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年前大集

關燈
    她在看兩個店鋪之間的台階。

     古芒鎮雖不在高山上,但也是依山而建的,經常會出現連接的兩個房子間有落差,比如付家就比隔壁奎哥家高了十厘米。

     付玉的店也比隔壁矮了十五厘米,付穎是看着台階突然又有點想法。

     晚上回到家吃完飯,她找到付媽問有沒有空的架子,闆子也行,隻要是能立起來的就行。

     付媽不想理她的神神叨叨,但是架不住付穎熱切的追問,隻能問她要幹嘛,她解釋要放塊布上去,然後把燈籠的組合效果展示出來,這樣賣得快。

     付媽說她事多,想了會,上去了二樓,然後在二樓喊她上去,拿出個架子問她行不行。

     付穎看了下,就是出租屋常用的晾衣服的架子,還能折疊,拿也方便,付穎點頭,然後又要床單。

     付媽想給舊的大紅花的,付穎堅持要素淨的新的,但最素淨的隻有米色帶花的,反過來背面倒也不明顯。

     氣球又賣了一個趕集,數量已賣過半了,年前大集才開始。

     付爸是臘月二十一回來的,也是和王昌傑,付偉一起,這次就是坐的私營大巴車,再在隔壁省轉車回來的。

     晚上吃飯的時候,付穎聽王昌傑說起他在粵省快遞點兼職的事,說雙十一那個單量非常大,一直忙不停。

     付穎聽着想起來,上一世王昌傑也是白天工廠上班,晚上下班後八點到十二點去快遞分揀點兼職的,好像後來也一直有做着兩份工。

     付媽就經常以付玉一家為例罵付穎她們三個小的,說付玉自己又省又能存錢,王昌傑打兩份工也不亂花錢,三個孩子養得好好的。

     結果下面的三個,付穎勉強養自己,付哲長期月光,付偉長期借錢,三個都不如付玉一點。

     付玉也認真聽着快遞點的事,她現在在不斷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付玉夫妻倆雖然不是包辦婚姻,但平時除了說點重要事,不會特意聊天,付玉也隻知道王昌傑十一月的時候去了兼職。

     一家子聽着,王昌傑還主動說去幫付玉看快遞點,比起去年的覺得付玉帶好孩子就行,今年王昌傑好像稍微進步一點,更認可付玉這個事業。

     付爸他們的回來也代表年關更近,要回來的基本都回來了。

     從臘月二十二開始的春節大集就會每天都有,賣的東西非常豐富,付穎也是趁着這個熱鬧時間段想多賣點。

     提前跟付爸說了要他幫忙,付爸沒說什麼,就是付媽念叨家裡隻有她一個人忙活,付爸就說晚上就回來幫她,不急的放到晚上他們一起弄。

     二十二當天,付穎八點就起床了,除了小朋友和一個懶鬼,家裡的大人都已經起床吃早飯了。

     吃完飯是一起出門的,但提前分配好任務了。

     付玉在快遞點,王昌傑跟着客車跑一趟縣裡拿快遞,然後回來幫付玉。

     付穎和付爸在門口豎起架子,把燈籠展示的挂好,等着賣燈籠。

     付哲在門口另一邊一個人守着氣球,他需要幫忙的時候就付爸或者付玉過去,三邊相互支援。

     付媽就在家看三個孩子,然後煮午飯,她需要幫忙的時候就喊樓上的懶鬼下來看着人。

     二十二還不算很多人,很多人覺得年貨還可以晚幾天再買,所以燈籠這邊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反倒是氣球那邊,付哲現在也算是個陽光小帥哥,又有可愛的氣球,下午一直很多人,付爸也都過去幫忙了。

     付穎坐在燈籠前,挺多同學路過認出她,特意過來跟她聊天。

     付穎也間接知道了挺多人的八卦,比如哪對情侶上大學就分手了,回來也不見面,比如譚鎬沒再帶班,升了高中部校長,管得更嚴了。

     付穎主要是聽,對于抹不開面子想支持的同學,就勸他們想清楚是不是真喜歡,真需要再買。

     當然,她的同學們也幫她成交了兩組三十的組合。

     她的高中好友,陳璐也過來陪了她一會,兩人坐着聊天。

    這裡離陳璐家很近,不過她今年不在這裡過年,過兩天去市裡的房子那裡和他爸一起過年。

     付穎覺得沒什麼,能見到面就挺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她還要一直賣燈籠呢。

     燈籠的銷售爆發期是二十五、二十六兩天,因為購買主力長三角打工的回來了。

     相對于付家在珠三角,這邊的很多人是去長三角,最多的是在浙省,那邊計件工資比較多,工資也更有盼頭。

     也有人叫付家人一起去浙省,付穎重生回來前付爸付媽回老家後,付偉和付哲就是去的浙省打工。

     但付爸付媽是一直習慣了在粵省,也一直就沒有換地方。

     在浙省打工的小姐姐們似乎更有時髦感,對于這些裝飾的小東西很喜歡。

     有幾個女生每人買了一套一百的全家福,付穎就細心給她們看圖片搭配,臨時又送了一疊可愛的紅包,讓她們滿意離開。

     醒獅的小燈籠和小羊紅包也意外的賣得很好。

     二十六中午的時候,氣球賣光了,付哲問付穎能不能再買一點賣,付穎直接搖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不說縣裡不知道有沒有,價格怎麼樣,更實際的問題是已經二十六了,過年就講究這幾天,再買回來隻能壓在手上慢慢賣,但付家人都是外出打工占大部分的,沒人手沒時間。

     二十七下午的時候,燈籠也賣得差不多了,這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