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基督信徒

關燈
    是在面對精神壓力和身體疼痛的時候,會突然想起接觸過很多的基督教那些話,想通過信仰來尋求更多的認同和精神寄托。

     就像大家說得更多的心理疾病,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舒緩方式,而付玉隻是剛好覺得這個方式适合她那個時候。

     付穎覺得教徒和信仰,就是人在苦難迷茫的時候,想要尋求一條内心的道路,尋求一點堅持的力量。

     比如付玉,生活不算很貧苦,但是王昌傑常年在外地工作,也不體貼家裡,每個月隻打生活費,當個甩手掌櫃。

    付玉操持家裡,照顧小孩,還得經常幫不靠譜的娘家判官司。

    多重壓力下,付玉才需要信仰的力量支撐生活。

     比如付大姑,付大姑丈去世得早,留下兩兒兩女要養大,帶大子女又帶孫子孫女,她性子要強,有事都自己悶着。

    虛無缥缈的耶稣話語和精神,反而是她更适合的寄托。

     信仰未必是錯,未必可恥。

    付穎也跟付玉說,信仰挺好的,你能找到堅持生活的力量,擁有舒緩内心郁氣的方法,通過教義的隻言片語來支撐起人生向前的力量,又怎麼不算是好事呢! 在不傷害家人和别人的情況下,不亂花錢财,不瞎買保健品,就是想信點東西,有什麼問題。

    而且農村的老太太,就算信仰基督教,也沒有寄所有的希望在上帝中,她們依舊勤奮勞作、面對現實,過着每一天。

     國人最擅長的就是集百家之長,别管什麼教,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但又不會一味的執行到底。

     存在即合理,合理之内,包容和理解才更重要。

    付穎也有時候老勸慰自己,盡人事聽天命,又怎麼不算一種信仰呢! 付大姑一直是虔誠的信徒,但除了飯前必禱告,她再沒有其他特殊行為。

     吃完飯付穎還沒說幫忙收拾,大堂嫂就快速收拾完了。

     因為付穎她們來得早,所以現在也才中午,大堂嫂怕付穎和付哲無聊,讓小夜帶他們倆玩。

     小夜問付穎要不要進山裡玩,現在可以摘野闆栗和楊桃。

    付穎腦海自動轉換,楊桃就是野生猕猴桃。

     野生闆栗付穎好像真沒吃過,付家很少買,也許買過,但是付穎真沒有印象是不是普通闆栗的味道了。

     野生猕猴桃,前段時間付媽從水庫帶回來的她吃了,熟了挺甜的,高營養的水果當然想吃啊。

     但是,站在場壩的付穎望着對面的大山,略微沉默。

     付大姑家這個村人住得散,山腰接近山頂住了十幾戶,付大姑家就是在這一片。

    她家是最左邊的,右邊遠一點還有幾戶人家。

    更多的都在左邊遠處的山腳住着,村中心和小學也在那邊,小朋友讀書每天要下山、爬山。

     但是小夜說的進山,付穎記得以前問過,進山的目的地在對面的山後面,還要再爬一段才到深山範圍。

     付大姑家到對面,要不然就是下山再爬山,要不然就是從山腰處順着水平線繞一個大圈到對面再爬山。

     喜歡簡簡單單的重生後請大家收藏:()簡簡單單的重生後