶之之名,朕亦有所耳聞。
卿既推薦他,想來他必能勝任此職。
” 殷景仁繼續說道:“沈慶之不僅勇猛善戰,而且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觀色。
他若統領禁軍,定能嚴密防守,确保皇宮安全無虞。
” 自從劉義隆得知劉義康的篡位之心,他心中的警惕與堤防便如潮水般湧來,日夜不息。
每當劉義康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劉義隆便會不自覺地繃緊神經,暗中觀察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
一日,劉義康面帶笑容,踏入劉義隆的禦書房。
他輕聲細語地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劉斌家境貧寒,臣想舉薦他去做丹陽尹,一來可以為他謀得一份生計,二來也能為朝廷效力。
” 劉義隆聞言,心中冷笑。
他瞥了劉義康一眼,淡淡道:“劉斌的才能,朕自然是知道的。
但丹陽尹一職,責任重大,非一般人所能勝任。
朕覺得,讓他先去吳郡曆練一番,更為穩妥。
” 劉義康聽出了劉義隆話中的拒絕之意,心中雖有不快,但也不敢輕易表露。
他隻得強壓下心中的不滿,陪笑道:“陛下英明,去吳郡曆練一番也好。
” 然而,劉義康并未就此放棄。
幾個月後,會稽太守羊玄保上書請求回京。
劉義康再次找到劉義隆,提議讓劉斌代替羊玄保去做會稽太守。
他言辭懇切地道:“陛下,劉斌在吳郡曆練已有成效,如今正是提拔他的好時機。
臣懇請陛下給他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 劉義隆聞言,眉頭微皺。
他心中清楚,劉義康此舉不過是想借此機會擴張自己的勢力。
他目光深沉地看向劉義康,淡淡道:“劉斌之事,朕自有安排。
會稽太守一職,朕已經給王鴻了。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義康聽到劉義隆的回答,心中一陣失落。
他深知自己的提議再次被劉義隆拒絕了,心中的怒火如同被點燃的火焰,熊熊燃燒。
然而,他不敢在劉義隆面前表露出來,隻能強壓下怒火,轉身離去。
在劉義康離開後,劉義隆獨自坐在禦書房中,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他知道自己與劉義康主相之間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深。
....... 劉府的書房内,氣氛有些凝重。
劉斌神色緊張地走到劉湛面前,壓低了聲音說道:“大人,下官有個不好的消息要告訴您。
” 劉湛放下手中的茶杯,擡頭看向劉斌,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何事如此慌張?” 劉斌深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說道:“下官聽說呀,這殷景仁聽說主上醒了,是三天兩頭構陷大人您。
” 劉湛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他冷笑一聲,說道:“殷鐵那個老小子,真是不知好歹。
要不是看在他當年引薦本官的份上,哼,我早就讓他好看了。
”
他深深地歎了口氣,仿佛要将這一年的病痛與疲憊都歎盡,然後緩緩開口:“朕病了這一年,朝堂之上,可有什麼事情發生?” 殷景仁聽了,心中不禁一緊。
他沉思片刻,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這一年裡,朝堂上确實風起雲湧。
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劉義康,現在權傾朝野,許多事務都自行決斷,生殺大事,都以他的錄命為準。
方伯以下的官員,大多出自他的授用,他的權勢幾乎籠罩了整個朝廷。
至于領軍劉湛,他更是嚣張跋扈,與彭城王的僚屬及其附庸私下裡相互勾結,暗中策劃,驅使并煽動劉義康的野心,淩辱朝廷,視國家法度如無物。
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極大憤慨,臣認為相王劉義康權利太大了,非社稷之福,陛下宜稍加裁抑。
” 劉義隆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他心中明白,殷景仁的話是對的。
劉義康的權勢已經對他構成了威脅,主相相持,他必須采取措施來限制他的權力。
劉義隆沉默片刻,然後問道:“除了這些,還有什麼事情發生嗎?” 殷景仁猶豫了一下,然後低聲說道:“還有一件事,事關國本,臣……猶豫是否該說。
” 劉義隆看了他一眼,沉聲道:“景仁跟随朕多年,一直忠心耿耿。
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 殷景仁低下頭,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個字都承載着千斤重量:“陛下,劉湛在朝堂之上,公然對臣與彭城王宣稱,如今天下局勢艱難,北境索虜拓拔焘虎視眈眈,随時準備南下侵犯。
而皇太子年幼無知,年僅十歲,稚子孩童,又如何能夠駕馭這朝廷大局,抵擋索虜大帥拓拔焘?” 劉義隆聽後,臉色驟變,眼中閃爍着怒火。
他緊握拳頭,仿佛要将那無形的怒火捏碎。
殷景仁的頭微微低垂,聲音裡帶着幾分沉重:“而劉湛的同黨孔胤秀等人,竟暗中在尚書儀曹處翻閱典籍,尋找前晉朝鹹康年間擁立晉康帝的典故,其意圖不言而喻。
” 劉義隆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拳緊握,仿佛要将那無形的怒火發洩出來:“朕不是司馬衍,劉義康也絕非司馬嶽!朕原以為自己病重,才将輔佐太子之重任交付于劉義康,豈料他竟野心勃勃,意圖篡位,行那兄終弟及之事!”殷景仁默默站在一旁,他知道此刻的劉義隆正處于憤怒的邊緣,但他仍鼓起勇氣,輕聲勸慰道:“陛下,請息怒。
劉湛等人雖然野心勃勃,但朝廷之中仍有忠良之臣。
隻要陛下明察秋毫,定能識破他們的奸計,臣也會襄助陛下和皇太子。
” 劉義隆沉思片刻,對殷景仁道:“劉湛等人野心已顯,朕需妥善處理,以防他們危及朝廷安甯。
卿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 殷景仁聞言,深知陛下已對劉湛等人的野心有所察覺,于是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有一人可薦,乃沈慶之。
此人忠謹曉兵,可為禁軍領隊,防禦東掖門。
之前沈慶之雖受劉湛拉攏,卻未動聲色,足見其對陛下之中心。
” 劉義隆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道:“沈慶之之名,朕亦有所耳聞。
卿既推薦他,想來他必能勝任此職。
” 殷景仁繼續說道:“沈慶之不僅勇猛善戰,而且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觀色。
他若統領禁軍,定能嚴密防守,确保皇宮安全無虞。
” 自從劉義隆得知劉義康的篡位之心,他心中的警惕與堤防便如潮水般湧來,日夜不息。
每當劉義康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劉義隆便會不自覺地繃緊神經,暗中觀察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
一日,劉義康面帶笑容,踏入劉義隆的禦書房。
他輕聲細語地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劉斌家境貧寒,臣想舉薦他去做丹陽尹,一來可以為他謀得一份生計,二來也能為朝廷效力。
” 劉義隆聞言,心中冷笑。
他瞥了劉義康一眼,淡淡道:“劉斌的才能,朕自然是知道的。
但丹陽尹一職,責任重大,非一般人所能勝任。
朕覺得,讓他先去吳郡曆練一番,更為穩妥。
” 劉義康聽出了劉義隆話中的拒絕之意,心中雖有不快,但也不敢輕易表露。
他隻得強壓下心中的不滿,陪笑道:“陛下英明,去吳郡曆練一番也好。
” 然而,劉義康并未就此放棄。
幾個月後,會稽太守羊玄保上書請求回京。
劉義康再次找到劉義隆,提議讓劉斌代替羊玄保去做會稽太守。
他言辭懇切地道:“陛下,劉斌在吳郡曆練已有成效,如今正是提拔他的好時機。
臣懇請陛下給他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 劉義隆聞言,眉頭微皺。
他心中清楚,劉義康此舉不過是想借此機會擴張自己的勢力。
他目光深沉地看向劉義康,淡淡道:“劉斌之事,朕自有安排。
會稽太守一職,朕已經給王鴻了。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義康聽到劉義隆的回答,心中一陣失落。
他深知自己的提議再次被劉義隆拒絕了,心中的怒火如同被點燃的火焰,熊熊燃燒。
然而,他不敢在劉義隆面前表露出來,隻能強壓下怒火,轉身離去。
在劉義康離開後,劉義隆獨自坐在禦書房中,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他知道自己與劉義康主相之間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深。
....... 劉府的書房内,氣氛有些凝重。
劉斌神色緊張地走到劉湛面前,壓低了聲音說道:“大人,下官有個不好的消息要告訴您。
” 劉湛放下手中的茶杯,擡頭看向劉斌,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何事如此慌張?” 劉斌深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說道:“下官聽說呀,這殷景仁聽說主上醒了,是三天兩頭構陷大人您。
” 劉湛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他冷笑一聲,說道:“殷鐵那個老小子,真是不知好歹。
要不是看在他當年引薦本官的份上,哼,我早就讓他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